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經典「長短經」教你用人所長,當領導要會考察、衡量人的才能

導讀:我聽說,考察、衡量人的才能,這是治理天下的首要任務之一。既然我們不是聖人,誰又能通曉各行各業,懂得天下各門各科的理論呢?

正文:

舜統管各個部門,根據每個人的才能而委以不同的責任;漢高祖劉邦講論功臣,對張良、蕭何、韓信這三人的才幹各有不同的說法。何況一般人不能和這些人相比,怎麼可以求全責備呢?

根據人的個性及其相應的長處和短處,劉邵的《人物志》大略概括如下:

性格剛正、志向高遠的人,不善於做細緻瑣碎的事情。

所以應當用全面的觀點看待這種人——既要看到他志趣恢宏遠大的一面,也要看到他處理瑣碎小事的粗魯和大意;

嚴厲亢奮的人,不會靈活處事,這種人在法理方面可以做到有理有據,正直公平,說到變通可能就會變得暴躁而不通情理;

寬容遲緩的人,往往不講辦事效率,至於說到仁義,其為人則弘大周全而寬厚文雅,但對時勢則不能迅速準確地把握;

好奇求異的人,放縱不羈,追求新奇,運用權謀、詭計則卓異出眾,以清靜元為之道來考究,這種人往往違背常規而不近人情。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

實行王道德化的統治,適合於全域性、長遠性的治理,用來處理具體事務就顯得遼闊;

講究權謀的統治,適合於扶危救難,在安定太平的時局下就不會有顯著的效果;

匡正時弊的統治,適合於糾正侈奢墜落的風氣,

靠它來治理已經病人膏盲的國家只會越弄越糟;

苛刻寡恩的統治,適用於糾正朝廷裡的邪惡勢力,靠它來治理中央機關之外的不正之風就容易失去民眾;

威猛暴烈的統治,適合於討伐內亂,靠它來管理和平時期的老百姓就未免大殘暴了;

注重技能的統治,宜於發展經濟,富國強民,用來解決貧窮衰弱,只能勞民傷財,給民眾增加困苦。

以上種種,都是針對某種流弊而採取的一時之計,

對治理天下都不是長遠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