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吃又下飯的肉菜,吃完還能再添一碗

天氣一天天的涼起來,越來越喜歡待在廚房。和炎熱的夏天不同,秋天待在灶台邊,總覺得時間都溫柔起來,如果你聽過咕嘟咕嘟的紅燒菜聲,最後收汁的時候小米辣和薑的味道慢慢滲入肉裡,

但又保留著一些生澀。不要全熟,反而差了那麼一點,就在一半處盛起,絕配米飯。

見過番茄的濃郁將鍋染紅,只看一眼,舌尖似乎就能嘗到那酸甜,也看見辣子雞爆香時,辣椒開始微卷。都是紅,卻各有其天地,酸甜與香辣在此彙聚,一兩個鍋,普通的灶,人情之味流連於此。

可能是喜歡吃米飯的緣故,愛的菜大多有個特點,下飯。人在四川,偏辣的菜色輔以白飯,

重口與清淡達到平衡,一餐過後出出汗,秋寒也就消失筷間。說起下飯,在家鄉回鍋肉大概是最常上桌的菜。

每個家都有些不同,有些喜歡用土豆片,有的用蓮花白,我家喜歡用蒜苗和大頭菜,有時用大青椒或甜椒。豆瓣醬香配上豆豉的鹹香、肉先煎得卷卷不膩味,

夾一筷子配白飯,就是讓人心安的味道。

家常回鍋肉

原料:二刀肉、蒜苗、大頭菜、家常豆瓣、豆豉、老薑、大紅辣椒、植物油、鹽 做法: 1二刀肉加薑片煮熟,切薄片,蒜苗大紅辣椒切段,大頭菜切片 2鍋內放少許植物油,加入肉片炒至微卷,加入大頭菜,豆瓣,豆豉炒香 3加入紅辣椒,蒜苗大火翻炒,入少許鹽調味,迅速出鍋~

小貼士: 1豆豉、豆瓣、大頭菜都很增香,二刀肉比五花肉更瘦,可根據需要選擇2我家做的豆瓣不太鹹,

最後加點鹽調味,如果用郫縣豆瓣就不用了。3肉起鍋後,肉東加入蘿蔔片煮就變鮮美蘿蔔湯,一菜兩用。

回鍋肉看似簡單,其實對刀工有要求,剛開始很容易做成回鍋肉塊,對剛開始進廚房的人,推薦下面這道常做的薑爆回鍋排骨,成功率要高很多。相比回鍋肉使用大青椒紅椒的溫和,這道菜就是地道的川式風格,二荊條、小米辣以及仔薑的辛辣,

都不斷透露出一個信號:米飯殺手。

薑爆回鍋排骨 原料: 嫩薑、精排、二荊條、小米辣、老薑、蒜、八角山奈、郫縣豆瓣、油、花椒 做法: 1嫩薑切片,辣椒切小條,老薑蒜切末 2排骨清水洗淨,過水焯去浮沫,放入煮鍋加水薑片大火燒開轉小火燉一小時撈出 3起油鍋,

加入薑蒜末炒香,入郫縣豆瓣炒香,入排骨翻炒均勻 4加入薑片,辣椒段翻炒均勻,入少許生抽和鹽調味,翻炒起鍋即可。 小貼士: 1配料要切得【長】,炒完柔軟好看,也更入味2煮好的排骨湯可加入冬瓜煮熟,入鹽調味,就成美味的冬瓜湯。 3辣椒與薑要多,才會有,才下舌頭,卻辣心頭的快樂。

有時只想靜靜的吃肉,不想準備那麼多調料。這時候我會做一鍋紅燒肉,自己在家做可以控制肥瘦和口感。我喜歡有一點焦,這時的肉不膩,吃下去口齒留香,吃完拍拍肚皮,下次還想做著吃。

香糯紅燒肉 原料:五花肉、蒜、生抽、老抽、土豆、白糖、鹽、八角做法: 1五花肉切丁,土豆切小塊,蒜成蒜蓉 2煮清水,開後放入五花肉丁,燙出油,漏勺撈出冷水沖涼,反復幾次。 3五花肉入不粘鍋,小火熬至油大部分出來,微焦時倒掉一些油,加入蒜蓉,八角翻炒 4入水蓋過肉丁(水可多一點點,後面要熬土豆),入少許生抽,小火悶燒三十分鐘 5入土豆,如水不夠就加一點涼白開,加少許老抽上色,悶燒十分鐘 6入鹽與糖調味,大火收汁起鍋

製作要點: 1多次過水,降低油膩,後面倒掉油,增加口感也降低肥胖罪惡感。 2生抽加香,老抽上色,口感在第三步小火熬制肉丁時定型,注意把握。

最近在準備便當,需要方便放進便當盒又快手的菜。這時候我腦中蹦出來第一個選項,就是雞米芽菜。相比雲南近似菜色紅三剁的蔬果新鮮,四川宜賓的芽菜更多是鹹鮮,配合大青椒的微辣,胃口立刻開。

雞米芽菜 原料: 雞胸脯肉半斤、芽菜一包、大紅椒兩個、長條青椒三根、芝麻、生薑 1 雞胸肉切小粒,芽菜用水洗淨,瀝幹水分,紅椒生薑切粒備用。 2 在雞肉中調入鹽、生粉、料酒拌勻醃制半小時。 3 鍋內熱油至7成熟,下雞肉滑散,炒至變色,撈起備用。 4 鍋內留油,改中火,下入花椒薑粒爆香,之後放入芽菜翻炒。 5 放入紅椒粒與炒好的雞米,撒少許雞精和芝麻,大火炒勻起鍋

雞米芽菜是非常開胃的川菜,味道不會過大,很適合胃口差的童鞋食用。 這道菜屬於快手菜,上班族輕鬆搞定,隔天愛心便當加進飯裡一樣美味。

川人的餐桌,除了回鍋肉,還有另外一道經常出現的菜色,水煮肉片。水煮系有更多的湯汁,如果你喜歡拌飯,那麼這道菜一定和你胃口。至少每次家裡做這道菜,我都感覺接下來半天有點走不動了……

水煮肉片 原料: 豬肉、萵苣葉、郫縣豆瓣、幹辣椒, 蔥、薑、蒜、澱粉、鹽、料酒、藤椒、生抽 製作方法: 1豬肉切片,用料酒,澱粉,少量鹽醃制十五分鐘,薑蒜切末,蔥切粒 2入少許油,熱後炒熟萵筍葉,鋪底備用 3熱油,五成熱下薑蒜,郫縣豆瓣炒出紅油,加生抽和鹽調味4加一小碗水,大火煮開,滑入肉片,大火迅速煮熟。 5將肉與湯淋在萵苣葉上。 撒上花椒面、辣椒面、蒜末 6另起熱油,九成熱時加入幹辣椒搖晃五秒,關火。 8將熱油潑灑於其上,撒上蔥花,起鍋。

最後淋下的熱油溫一定要熱,這樣才能一個激靈,把所有的佐料味道全部散發到菜裡~

在秋天除了煲湯,紅燒菜也常常做。將食材炒香加入水慢慢燉煮,最後加入調料大火收汁。就是這樣看似簡單的步驟,卻是我最愛的家常味,比起太辣的水煮肉片汁水拌飯,更喜歡下面這道酸蘿蔔小煎鴨,酸辣湯汁拌飯更讓人垂涎。

酸蘿蔔小煎鴨 原料: 鴨肉、家常酸蘿蔔、二荊條、小米辣、酸薑、生薑、 老薑、郫縣豆瓣、花椒、啤酒、植物油、鹽、酸辣椒 做法: 1鴨肉切小塊,冷水慢煮,焯去泡沫待用。辣椒切小條,薑切片,酸蘿蔔切小塊 2入植物油,七成熱加花椒,老薑炒香,加入郫縣豆瓣,酸辣椒,酸蘿蔔炒香 3肉下鍋炒香,加一瓶啤酒漫過食材,大火燒開轉小火燉40分鐘 4小米辣,二荊條,生薑下鍋,入鹽調味,煮三分鐘,起鍋~ 這道菜是味蕾裡的家。 酸薑,酸辣椒,酸蘿蔔,只有自己才做得出這個味道。 剩下的湯汁還可以加點土豆或茄子同煮,就是另一盤好吃的素菜啦。

作為喜歡吃魚的煮男,酸菜魚總是要會做的。肥魚做酸菜魚,煎的時候得慢才出味。畢竟曹植說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該用猛火比如淋油的時候就加足火力,該小火炒酸菜的時候就不要慌。小小的廚房,也容納下豐滿的天地。

川式酸菜魚 原料: 魚、酸薑、酸辣椒、酸菜、幹辣椒、小蔥、小米辣、二荊條、大蔥、植物油、澱粉 料酒、花椒、老薑

1魚開片,用鹽洗淨,加入鹽料酒澱粉碼味十分鐘 2酸薑辣椒酸菜切絲,大蔥切中段,小蔥切細,二荊條,小米辣,老薑切絲 3入油,加入花椒老薑炒香,加入酸菜炒香,加水燒開轉小火 4加入大蔥段熬五分鐘出酸香味,加入魚骨,頭尾等難熟的煮五分鐘 5加入魚片,放二荊條,小米辣,鹽調味,煮五分鐘,起鍋裝盤 6另起少量油鍋,燒至七成熱加入幹辣椒翻動,淋在魚上,開吃。

小貼士: 這道菜要訣就是要小火燉出酸菜的味道再加入魚塊, 酸菜,料酒都能去除腥味,這在做魚時很重要。 最後淋油也是川菜麻辣味出來的秘訣,一定要高溫!

最近遊戲界流行吃雞,手殘黨線上上難得吃到,就下線自己做一盤辣子雞等風雲再起。辣子雞千萬要捨得調料,怎麼也得一盆起,這是家鄉人的專注,重口到清淡,好比你要吃豆湯飯,那是一點辣椒也不給的。

辣子雞材料: 雞肉、油 、四川泡椒、幹辣椒、花椒、,料酒 、醬油 、味精、鹽 、郫縣豆瓣醬 、蔥薑少許。 做法: 1雞肉切宮保雞丁狀小塊,薑切片,蔥切細絲,幹辣椒用剪刀剪成3小段。 2將雞肉放置到碗中,加醬油、料酒、味精、鹽、薑片、少許花椒、拌勻醃制半小時。 3鍋裡入較多油,熱後下雞塊炸至黃色微焦,盛出放置片刻,再次下鍋複炸小會兒瀝出。4在鍋中留少許油,下蔥薑,四川泡椒及郫縣豆瓣爆香,下炸好的雞肉塊翻炒,直至雞塊均勻地沾上醬。5將幹辣椒和花椒下鍋,中火不斷翻炒。待鍋中的油汁被吸收的差不多,辣椒花椒焦香時,即可出鍋。

辣子雞是用油炸過,雞肉透著內在的香,如果不想太多油可以省略這步,後面多炒一會兒。整個過程一定要火大,做出來的辣子雞一定要幹,吃的時候,不要吃剛出鍋的。等溫度稍微降低咬起來脆脆的嚼勁十足,讓人很想把酒杯滿上~

上面肉比較多,不想吃太多肉的時候,我會做另一道常見川菜,麻婆豆腐。嫩嫩滑滑香香燙燙,著急吃燙到舌頭的時候也有,更多的時候是用勺子舀一勺在碗上鋪開,再用筷子鑿鑿鑿。直到泛著白氣的米飯和泛著油光的豆腐纏綿悱惻,都悉數落肚,沒有太多肉,也好吃到再添兩碗。

麻婆豆腐材料: 豆腐、豬肉末、蒜、老抽、 豆瓣醬、薑、花椒粉、醬油、 濕澱粉做法: 1豆腐切小塊,入加少許鹽的沸水中,去掉豆腥味,也不易碎。2豆瓣醬剁碎,薑蒜切末 炒鍋燒熱,放油,薑蒜豆瓣放入炒香 3下肉末炒至金黃,加老抽,同炒至牛肉上色,加水煮沸 4放入豆腐煮3分鐘,用鹽調味(如果覺得夠鹹就不用放鹽) 5濕澱粉勾芡7盛出後撒上花椒面,再另起少許油加入幹辣椒粉, 趁熱淋在豆腐上,嘩啦一下,上桌~

有陣子迷戀小砂鍋,炒到快熟的菜轉入砂鍋,底部會微微焦糊。這些味道都封閉在裡面,讓普通的炒菜有了幹香。最常做的就是這道幹鍋香辣雞翅,成品雞翅的口感外焦裡嫩,辣椒的味道也被慢嗆出來。

鍋香辣雞翅 原料:雞翅中、土豆、幹辣椒、薑蒜、青椒、培根、郫縣豆瓣、鹽做法: 1雞翅中洗淨入水浸泡半小時將血水去除,小刀表面劃刀方便醃制 2加入薑蒜末,少許鹽,少許料酒醃制半小時,土豆去皮切片3平底鍋小火煎雞翅,正面蓋鍋蓋五分鐘,反面五分鐘4取出雞翅,鍋裡還有少許好雞油,加入土豆片與培根段小火燜幾分鐘至快熟取出備用。 5鍋裡加入郫縣豆瓣,炒出紅油,加入薑蒜末與幹辣椒段炒香,加入少許糖 6加入雞翅翻炒上色均勻,再加入土豆培根翻炒上色均勻 7改到砂鍋煲,直接小火幹燒至微焦,撒上青椒碎即可~

做菜大開大合的家鄉人,有時會做蘸水菜來吃。想吃白味吃白味,想吃辣就自己蘸。比如下面這個蘸水土豆,就是時常做的,食材也可換成自己喜歡的娃娃菜或者白菜。調製蘸水的關鍵是熟油辣椒要足夠好吃,浸泡出辣椒的味道。

蘸水土豆 原料:土豆、水、小米辣、二荊條、秘制熟油辣椒、薑蒜末、白糖、生抽、鹽 做法: 1土豆去皮,加水煮熟切稍微厚片備用 2煮土豆的時候,將小米辣碎,二荊條切圈兒,熟油辣椒,薑蒜末白糖,生抽,鹽混合泡出味備用。 3土豆上桌,直接使用蘸水蘸食即可。 小貼士: 土豆口感自行控制,軟脆皆可。調料比例根據自己口味調配,家鄉的涼菜還會加韭黃葉,藤椒油,雞精或少許高湯,

上面味道比較大,推薦一個好喝又簡單的番茄排骨湯。西方經常用番茄來提味,這個湯只放鹽做調料,其它都交給番茄,顏色香味都很舒服,

番茄排骨煲 原料:番茄,排骨,薑片,鹽,水~ 做法: 1排骨過沸水去浮沫,撈出用清水洗淨。 2砂鍋裡加入適量水,薑片,排骨大火燒開轉小火一個小時 3番茄劃幾下入沸水稍燙,就容易撕下,切小塊 4將番茄加入砂鍋,大火燒開轉小火半小時 5加鹽調味,再燉五分鐘起鍋~ 小貼士 依然只用鹽,番茄的味道全部出來,喜歡番茄和排骨的不要錯過~

以上下飯菜,是自己常在家做的家常菜。也許不夠華麗,我也不需要華麗,世上弱水三千,取一瓢飲已足夠。能夠下飯,就能隨身攜帶,是可以時常在旁的忠實陪伴。

在逐漸寒冷的日子裡,做幾道好吃的下飯菜,把咕咕叫的肚子喂得飽飽。守著灶台等著裝盤,吃完三餐慢慢洗碗,水流混著夜色,安靜而動聽。這大概就是一個吃貨,簡單心安的幸福吧。

我喜歡有一點焦,這時的肉不膩,吃下去口齒留香,吃完拍拍肚皮,下次還想做著吃。

香糯紅燒肉 原料:五花肉、蒜、生抽、老抽、土豆、白糖、鹽、八角做法: 1五花肉切丁,土豆切小塊,蒜成蒜蓉 2煮清水,開後放入五花肉丁,燙出油,漏勺撈出冷水沖涼,反復幾次。 3五花肉入不粘鍋,小火熬至油大部分出來,微焦時倒掉一些油,加入蒜蓉,八角翻炒 4入水蓋過肉丁(水可多一點點,後面要熬土豆),入少許生抽,小火悶燒三十分鐘 5入土豆,如水不夠就加一點涼白開,加少許老抽上色,悶燒十分鐘 6入鹽與糖調味,大火收汁起鍋

製作要點: 1多次過水,降低油膩,後面倒掉油,增加口感也降低肥胖罪惡感。 2生抽加香,老抽上色,口感在第三步小火熬制肉丁時定型,注意把握。

最近在準備便當,需要方便放進便當盒又快手的菜。這時候我腦中蹦出來第一個選項,就是雞米芽菜。相比雲南近似菜色紅三剁的蔬果新鮮,四川宜賓的芽菜更多是鹹鮮,配合大青椒的微辣,胃口立刻開。

雞米芽菜 原料: 雞胸脯肉半斤、芽菜一包、大紅椒兩個、長條青椒三根、芝麻、生薑 1 雞胸肉切小粒,芽菜用水洗淨,瀝幹水分,紅椒生薑切粒備用。 2 在雞肉中調入鹽、生粉、料酒拌勻醃制半小時。 3 鍋內熱油至7成熟,下雞肉滑散,炒至變色,撈起備用。 4 鍋內留油,改中火,下入花椒薑粒爆香,之後放入芽菜翻炒。 5 放入紅椒粒與炒好的雞米,撒少許雞精和芝麻,大火炒勻起鍋

雞米芽菜是非常開胃的川菜,味道不會過大,很適合胃口差的童鞋食用。 這道菜屬於快手菜,上班族輕鬆搞定,隔天愛心便當加進飯裡一樣美味。

川人的餐桌,除了回鍋肉,還有另外一道經常出現的菜色,水煮肉片。水煮系有更多的湯汁,如果你喜歡拌飯,那麼這道菜一定和你胃口。至少每次家裡做這道菜,我都感覺接下來半天有點走不動了……

水煮肉片 原料: 豬肉、萵苣葉、郫縣豆瓣、幹辣椒, 蔥、薑、蒜、澱粉、鹽、料酒、藤椒、生抽 製作方法: 1豬肉切片,用料酒,澱粉,少量鹽醃制十五分鐘,薑蒜切末,蔥切粒 2入少許油,熱後炒熟萵筍葉,鋪底備用 3熱油,五成熱下薑蒜,郫縣豆瓣炒出紅油,加生抽和鹽調味4加一小碗水,大火煮開,滑入肉片,大火迅速煮熟。 5將肉與湯淋在萵苣葉上。 撒上花椒面、辣椒面、蒜末 6另起熱油,九成熱時加入幹辣椒搖晃五秒,關火。 8將熱油潑灑於其上,撒上蔥花,起鍋。

最後淋下的熱油溫一定要熱,這樣才能一個激靈,把所有的佐料味道全部散發到菜裡~

在秋天除了煲湯,紅燒菜也常常做。將食材炒香加入水慢慢燉煮,最後加入調料大火收汁。就是這樣看似簡單的步驟,卻是我最愛的家常味,比起太辣的水煮肉片汁水拌飯,更喜歡下面這道酸蘿蔔小煎鴨,酸辣湯汁拌飯更讓人垂涎。

酸蘿蔔小煎鴨 原料: 鴨肉、家常酸蘿蔔、二荊條、小米辣、酸薑、生薑、 老薑、郫縣豆瓣、花椒、啤酒、植物油、鹽、酸辣椒 做法: 1鴨肉切小塊,冷水慢煮,焯去泡沫待用。辣椒切小條,薑切片,酸蘿蔔切小塊 2入植物油,七成熱加花椒,老薑炒香,加入郫縣豆瓣,酸辣椒,酸蘿蔔炒香 3肉下鍋炒香,加一瓶啤酒漫過食材,大火燒開轉小火燉40分鐘 4小米辣,二荊條,生薑下鍋,入鹽調味,煮三分鐘,起鍋~ 這道菜是味蕾裡的家。 酸薑,酸辣椒,酸蘿蔔,只有自己才做得出這個味道。 剩下的湯汁還可以加點土豆或茄子同煮,就是另一盤好吃的素菜啦。

作為喜歡吃魚的煮男,酸菜魚總是要會做的。肥魚做酸菜魚,煎的時候得慢才出味。畢竟曹植說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該用猛火比如淋油的時候就加足火力,該小火炒酸菜的時候就不要慌。小小的廚房,也容納下豐滿的天地。

川式酸菜魚 原料: 魚、酸薑、酸辣椒、酸菜、幹辣椒、小蔥、小米辣、二荊條、大蔥、植物油、澱粉 料酒、花椒、老薑

1魚開片,用鹽洗淨,加入鹽料酒澱粉碼味十分鐘 2酸薑辣椒酸菜切絲,大蔥切中段,小蔥切細,二荊條,小米辣,老薑切絲 3入油,加入花椒老薑炒香,加入酸菜炒香,加水燒開轉小火 4加入大蔥段熬五分鐘出酸香味,加入魚骨,頭尾等難熟的煮五分鐘 5加入魚片,放二荊條,小米辣,鹽調味,煮五分鐘,起鍋裝盤 6另起少量油鍋,燒至七成熱加入幹辣椒翻動,淋在魚上,開吃。

小貼士: 這道菜要訣就是要小火燉出酸菜的味道再加入魚塊, 酸菜,料酒都能去除腥味,這在做魚時很重要。 最後淋油也是川菜麻辣味出來的秘訣,一定要高溫!

最近遊戲界流行吃雞,手殘黨線上上難得吃到,就下線自己做一盤辣子雞等風雲再起。辣子雞千萬要捨得調料,怎麼也得一盆起,這是家鄉人的專注,重口到清淡,好比你要吃豆湯飯,那是一點辣椒也不給的。

辣子雞材料: 雞肉、油 、四川泡椒、幹辣椒、花椒、,料酒 、醬油 、味精、鹽 、郫縣豆瓣醬 、蔥薑少許。 做法: 1雞肉切宮保雞丁狀小塊,薑切片,蔥切細絲,幹辣椒用剪刀剪成3小段。 2將雞肉放置到碗中,加醬油、料酒、味精、鹽、薑片、少許花椒、拌勻醃制半小時。 3鍋裡入較多油,熱後下雞塊炸至黃色微焦,盛出放置片刻,再次下鍋複炸小會兒瀝出。4在鍋中留少許油,下蔥薑,四川泡椒及郫縣豆瓣爆香,下炸好的雞肉塊翻炒,直至雞塊均勻地沾上醬。5將幹辣椒和花椒下鍋,中火不斷翻炒。待鍋中的油汁被吸收的差不多,辣椒花椒焦香時,即可出鍋。

辣子雞是用油炸過,雞肉透著內在的香,如果不想太多油可以省略這步,後面多炒一會兒。整個過程一定要火大,做出來的辣子雞一定要幹,吃的時候,不要吃剛出鍋的。等溫度稍微降低咬起來脆脆的嚼勁十足,讓人很想把酒杯滿上~

上面肉比較多,不想吃太多肉的時候,我會做另一道常見川菜,麻婆豆腐。嫩嫩滑滑香香燙燙,著急吃燙到舌頭的時候也有,更多的時候是用勺子舀一勺在碗上鋪開,再用筷子鑿鑿鑿。直到泛著白氣的米飯和泛著油光的豆腐纏綿悱惻,都悉數落肚,沒有太多肉,也好吃到再添兩碗。

麻婆豆腐材料: 豆腐、豬肉末、蒜、老抽、 豆瓣醬、薑、花椒粉、醬油、 濕澱粉做法: 1豆腐切小塊,入加少許鹽的沸水中,去掉豆腥味,也不易碎。2豆瓣醬剁碎,薑蒜切末 炒鍋燒熱,放油,薑蒜豆瓣放入炒香 3下肉末炒至金黃,加老抽,同炒至牛肉上色,加水煮沸 4放入豆腐煮3分鐘,用鹽調味(如果覺得夠鹹就不用放鹽) 5濕澱粉勾芡7盛出後撒上花椒面,再另起少許油加入幹辣椒粉, 趁熱淋在豆腐上,嘩啦一下,上桌~

有陣子迷戀小砂鍋,炒到快熟的菜轉入砂鍋,底部會微微焦糊。這些味道都封閉在裡面,讓普通的炒菜有了幹香。最常做的就是這道幹鍋香辣雞翅,成品雞翅的口感外焦裡嫩,辣椒的味道也被慢嗆出來。

鍋香辣雞翅 原料:雞翅中、土豆、幹辣椒、薑蒜、青椒、培根、郫縣豆瓣、鹽做法: 1雞翅中洗淨入水浸泡半小時將血水去除,小刀表面劃刀方便醃制 2加入薑蒜末,少許鹽,少許料酒醃制半小時,土豆去皮切片3平底鍋小火煎雞翅,正面蓋鍋蓋五分鐘,反面五分鐘4取出雞翅,鍋裡還有少許好雞油,加入土豆片與培根段小火燜幾分鐘至快熟取出備用。 5鍋裡加入郫縣豆瓣,炒出紅油,加入薑蒜末與幹辣椒段炒香,加入少許糖 6加入雞翅翻炒上色均勻,再加入土豆培根翻炒上色均勻 7改到砂鍋煲,直接小火幹燒至微焦,撒上青椒碎即可~

做菜大開大合的家鄉人,有時會做蘸水菜來吃。想吃白味吃白味,想吃辣就自己蘸。比如下面這個蘸水土豆,就是時常做的,食材也可換成自己喜歡的娃娃菜或者白菜。調製蘸水的關鍵是熟油辣椒要足夠好吃,浸泡出辣椒的味道。

蘸水土豆 原料:土豆、水、小米辣、二荊條、秘制熟油辣椒、薑蒜末、白糖、生抽、鹽 做法: 1土豆去皮,加水煮熟切稍微厚片備用 2煮土豆的時候,將小米辣碎,二荊條切圈兒,熟油辣椒,薑蒜末白糖,生抽,鹽混合泡出味備用。 3土豆上桌,直接使用蘸水蘸食即可。 小貼士: 土豆口感自行控制,軟脆皆可。調料比例根據自己口味調配,家鄉的涼菜還會加韭黃葉,藤椒油,雞精或少許高湯,

上面味道比較大,推薦一個好喝又簡單的番茄排骨湯。西方經常用番茄來提味,這個湯只放鹽做調料,其它都交給番茄,顏色香味都很舒服,

番茄排骨煲 原料:番茄,排骨,薑片,鹽,水~ 做法: 1排骨過沸水去浮沫,撈出用清水洗淨。 2砂鍋裡加入適量水,薑片,排骨大火燒開轉小火一個小時 3番茄劃幾下入沸水稍燙,就容易撕下,切小塊 4將番茄加入砂鍋,大火燒開轉小火半小時 5加鹽調味,再燉五分鐘起鍋~ 小貼士 依然只用鹽,番茄的味道全部出來,喜歡番茄和排骨的不要錯過~

以上下飯菜,是自己常在家做的家常菜。也許不夠華麗,我也不需要華麗,世上弱水三千,取一瓢飲已足夠。能夠下飯,就能隨身攜帶,是可以時常在旁的忠實陪伴。

在逐漸寒冷的日子裡,做幾道好吃的下飯菜,把咕咕叫的肚子喂得飽飽。守著灶台等著裝盤,吃完三餐慢慢洗碗,水流混著夜色,安靜而動聽。這大概就是一個吃貨,簡單心安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