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若2018年取消水稻最低收購政策改為給補貼,算算您種水稻的經濟賬

近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推進糧食定價機制、補貼政策和收儲制度改革”話題進行協商座談。

陳錫文建議:從明年夏糧和早稻上市開始,取消主產區的麥、稻最低收購價格制度,

按生產成本加補貼的辦法,小麥、稻穀實行“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政策,水稻每畝補貼100-150元!

△陳錫文,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

陳錫文發言摘登

一、加快對麥、稻實行“市場定價,

價補分離”的改革措施

建議從明年夏糧和早稻上市開始,取消主產區的麥、稻最低收購價格制度,按生產成本加補貼的辦法,實行“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政策。

目前,稻穀平均生產成本為每斤1.21元,平均畝產為915斤,11個實行稻穀最低收購價的主產省,合計稻穀面積3.49億畝,其中黑龍江省0.48億畝。建議按每斤稻穀補貼0.1元、每畝補貼100元(其中黑龍江每斤補貼0.15元、每畝補貼150元)計算,

合計補貼金額為373億元。

小麥平均畝產710斤,6個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的省合計小麥面積2.6億畝,如按每斤補貼0.1元,每畝補貼80元計算,合計需補貼208億元。

二、改革的關鍵在於啟動多元化的市場購銷主體

採取這一措施後,麥、稻價格可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國家不再實行最低收購價,中儲糧則可退出政策性收購,扭轉庫存繼續增加的局面。

但改革能否成功,關鍵要看能否形成多元化的購銷主體。

吉林省注重創建大米品牌,大力發展訂單稻穀生產,使稻穀市場價格高於國家最低收購價,農民專注于按訂單要求生產優質稻穀,2016年96%的稻穀產量都按市場價格銷售,最低價收購的比重僅占4%,事實上已不需再托市收購。應當認真總結吉林的經驗,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引導農民生產優質麥、稻的加工企業和市場化購銷主體保障必要的信貸資金。這樣才能使這兩類企業如魚得水,
真正成為市場主體,把麥、稻市場搞活躍,引導農民選種優質麥、稻品種,切實提高我國糧食產業的整體效益和競爭力。

這個消息,對於以往不愁賣價的優質稻、品牌稻來說,是好上加好。那麼,對於依靠最低收購價保障收益的種糧人來說,收益會有什麼變化呢?

種一畝水稻,成本大概多少?

咱們先來大概算算種一畝水稻的成本。

①非人工成本

包括種子、農藥、化肥等方面支出。

成本:400元左右

②人工費用

>田間管理人工費用

平整秧田、催芽播種、除草,需人工約1.5天;

稻田耕作、平整、做田埂,約1天;

施肥,防病蟲,約2.5天;

成本500元:按一人一天工時100元算,合計5天

>>收割使用人工或農機費用

農機收割費用:平均每畝100元

或者

雇人工收割費用:平均每畝150-200元

不含人工總計成本:400元/每畝;雇人(或農機)總計成本:1000-1100元/畝

執行最低收購價的利潤是多少?

這裡忽略稻穀品質,畝產假設1000斤,一律按照2017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格1.3元/斤算,一畝收入為1300元。

根據田間管理、收割的雇人程度,最後每畝收入在250元到950元之間。

若是換為補貼,利潤是多少?

如果明年真的取消最低收購價,而是每畝補貼100-150元,水稻的畝收益是增是減?這還要結合明年水稻的市場價,參考今年的早秈稻價格,咱們來算一算收益↓↓

2017年早秈稻市場收購價格不一,最低的是收糧人的地頭收購價,由於對品質要求不高,收購的水稻水份不均,部分高達20-30%,價格也因此高低不等,折算中等品質標準在1.2元/斤左右。按潮稻的地頭價格1.2/斤算,畝產一千斤收益為1200元,加上每畝補貼100-150元,畝收益1300元-1350元,和今年最低收購價的畝收益不相上下。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最低收購價這種政策性收購對糧食品質的要求,要遠高於地頭賣給收糧人,所以以目前的粗略計算和預估,明年如果實行水稻補貼制度,對種糧人來說是個好消息。

雖然目前分析較為樂觀,但仍有些不穩定因素不能忽視,比如隨著最低收購價的取消,其托市效果也會消失,水稻的市場價格很可能會有所降低等,水稻項目仍有風險。

一點小建議:可增加水田收入、降低風險

任何單一項目承擔的風險都比多種專案要高,種植水稻也一樣。其實,在水田中,可以發展多種專案,降低風險、增加收如,比如:水田立體種養,稻蝦、稻蝦蟹、稻蝦鱉等等。相關資訊可點擊→①稻蝦鱉共養案例、②稻蝦共作技術參考。這方面,各地很可能還有相關的漁業補貼,具體情況可以諮詢本地相關管理部門。

實習編輯:王雪兒

編輯:張程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

雇人工收割費用:平均每畝150-200元

不含人工總計成本:400元/每畝;雇人(或農機)總計成本:1000-1100元/畝

執行最低收購價的利潤是多少?

這裡忽略稻穀品質,畝產假設1000斤,一律按照2017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格1.3元/斤算,一畝收入為1300元。

根據田間管理、收割的雇人程度,最後每畝收入在250元到950元之間。

若是換為補貼,利潤是多少?

如果明年真的取消最低收購價,而是每畝補貼100-150元,水稻的畝收益是增是減?這還要結合明年水稻的市場價,參考今年的早秈稻價格,咱們來算一算收益↓↓

2017年早秈稻市場收購價格不一,最低的是收糧人的地頭收購價,由於對品質要求不高,收購的水稻水份不均,部分高達20-30%,價格也因此高低不等,折算中等品質標準在1.2元/斤左右。按潮稻的地頭價格1.2/斤算,畝產一千斤收益為1200元,加上每畝補貼100-150元,畝收益1300元-1350元,和今年最低收購價的畝收益不相上下。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最低收購價這種政策性收購對糧食品質的要求,要遠高於地頭賣給收糧人,所以以目前的粗略計算和預估,明年如果實行水稻補貼制度,對種糧人來說是個好消息。

雖然目前分析較為樂觀,但仍有些不穩定因素不能忽視,比如隨著最低收購價的取消,其托市效果也會消失,水稻的市場價格很可能會有所降低等,水稻項目仍有風險。

一點小建議:可增加水田收入、降低風險

任何單一項目承擔的風險都比多種專案要高,種植水稻也一樣。其實,在水田中,可以發展多種專案,降低風險、增加收如,比如:水田立體種養,稻蝦、稻蝦蟹、稻蝦鱉等等。相關資訊可點擊→①稻蝦鱉共養案例、②稻蝦共作技術參考。這方面,各地很可能還有相關的漁業補貼,具體情況可以諮詢本地相關管理部門。

實習編輯:王雪兒

編輯:張程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