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風涼游自由行:北京到底有多少條胡同?

胡同,源于蒙古語gudum。 元 人呼街巷為胡同,後即為北方街巷的通稱。胡同一詞最初見諸元雜曲。關漢卿《單刀會》中,有“殺出一條血胡同來”之語。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菊兒胡同中,張羽問梅香:“你家住哪裡?”梅香說:“我家住磚塔兒胡同。

”磚塔胡同在西四南大街,地名一直未變。

來到北京的遊客,經常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北京的胡同在哪裡”。北京胡同最早起源於元代,最多時有6000多條,歷史最早的是朝陽門內大街和東四之間的一片胡同,

規劃相當整齊,胡同與胡同之間的距離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為街,相對較寬,如從北京火車站到朝陽門內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因過去以走馬車為主,所以也叫馬路。東西走向的一般為胡同,相對較窄,以走人為主。胡同兩邊一般都是四合院。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老字型大小人說:“大胡同三千六,小的多如牛毛。”意思是說多得數不清。胡同浩繁以千計。

北京的胡同形成於元朝,明、清以後又不斷發展,所以具數目也不一樣。就元朝來講,從《析津志輯佚》中記載:“三 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胡同。”也就是說共有街巷胡同四百十三 條,

其中二十九條直接稱為胡同,而那三百八十四條火巷,其 實也是廣義上的胡同。

明朝北京城胡同又有變化,據明朝人張爵在《京師五城坊 巷胡同集》一書中記載,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約一千一百七 十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四百五十九條。

清朝北京的胡同比明朝又有所發展。據清朝朱一新在《京 師坊巷志稿》一書中提到當時北京街巷胡同名字可以推出,清 朝大約已有街巷胡同二千零七十七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 有九百七十八條之多。

到解放前的1944年, 據日本人多田貞一在《北京地名志》一書中所記,當時北京共有三千三百條胡同。

解放後城市的胡同隨著人的增加又在增加,據1982年中國展望出版社出版《古今北京》一書說:“至今,北京城區的胡同 約有四千五百五十多條。”1986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實用北京街巷指南》一書所記,四個城區有胡同三千六百六十五條。1990年張清常寫《再說胡同》一文時統計,1980年北京街巷胡同總數為六千零二十九條,其中胡同為一千三百二十條。

解放後城市的胡同隨著人的增加又在增加,據1982年中國展望出版社出版《古今北京》一書說:“至今,北京城區的胡同 約有四千五百五十多條。”1986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實用北京街巷指南》一書所記,四個城區有胡同三千六百六十五條。1990年張清常寫《再說胡同》一文時統計,1980年北京街巷胡同總數為六千零二十九條,其中胡同為一千三百二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