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和孩子說的多,不如說的對

文 | 窈小窈

後位媽媽來詢:

“我全職三年,孩子的養育問題一直我在照顧,

孩子爸爸工作繁忙幫不上什麼,孩子小時候挺粘我,現在孩子大點了,整天跟我對著幹,我說東他偏要西,有時候喊他做什麼事,喉嚨快喊破他裝沒聽見,但是爸爸只要叫一聲“兒子”,他就屁顛屁顛的過去了。是我們之間的親子關係出現問題了嗎?”

從這段描述中,我注意到一個關鍵字“照顧”。

同為媽媽,我可以想像這組字背後的汗水,孩子的吃喝拉撒玩樂和教育,

都能用這一組字簡單概括。

照顧中,必然會有規矩和約束。所以媽媽的愛,一邊是寵愛,給孩子各種安全感和溫暖,一邊是嚴苛,禁止孩子做這個做那個。

寵愛和嚴苛像天枰一樣存在,託盤人稍微偏頗就會失衡,令其中一方倒向一端。

01

提起小時候的媽媽,

你會想到什麼?

“快起床,要遲到了!”

“你快點吃!”

“你不能吃冰棒,不能玩看電視!”

“你怎麼老是這麼不聽話?”

“你看你又…”

這些像緊箍咒一樣的話,想必我們都還記憶猶新吧。

對於媽媽,提醒孩子多穿一點、禁止孩子吃垃圾食品、跟孩子講道理…這些都是在愛孩子,

但千篇一律不斷的重複說,就成了囉嗦的廢話,也就是孩子認為的噪音。

小時候喜歡玩跳皮筋,一跳就忘記時間,天快黑了還在外面跟小朋友玩,

媽媽就會扯著嗓子叫:“再不回來就關門了。”

每次聽到這樣的催促,我就覺得特別掃興,一副不情願的樣子回到家。然而,隨後而來的還有媽媽的第二次第三次催促,“作業寫了嗎?吃東西你洗手了嗎?不早了快睡覺…”

這種被關懷的“噪音”,像極了我們用答錄機正聽著一首放鬆的音樂,突然卡帶,答錄機發出的滋滋滋刺耳的響聲。

實在受不了刺耳的聲響,我們就只能將答錄機關掉,

耳根清淨。

媽媽事無巨細的管教,就像這卡帶的噪音,孩子天天聽難免會受不了,所以他會選擇“逃離”。

而平時很少管教自己的爸爸,就成了孩子最好的清淨場所。

02

高品質的陪伴並不是跟孩子在一起時間多,操心多,就叫做陪伴。能讓孩子感到自由開心滿足,

才是孩子理想的陪伴。

恰恰相反,媽媽每天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家務事上,真正靜下心來陪伴孩子玩的時間很少。

爸爸雖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但在他有限時間的陪伴裡,爸爸會全身心的逗孩子笑,跟孩子瘋,玩很多媽媽沒有時間陪他玩的東西,譬如,舉高高、藏貓貓、騎大馬,帶孩子吃香的喝辣的。

孩子在爸爸這一小時,卻能勝過媽媽陪伴一整天。因為在這一小時裡,孩子感受了放鬆和快樂。

女兒以前不怎麼愛吃葷菜,為了讓她葷素均衡,我變著花樣的做各種肉菜。但女兒非常不給面子,有時看她那副吃一口就像是打賞你的樣子,我就氣不打一處來虎著臉對她說:“再吃一口!”

她就是這樣很率性,說不吃就不吃,放下肉就直奔蔬菜去了。

這時候孩子爸爸就會變著法的讓孩子多吃。他會抄著刀子在肉上劃拉劃拉幾下,然後弄出一小口說:“這是超級飛俠最愛吃的牛扒,你要試試嗎?”

女兒一聽超級飛俠就閃出迷妹般的眼睛:“真的嗎?我最愛超級飛俠了。”然後啊嗚一口吃下去了。

可以想像,接著又會出現《超級飛俠》裡面的其他人物,小愛、包警長、酷飛…不可否認的說,最後那塊牛扒都進了女兒的肚子裡。

還有,給女兒穿衣服簡直就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我磨破嘴皮子,女兒那邊卻是腰來腿不來,各種的不配合。

而爸爸只在女兒耳根前說句悄悄話,或者講個笑話,女兒就能邊笑邊把衣服穿好,毫不費事。

有時候我心裡不平衡就跟孩子爸爸抱怨說:“壞人都讓媽媽當了,只有爸爸是好人。”

孩子爸爸就會白著眼睛對我說:“誰讓你不會玩呢。”

是啊,會玩的媽媽孩子才喜歡。

03

在給孩子選擇繪本的時候,我注意到腳本裡的旁白都非常簡短。像《米菲》這個系列,整本書的對話句子估計都不到30句。

可裡面所傳遞給孩子的資訊卻很多,有讓孩子瞭解色彩的,有讓孩子瞭解友誼的,還有讓孩子瞭解關愛的…

剛開始給女兒閱讀繪本的時候,我總嫌裡面的句子太少,擔心孩子根本不會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我總習慣性的加旁白(解釋)。

後來看過《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全書》這本書後,我才知道自己加的那些所謂的解釋,只會讓孩子更不容易理解。

書中曾拿兒童之家上課來舉例。

比如老師要給孩子上一堂關於識別顏色的課。兒童之家的老師會直接拿一張畫有蘋果圖形的紙,展示給孩子看然後告訴他們“這是紅色。”

而其他老師會繞很大一個圈子告訴孩子什麼是紅色。他會說:“寶寶,你看這張紙上畫著一個蘋果,這個顏色你知道是什麼嗎?對,它就是紅色。”

這句話看似是向孩子解釋了什麼是紅色,但傳遞給孩子的資訊太多了,有紙張、有蘋果、有紅色,到底哪個才是孩子要記住的呢?孩子需要在大腦裡經過一段分析之後才能確定,哦…原來這是紅色。

之所以提到這個教育法,其實跟我們和孩子講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習慣性把一個簡單的道理,描述的非常複雜,而且有大量的重複,實質孩子是沒有聽進去的。

孩子沒有理解的道理,都是無效教育。

說的多了,孩子就會自動過濾這些無效教育,也會漸漸的排斥無效教育的說話者——媽媽。

一旦孩子開始排斥媽媽的大道理,也就意味著媽媽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在削弱。

孩子眼中所謂的壞人媽媽,不過是在嫌棄我們囉嗦煩人,既是如此,我們就化繁為簡,儘量讓自己對孩子說的每句話都有分量。

說的多,不如說的對。

這應該也是孩子最真摯的心裡話吧。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臺,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0

卻能勝過媽媽陪伴一整天。因為在這一小時裡,孩子感受了放鬆和快樂。

女兒以前不怎麼愛吃葷菜,為了讓她葷素均衡,我變著花樣的做各種肉菜。但女兒非常不給面子,有時看她那副吃一口就像是打賞你的樣子,我就氣不打一處來虎著臉對她說:“再吃一口!”

她就是這樣很率性,說不吃就不吃,放下肉就直奔蔬菜去了。

這時候孩子爸爸就會變著法的讓孩子多吃。他會抄著刀子在肉上劃拉劃拉幾下,然後弄出一小口說:“這是超級飛俠最愛吃的牛扒,你要試試嗎?”

女兒一聽超級飛俠就閃出迷妹般的眼睛:“真的嗎?我最愛超級飛俠了。”然後啊嗚一口吃下去了。

可以想像,接著又會出現《超級飛俠》裡面的其他人物,小愛、包警長、酷飛…不可否認的說,最後那塊牛扒都進了女兒的肚子裡。

還有,給女兒穿衣服簡直就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我磨破嘴皮子,女兒那邊卻是腰來腿不來,各種的不配合。

而爸爸只在女兒耳根前說句悄悄話,或者講個笑話,女兒就能邊笑邊把衣服穿好,毫不費事。

有時候我心裡不平衡就跟孩子爸爸抱怨說:“壞人都讓媽媽當了,只有爸爸是好人。”

孩子爸爸就會白著眼睛對我說:“誰讓你不會玩呢。”

是啊,會玩的媽媽孩子才喜歡。

03

在給孩子選擇繪本的時候,我注意到腳本裡的旁白都非常簡短。像《米菲》這個系列,整本書的對話句子估計都不到30句。

可裡面所傳遞給孩子的資訊卻很多,有讓孩子瞭解色彩的,有讓孩子瞭解友誼的,還有讓孩子瞭解關愛的…

剛開始給女兒閱讀繪本的時候,我總嫌裡面的句子太少,擔心孩子根本不會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我總習慣性的加旁白(解釋)。

後來看過《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全書》這本書後,我才知道自己加的那些所謂的解釋,只會讓孩子更不容易理解。

書中曾拿兒童之家上課來舉例。

比如老師要給孩子上一堂關於識別顏色的課。兒童之家的老師會直接拿一張畫有蘋果圖形的紙,展示給孩子看然後告訴他們“這是紅色。”

而其他老師會繞很大一個圈子告訴孩子什麼是紅色。他會說:“寶寶,你看這張紙上畫著一個蘋果,這個顏色你知道是什麼嗎?對,它就是紅色。”

這句話看似是向孩子解釋了什麼是紅色,但傳遞給孩子的資訊太多了,有紙張、有蘋果、有紅色,到底哪個才是孩子要記住的呢?孩子需要在大腦裡經過一段分析之後才能確定,哦…原來這是紅色。

之所以提到這個教育法,其實跟我們和孩子講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習慣性把一個簡單的道理,描述的非常複雜,而且有大量的重複,實質孩子是沒有聽進去的。

孩子沒有理解的道理,都是無效教育。

說的多了,孩子就會自動過濾這些無效教育,也會漸漸的排斥無效教育的說話者——媽媽。

一旦孩子開始排斥媽媽的大道理,也就意味著媽媽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在削弱。

孩子眼中所謂的壞人媽媽,不過是在嫌棄我們囉嗦煩人,既是如此,我們就化繁為簡,儘量讓自己對孩子說的每句話都有分量。

說的多,不如說的對。

這應該也是孩子最真摯的心裡話吧。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臺,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