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喂,涮羊肉你會不會吃?

每年一到冬天,朋友圈和網路上就充滿了寫涮羊肉的文章,很多人估計難以理解就清水燙個羊肉有什麼好吃的?

涮羊肉說起來挺簡單的。紫銅火鍋一口,蔥白幾段,生薑一兩片,

清水一鍋,就得了。涮的東西就是羊肉、白菜、豆腐,蘸料就是麻醬。但簡單的東西往往都講究,今兒個,我們主要說說羊肉。

什麼樣的羊肉才好吃?因為是清水鍋,從羊肉品質上來說,首先是要儘量新鮮。冷凍肉並不能一概而論說一定比鮮肉或冰鮮肉差,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冷凍的過程中,尤其是非急凍的情況下,細胞內的水會凍成冰,導致肉的細胞組織破裂,在解凍的過程中,

會造成肉汁等內容物的損失。所以吃起來的直觀感受就是肉質鬆散,缺乏肉類的香味,所以最理想的肉是冷藏品質的、未經過冷凍的肉。

另一方面,就是不能用太瘦的羊肉,講究點的吃法在涮羊肉開始時都會先下半盤羊尾,因為羊尾富含脂肪,太瘦的羊肉一涮就容易“柴”,又沒有高湯鍋底增香,太瘦的羊肉又會明顯地缺乏脂肪特有香氣和軟嫩的口感。一般來說,小三岔,黃瓜條和上腦是大多數人都比較喜愛的部位,

但將大三岔和磨檔拼在一起,這樣肥瘦相間,有嫩有脆的擺盤也很受歡迎。

那麼如何涮?吃的時候如果是機切的羊肉片,那麼基本上開鍋後,肉下去三四秒,變色即可,稍微多放一會肯定老,而且會出沫子,要是肉偏肥可以稍微多涮一會。手切的好羊肉相對來說不那麼容易老,肉會厚一些,有些部位切出來格外厚,要還是看著表面變色就拿出來,

很可能會不太熟,多翻幾次,表面變色後再多翻個一兩下再拿出來就可以吃了。

吃涮羊肉時,一般會按照先肥後瘦的順序,半盤羊尾,幾片上腦下鍋,鍋裡頓時就有了肉的香氣,這時再下小三岔和黃瓜條,吃個半飽後再下白菜和豆腐,剝上顆糖蒜,再來幾個芝麻燒餅,舒服!

免責聲明:

上氧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分享之目的,

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及時與我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