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學老師講課都很水嗎?那是你聽課方式錯了!

遲到、早退、曠課,甚至於此課不逃就是浪費時間等類似情況,在大學校園裡面時有發生,甚至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而其中被學生們詬病最多的原因,無非就是——“老師講的太水了。

蹺課在大學裡已是司空見慣

其實就其本身,並非是老師一個人的緣故:

因為在學校上學本身就是一個雙向的活動,需要師生雙方相互配合才行的!

首先,老師本身學識不會有太大問題,當然教授與教授之間肯定有差距,尤其是教學水準上,那更是參差不齊,

所以才會出現有的課堂座無虛席,有的卻門可羅雀。

但每個老師本身都不會太差,至少教授學生知識這一點上,絕對沒問題,畢竟都是博士畢業的了,有些甚至都是歸國博士或者在博士後流動站做過這麼多研究了,理論知識功底就算不能跟學界大佬相提並論,但教個本科生還是綽綽有餘的。

那為什麼還會有“老師很水”這種言論呢?

點完名就跑

其一,理論學習本身就是枯燥的!

這一點簡直無法辯駁,無論多麼厲害的老師,都無法在學生還沒有一點社會經驗的基礎下,讓他們對於理論知識感興趣。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工作過一段時間的成年人,再回學校考個碩士之類的,回學校上課後,比起年輕學生絕對認真好幾倍,

因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後,他們絕對能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從而有目的性的回來進行理論學習。

理論結合實踐,這一點非常重要,相比於一直待在學校裡的學子,那些有過工作經驗的,或者有些進行過實習和研究經歷的,(這裡指的是那些認真做事的,不是水水過去的)都會在這一過程中有一些思考,從而在理論學習中找出答案,並產生火花,這樣才不會顯得理論這麼枯燥。

這就需要學生主動去投身實踐,發現不足,從而在理論知識中找出指導方向,這同時也需要老師們去引導學生們往這方面發展,而非簡簡單單的上完課,就走了。

其二,有些老師確實教學水準一般!

雖說現在各個高校都在進行改革,但確實存在很多教師,只會研究,而不善於教學,講的知識全都是將書本上的關鍵字複製粘貼到PPT上,就完事兒了,然後上課也和學生沒有任何互動,

更別說國外較為先進的講座、小組討論、課堂成果展示、助教課於一體的教學模式了。

印象最深就是學長自己上大學的時候,有一位年輕教師總是不願意讓我們複製他的PPT,連拍照都不允許,本身感到很奇怪的我就只好一字一句的記了下來,回宿舍後無意中搜索了筆記上的關鍵字.......

結果......

就在百度文庫裡面找到了一模一樣的PPT,時間顯示是五年前的,作者是一位985大學的老教授的教案,完全一樣,連背景圖片都沒變,只是將開頭老教授的名字抹去罷了。

講課基本就是應付,這樣也難怪學生會覺得課很水了。

點名才能留住學生

其三,再有趣的課也比不上躺屍啊!

哪怕是那種座無虛席的大教授,也會有逃他課的學生,百分之百的,因為即便課堂再有趣,能趕上在宿舍躺屍有趣嗎?

和每天早上睡不夠就要起床,趕早去食堂隨便吃一點,然後上一整天課,連午休都沒有晚上還要在圖書館寫作業。

兩者比起來肯定是前者更舒服啊,人都是追求舒適的群體,尤其是大學裡面沒有這麼多限制了以後,那自然就會出現不去上課的人啦,這很正常。

至於課水不水,該不去依舊是不會去的,哪怕是學姐最高等級的大佬來講課,依舊是如此。

感謝閱讀,有興趣歡迎關注“學長吐槽志”,走心校園文章,有疑問可私信,我會整理問題並以文章形式發佈為您解答

作者是一位985大學的老教授的教案,完全一樣,連背景圖片都沒變,只是將開頭老教授的名字抹去罷了。

講課基本就是應付,這樣也難怪學生會覺得課很水了。

點名才能留住學生

其三,再有趣的課也比不上躺屍啊!

哪怕是那種座無虛席的大教授,也會有逃他課的學生,百分之百的,因為即便課堂再有趣,能趕上在宿舍躺屍有趣嗎?

和每天早上睡不夠就要起床,趕早去食堂隨便吃一點,然後上一整天課,連午休都沒有晚上還要在圖書館寫作業。

兩者比起來肯定是前者更舒服啊,人都是追求舒適的群體,尤其是大學裡面沒有這麼多限制了以後,那自然就會出現不去上課的人啦,這很正常。

至於課水不水,該不去依舊是不會去的,哪怕是學姐最高等級的大佬來講課,依舊是如此。

感謝閱讀,有興趣歡迎關注“學長吐槽志”,走心校園文章,有疑問可私信,我會整理問題並以文章形式發佈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