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金秋亮相 挑戰汝窯天青釉洗,有望再創紀錄

■明萬曆 五彩魚藻紋蒜頭瓶 故宮博物院藏

■明嘉靖 五彩魚藻紋蓋罐 故宮博物院藏

■明嘉靖 五彩魚藻紋蓋罐 佳士得供圖

■明嘉靖 五彩雲鶴紋罐 故宮博物院藏

作為今年秋拍最引人矚目的瓷器之一,即將在11月27日亮相香港佳士得的“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將有希望“戰勝”前段時間拍出2.943億港元之北宋汝窯天青釉洗,進而登上最貴瓷器的寶座。這場發生在佳士得和蘇富比兩大巨頭之間的對捍,已經提前引發了各方熱烈圍觀。

■收藏週刊記者 潘瑋倩

帶蓋的嘉靖五彩大罐是鳳毛麟角

那麼,這件試圖問鼎的重器,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五彩魚藻紋罐是嘉靖官窯中的名品,其中帶有原蓋的更是鳳毛麟角,本器為胡惠春家族珍藏。2000年10月29日,它曾在香港蘇富比,以4404萬港元,打破當時的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這一驚世之舉由臺灣收藏家曹興誠創造,他也憑此揚名全球拍賣界。全球最貴瓷器的身價,本器維持了整整四年。

除了本器,目前已知只有另外三件帶蓋的嘉靖五彩魚藻紋罐曾現身拍場。第一件與本器原為一對,同為胡惠春家族舊藏,1985年6月于紐約蘇富比拍賣;第二件原為巴爾的摩華特斯藝術博物館珍藏,後於2012年9月于紐約蘇富比拍賣;第三件1953年3月于倫敦蘇富比拍賣,曾先後由Rutherford Alcock、Sir Trevor Lawrence爵士、克拉克夫人及洛克斐勒三世遞藏,現存紐約亞洲協會。中國的博物館至少有四件帶蓋五彩魚藻罐,分別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天津博物館。

承接鬥彩而來,五彩在嘉靖一朝發展到高峰,本器是青花五彩,在燒制的時候結合了青花和五彩兩種技法,要求極高。彩瓷的青花部分入窯燒制之後,要在釉上施以五彩再次入窯,而且,本器上的鯉魚有兩種顏色,需要先上黃釉燒制,然後再上一層紅釉,由此表明,本件大罐至少需要燒制三次。這裡的“黃上紅”工藝,不管從技術難度還是兆頭意味(同“皇上鴻”),也都是嘉靖朝特色。

此前的彩瓷一般形制嬌小,比如成化雞缸杯,直到嘉靖才出現這樣的大器(高46cm)。大器的反復入窯,結果無法預料,更顯得成品可貴。

皇帝篤信道教,五彩瓷得以繁榮

嘉靖皇帝是歷史上著名的篤信道教者,他竭盡全力為自己創作著一個理想中的道教完美世界,而遵從皇帝意志的禦窯生產自然亦步亦趨。在他理想的生活王國中,最理想的瓷器,可能就是五彩魚藻紋瓷器。

立論於“五行說”的道教思想,基於不同自然色澤和形狀,演繹出各種文化詮釋。比如在民間,“五色長命縷”又叫“五色線”,是端午節必備的物品。而祥雲、仙鶴、葫蘆以及八仙紋等生成了諸如八仙過海、仙人乘槎等神仙故事。

五彩與陶瓷產生關係,可以追溯到宋遼金的紅綠彩瓷,經過明代洪武年間初創、成化鬥彩發展,到嘉靖時期形成了以“紅黃藍綠紫”為基本、以黑白為輔助的成熟的五彩瓷。它色彩獨立,與道教的“五彩辟邪”互相呼應。因此,嘉靖朝的五彩瓷器數量繁多、色彩齊備是非常自然的一個結果。

當時的人們相信,和“五色長命縷”一樣,色彩越鮮豔、純度越高,就越能起到震懾和辟邪的作用。所以,嘉靖五彩一改成化鬥彩的那種溫潤、恬靜的顏色,突出了大紅大綠大藍大黃大紫的視覺衝擊效果,運用飽和度極高的色彩,以色彩豔麗斑斕,著稱於世。

今天我們也許覺得“大紅大綠”的瓷器“俗氣”,但如果置身于古時,想像在那樣一個推崇道教的社會環境之中,缺少現在這樣五光十色的各種誘惑,面對這些色彩絢爛華貴的瓷器,人們是會如何的驚歎和讚美。所以前朝人對於明代五彩是十分推崇的,清初葉夢珠在《閱世編》中就曾說:“瓷器,除柴、定、官、哥諸窯而外,惟前朝之成窯、靖窯為最美,價亦頗貴。”他的這個見解流露出晚明文人的審美傾向。

“天池釣叟”嘉靖對魚紋情有獨鍾

本件魚藻紋大罐上所描繪的魚,悠然自得,出遊從容,同樣極其富有道家含義。在《莊子》第六章中,莊子引述孔子之言以闡釋道家思想:“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西漢劉向《列仙傳》上記載的趙國人琴高,得道成仙的時候就是坐著一條紅色大鯉魚出現在水面。鯉魚是道家敬仰的聖物,被稱為“赤暉公”。鯉魚也代表在科舉中登科為進士、獲朝廷重用的學子。

以嘉靖皇帝定制禦窯瓷器的記錄為例,除五彩魚藻紋罐之外,嘉靖二十一年(即西元1541年)皇上諭令燒造“鯖鮊鯉鱖”青花罐二百件。顯然,宮廷對魚類題材的愛好,與嘉靖皇帝篤信道教不謀而合,而且還與其年號“嘉靖”(意指“安定平和”)遙相呼應。同時,嘉靖皇帝曾自稱為“天池釣叟”,這也表明了他對魚的喜愛之情。

所以,在各式嘉靖禦瓷中,魚藻紋大罐最受推崇,五彩也最適合描繪此類題材,且敦碩的罐身形同絕佳的畫布,讓畫師有充裕的空間描繪在水中搖曳的魚藻。

入清以後,嘉靖禦瓷的五彩魚藻紋,依舊得到宮廷的喜愛,康熙朝曾經將之摹造在五彩瓷盤,並署款為“在川知樂”以昭示其寓意,亦成為有清一代顯赫的名品。由此可見嘉靖五彩魚藻罐對於後世影響的深遠。

在他理想的生活王國中,最理想的瓷器,可能就是五彩魚藻紋瓷器。

立論於“五行說”的道教思想,基於不同自然色澤和形狀,演繹出各種文化詮釋。比如在民間,“五色長命縷”又叫“五色線”,是端午節必備的物品。而祥雲、仙鶴、葫蘆以及八仙紋等生成了諸如八仙過海、仙人乘槎等神仙故事。

五彩與陶瓷產生關係,可以追溯到宋遼金的紅綠彩瓷,經過明代洪武年間初創、成化鬥彩發展,到嘉靖時期形成了以“紅黃藍綠紫”為基本、以黑白為輔助的成熟的五彩瓷。它色彩獨立,與道教的“五彩辟邪”互相呼應。因此,嘉靖朝的五彩瓷器數量繁多、色彩齊備是非常自然的一個結果。

當時的人們相信,和“五色長命縷”一樣,色彩越鮮豔、純度越高,就越能起到震懾和辟邪的作用。所以,嘉靖五彩一改成化鬥彩的那種溫潤、恬靜的顏色,突出了大紅大綠大藍大黃大紫的視覺衝擊效果,運用飽和度極高的色彩,以色彩豔麗斑斕,著稱於世。

今天我們也許覺得“大紅大綠”的瓷器“俗氣”,但如果置身于古時,想像在那樣一個推崇道教的社會環境之中,缺少現在這樣五光十色的各種誘惑,面對這些色彩絢爛華貴的瓷器,人們是會如何的驚歎和讚美。所以前朝人對於明代五彩是十分推崇的,清初葉夢珠在《閱世編》中就曾說:“瓷器,除柴、定、官、哥諸窯而外,惟前朝之成窯、靖窯為最美,價亦頗貴。”他的這個見解流露出晚明文人的審美傾向。

“天池釣叟”嘉靖對魚紋情有獨鍾

本件魚藻紋大罐上所描繪的魚,悠然自得,出遊從容,同樣極其富有道家含義。在《莊子》第六章中,莊子引述孔子之言以闡釋道家思想:“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西漢劉向《列仙傳》上記載的趙國人琴高,得道成仙的時候就是坐著一條紅色大鯉魚出現在水面。鯉魚是道家敬仰的聖物,被稱為“赤暉公”。鯉魚也代表在科舉中登科為進士、獲朝廷重用的學子。

以嘉靖皇帝定制禦窯瓷器的記錄為例,除五彩魚藻紋罐之外,嘉靖二十一年(即西元1541年)皇上諭令燒造“鯖鮊鯉鱖”青花罐二百件。顯然,宮廷對魚類題材的愛好,與嘉靖皇帝篤信道教不謀而合,而且還與其年號“嘉靖”(意指“安定平和”)遙相呼應。同時,嘉靖皇帝曾自稱為“天池釣叟”,這也表明了他對魚的喜愛之情。

所以,在各式嘉靖禦瓷中,魚藻紋大罐最受推崇,五彩也最適合描繪此類題材,且敦碩的罐身形同絕佳的畫布,讓畫師有充裕的空間描繪在水中搖曳的魚藻。

入清以後,嘉靖禦瓷的五彩魚藻紋,依舊得到宮廷的喜愛,康熙朝曾經將之摹造在五彩瓷盤,並署款為“在川知樂”以昭示其寓意,亦成為有清一代顯赫的名品。由此可見嘉靖五彩魚藻罐對於後世影響的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