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法院首個執行財產處置輔助系統上線 幾秒鐘財產預評估價

□ 本報記者 黃潔 本報實習生 馬夢婕

今天上午,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執行財產處置輔助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這套系統可實現對訴訟拍賣財產的智慧評估定價,將有效提高執行財產處置工作規範化、執行財產處置效率。據悉,這是北京法院系統首個上線的執行財產處置輔助系統。

作為一家跨區劃法院,北京四中院受理的執行案件中,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和涉外商事案件占比較高,這些案件呈現出標的額巨大、待處置財產數量多且多分散於外省市等特點,執行財產處置過程中,常面臨拍品評估週期長、評估價格起伏大、拍品定價難等問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執行財產處置效率。

執行財產處置輔助系統為處置執行財產提供了智慧化、全方位評估定價工具。

執行財產處置輔助系統集評估、拍賣預測及資訊告知、拍品推廣、法規查詢等功能於一體。記者從現場演示中看到,借助系統“智慧評估”模組,僅幾秒鐘便得出一所待處置房產貼近市場價格的預評估價格。

據北京四中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評估”模組依託大資料下的各類商品資料平臺,根據執行財產的價格特點,綜合參考其自身現狀、產權及該類財產市場價、歷史成交量等因素,可實現對執行財產的即時評估,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評估週期長、評估價格與市場價格差距較大等問題。在智慧評估的基礎上,“拍賣預測”模組建立起拍賣預測模型,智慧匹配相似財產的起拍價、成交價、拍賣次數、拍賣時間等資料,經測算給出較為客觀的建議起拍價,為執行法官最終確定起拍價格提供較為科學的參考依據。

除此之外,法官還可借助系統的“資訊告知”模組一鍵形成二維碼,發送至當事人手機。當事人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拍品資訊頁面,案件相關資訊及待處置財產狀況、評估價格、擬起拍價格等都將以圖文方式呈現。

頁面設置有建議留言模組,當事人可以對上拍價格及其他事項提出建議,從而快速、便捷地獲取相關案件執行財產基本資訊、評估資訊,及時知曉涉案財產處置進展,確保執行財產處置流程更加公開、透明、規範。系統還具備拍品推介功能,可根據客戶不同喜好和自身經濟實力,將待處置財產個性化地推廣至相應客戶,拓寬待處置財產的受眾範圍,提高法院執行財產處置效率及溢價率。

北京四中院相關負責人說,執行財產處置輔助系統就像法院與當事人之間的客觀虛擬“第三人”,讓執行工作更加公開、公平、公正,也體現出大資料在服務當事人、服務法院方面的作用和價值,對於提升司法資源利用率,保障執行工作更加規範、高效開展,具有較好的推動作用。

本報北京11月21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