華文網

已經有人上當了!福州警方發佈八類新型網路詐騙,如何防範?

 昨天上午,福州警方召開新聞發佈會,對今年以來打擊各類侵財類違法犯罪行為的行動及成效進行通報。民警表示,歲末年初,各類虛假資訊詐騙犯罪手法仍然在不斷翻新升級,

呈現邊打邊冒的多發態勢,以下八類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冒充老闆和領導進行詐騙,特別容易讓人上當。

類型一:冒充老闆和領導詐騙

案例一:QQ上冒充公司老闆詐騙58萬元

今年9月25日下午,福州某公司財務人員陳某被同事邀請進入“公司高管QQ群”,之後,

老闆以開會不方便接聽電話為由,通過QQ私信通知陳某查收另一家公司的合同款。

陳某通過QQ告知老闆未收到合同款後,老闆又通過QQ轉來該公司的轉帳憑證,陳某信以為真。

半個小時後,老闆以合同有疑義為由,要求陳某先退還對方80%的合同款,並打到轉帳憑證中記載的對方帳戶中。

陳某當即按照老闆指令,給對方帳戶轉了58萬餘元。當晚,陳某發現上當受騙,向警方報案。福州市反詐騙中心接警後,

迅速開展止付工作,成功將所有資金攔截下來。

案例二:電話冒充領導詐騙10萬元

今年11月11日10時許,陳某接到好友電話,聲稱其領導急需用錢,而其本人在香港無法轉帳,讓陳某幫忙轉帳。

陳某通過手機網銀向好友提供的帳戶轉帳10萬元。

半個小時後,好友因無法電話聯繫上所謂的領導,打電話告知陳某,自己可能被騙,陳某遂向警方報警。

鼓樓警方介入調查,發現騙子使用改號軟體致電陳某的好友,冒充領導實施詐騙。福州市反詐騙中心緊急介入,成功止付人民幣5萬餘元。

如何防範:財務轉帳要嚴格按照審批流程進行,不要簡化程式;公司財務人員在被要求轉帳時,一定要與公司老闆電話聯繫或當面確認,

不能輕信QQ或微信好友內公司負責人(老闆)的轉帳指令。

類型二: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網路虛擬電話(可顯示任意電話號碼)冒充電信、郵政工作人員撥打市民個人電話,以固定電話欠費、郵件未查收等理由謊稱市民個人身份資料被盜用,後再冒充公檢法、銀監等政府部門以被害人被盜的身份涉嫌洗黑錢、命案等犯罪,須監管銀行帳戶為由,要求受害者將銀行內的資金轉到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謂“安全帳戶”內,

以達到騙取市民銀行存款的目的。在此類詐騙手段中,犯罪分子甚至向被害人傳真假公文或誘騙被害人登錄虛假網站查看通緝令,以騙取被害人的信任。

如何防範:司法機關在辦案中,不會通過電話瞭解群眾存款等隱私情況,也從未設立所謂的“安全帳戶”,更不會通過電話安排當事人轉帳匯款到“安全帳戶”。接到要求轉帳到“安全帳戶”電話的,即為詐騙電話。

類型三:QQ、微信冒充好友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網路工具截取事主與QQ或微信好友的聊天視頻,後通過QQ或微信冒充事主的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急需用錢”等緊急事情為由實施詐騙。

如何防範:“眼見不一定為真”,不要輕信QQ或微信好友的真實身份,更不要輕信QQ或微信視頻。當QQ或微信好友要求匯款時,應立即與該人取得電話聯繫,印證對方的真實身份。

類型四:“猜猜我是誰”詐騙

不法分子以“熟人”的方式和事主進行交流,直呼其名字,並反問對方“我是誰,你都不知道”“我是你領導你都不知道”“我是某某(直接報領導名字)”,後以“生病”“嫖娼被抓”等急需用錢為由向其借錢進行詐騙。

如何防範:當接到以“熟人”口氣讓你“猜猜我是誰”的電話時,要保持警惕,注意核實對方身份,讓對方自己說出其身份資訊;一些事主在接到所謂的“領導”“上級”的電話後,往往因不敢和領導核實而被騙。在此類詐騙中,只要事主在電話中多和所謂的“領導”“上級”閒聊幾句,拉拉家常,不法分子很快就會露出馬腳。

類型五:機票改簽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員打電話或發短信給乘客,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簽服務”為由,將事主引入詐騙圈套,後對方以可以提供“賠償金”為由,要求事主到ATM機英文介面或登錄其提供的釣魚網站進行轉帳操作。

如何防範:不要輕信電話中所謂的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市民在遇到任何可疑電話或短信時,應撥打航空客服熱線或訂票的協力廠商代理(如去哪兒、攜程等)諮詢。

類型六:網路購物詐騙

不法分子事先盜取了買家的交易資訊,冒充淘寶(或京東等)客服,打電話或發短信給買家,以“貨品短缺,需要退款”或“訂單因銀行系統故障”“支付寶或U盾升級”等原因而未成功,需要買家退款或重新支付,誘騙事主到ATM機英文介面或登錄其提供的釣魚網站進行轉帳操作。

如何防範: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客服電話,如果網購交易失敗,應撥打官網客服電話諮詢,不要登錄非官方網站進行購物或其他操作。

類型七:股票平臺詐騙

如何防範:不要輕信交友平臺內的“好友”推薦,更不要輕信交易平臺上所謂的“老師”“專家”的推薦以及論壇上的評論。

類型八:冒充軍警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軍警人員,以有工程項目建設為由誘騙事主上鉤,後謊稱單位急需帳篷、消防器材等物資,要求事主與其提供的廠家電話聯繫,並叫事主先行墊付貨款,進而騙取貨款。

如何防範:遇到此類詐騙,一定要核實清楚對方的真實身份;不要急於幫助其墊付採購金,消防等物資一般都是政府採購,不會讓企業墊付資金。

 為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今年以來,福州警方通過開展一系列專項行動,對各類侵財違法犯罪活動保持淩厲攻勢。今天上午,福州警方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今年以來我市警方打擊各類侵財類違法犯罪行為的舉措及成效。

 據統計,2017年1月1日至10月30日,全市公安機關共摧毀犯罪團夥200餘個,“盜搶騙”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兩成,挽回群眾損失1500余萬元,破獲了“7.16”珠寶店被盜案等一批重大盜搶犯罪案件。

 其中,在破獲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方面頗見成效。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公安機關共破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案件699起,刑拘16類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嫌疑人624名,摧毀詐騙窩點15個、抓獲嫌疑人近300名,全市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31.63%,群眾被騙金額同比下降23.31%。另據統計,市反詐騙中心自2016年4月份成立至今共查詢涉案銀行帳戶5833個,止付帳戶3443個,止付金額5582余萬元。

 福州警方希望廣大群眾遇到此類詐騙,務必要提高警惕,謹記“不相信、不轉帳”。如有疑問,可撥打福建警方防騙諮詢熱線“96110-8”進行諮詢。

接到要求轉帳到“安全帳戶”電話的,即為詐騙電話。

類型三:QQ、微信冒充好友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網路工具截取事主與QQ或微信好友的聊天視頻,後通過QQ或微信冒充事主的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急需用錢”等緊急事情為由實施詐騙。

如何防範:“眼見不一定為真”,不要輕信QQ或微信好友的真實身份,更不要輕信QQ或微信視頻。當QQ或微信好友要求匯款時,應立即與該人取得電話聯繫,印證對方的真實身份。

類型四:“猜猜我是誰”詐騙

不法分子以“熟人”的方式和事主進行交流,直呼其名字,並反問對方“我是誰,你都不知道”“我是你領導你都不知道”“我是某某(直接報領導名字)”,後以“生病”“嫖娼被抓”等急需用錢為由向其借錢進行詐騙。

如何防範:當接到以“熟人”口氣讓你“猜猜我是誰”的電話時,要保持警惕,注意核實對方身份,讓對方自己說出其身份資訊;一些事主在接到所謂的“領導”“上級”的電話後,往往因不敢和領導核實而被騙。在此類詐騙中,只要事主在電話中多和所謂的“領導”“上級”閒聊幾句,拉拉家常,不法分子很快就會露出馬腳。

類型五:機票改簽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員打電話或發短信給乘客,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簽服務”為由,將事主引入詐騙圈套,後對方以可以提供“賠償金”為由,要求事主到ATM機英文介面或登錄其提供的釣魚網站進行轉帳操作。

如何防範:不要輕信電話中所謂的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市民在遇到任何可疑電話或短信時,應撥打航空客服熱線或訂票的協力廠商代理(如去哪兒、攜程等)諮詢。

類型六:網路購物詐騙

不法分子事先盜取了買家的交易資訊,冒充淘寶(或京東等)客服,打電話或發短信給買家,以“貨品短缺,需要退款”或“訂單因銀行系統故障”“支付寶或U盾升級”等原因而未成功,需要買家退款或重新支付,誘騙事主到ATM機英文介面或登錄其提供的釣魚網站進行轉帳操作。

如何防範: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客服電話,如果網購交易失敗,應撥打官網客服電話諮詢,不要登錄非官方網站進行購物或其他操作。

類型七:股票平臺詐騙

如何防範:不要輕信交友平臺內的“好友”推薦,更不要輕信交易平臺上所謂的“老師”“專家”的推薦以及論壇上的評論。

類型八:冒充軍警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軍警人員,以有工程項目建設為由誘騙事主上鉤,後謊稱單位急需帳篷、消防器材等物資,要求事主與其提供的廠家電話聯繫,並叫事主先行墊付貨款,進而騙取貨款。

如何防範:遇到此類詐騙,一定要核實清楚對方的真實身份;不要急於幫助其墊付採購金,消防等物資一般都是政府採購,不會讓企業墊付資金。

 為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今年以來,福州警方通過開展一系列專項行動,對各類侵財違法犯罪活動保持淩厲攻勢。今天上午,福州警方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今年以來我市警方打擊各類侵財類違法犯罪行為的舉措及成效。

 據統計,2017年1月1日至10月30日,全市公安機關共摧毀犯罪團夥200餘個,“盜搶騙”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兩成,挽回群眾損失1500余萬元,破獲了“7.16”珠寶店被盜案等一批重大盜搶犯罪案件。

 其中,在破獲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方面頗見成效。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公安機關共破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案件699起,刑拘16類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嫌疑人624名,摧毀詐騙窩點15個、抓獲嫌疑人近300名,全市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31.63%,群眾被騙金額同比下降23.31%。另據統計,市反詐騙中心自2016年4月份成立至今共查詢涉案銀行帳戶5833個,止付帳戶3443個,止付金額5582余萬元。

 福州警方希望廣大群眾遇到此類詐騙,務必要提高警惕,謹記“不相信、不轉帳”。如有疑問,可撥打福建警方防騙諮詢熱線“96110-8”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