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只懂得九九乘法表算術的老農,憑幾句話成為皇帝的座上賓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國家的發展,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是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的根本。用人要不拘一格,所謂英雄不問出處,說的就是不注重他是否出自名門,

只要有能力説明自己就是所需要的人才。在這一點上,齊桓公就做得很好。

齊桓公因重用人才而稱霸,可謂千古之鑒。怎樣才能得到人才的青睞,這可是一種學問。齊桓公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來借鑒一下他的故事吧。

齊桓公,春秋時齊國國君。

姜姓,名小白。他在位期間(西元前685年一前643年),選賢任能,改革齊政,使國富兵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齊桓公是一個有抱負的君主,他總想希望把國家治理得富裕強盛。為了招攬天下有學問的人都來為他出主意,他想了個法子。每天一到晚上,他就讓人在宮殿上點燃起一支支大蠟燭,使宮殿裡亮如白晝,以此來歡迎前來拜見他的讀書人。過了一天又一天,

整整一年了,不知白白浪費了多少蠟燭,也沒有一個人前來見他。齊桓公都有點灰心喪氣了。

正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有一位老人要求進見齊桓公。齊桓公馬上讓人把他請進來。燭光底下,只見他身穿褐色的短衣寬褲,腰裡系著一條黑色的腰帶,腳穿一雙麻鞋,上面還濺幾滴泥點子,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鄉下人。

這個老人氣勢不小,一進來就口口聲聲說:"我懂得九九算術,

所說大王招納有本事的人,特來求見。"齊桓公手下的侍臣和這位老農開玩笑說"九九算術是一門很簡單的學問,誰不會呀!只憑這點學問,您就敢來見國君嗎?"

老農微微一笑,沖著齊桓公說:“大王,我求見您,並不是因為我懂得九九算術。我知道這當然算不得什麼能耐。

但我聽說大王為了招攬天下能人,特地在宮殿裡點燃了蠟燭,日夜等待天下能人的到來,可是時間過去了一年,也沒見有人前來。這是怎麼回事呢?"齊桓公也說:"是呀,我也正在納悶,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老農說:"我想那是因為大王十分賢能,,普天下的人全都知道。人們都認為自己在您的面前,太淺薄太低下了,恐怕您瞧不起,他們也就不敢來了。"齊桓公點點頭說:“說得有理,

那你說該怎麼辦,他們才能來呢?"老農笑笑說:"我會的這九九算術,是一種極簡單的本領,一般人都會。但是假如大王您對這樣的人都很看重,能夠熱情禮貌地接待,那麼,對才能更高的人就會更器重了。這不正說明您重視一切有才能的人,正像巍峨的泰山,從不排除碎石;滔滔江海,從不嫌棄小溪細流一樣。"

齊桓公恍然大悟地說:"好,你說得很對。"在座的大臣們也都頻頻點頭。於是齊桓公很有禮貌地款待這位只會九九算術的老農。過了一個月的工夫,果然四面八方有本領的人都紛紛來投奔他。

在眾多人才的輔佐下,齊桓公在自己的國內實施了一些整頓和改革,很快就達到了富國強兵的效果,在春秋列國中成為第一個霸主。

齊桓公恍然大悟地說:"好,你說得很對。"在座的大臣們也都頻頻點頭。於是齊桓公很有禮貌地款待這位只會九九算術的老農。過了一個月的工夫,果然四面八方有本領的人都紛紛來投奔他。

在眾多人才的輔佐下,齊桓公在自己的國內實施了一些整頓和改革,很快就達到了富國強兵的效果,在春秋列國中成為第一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