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社區幹部治理能力如何提升?成都龍泉驛區這樣做

人民網成都11月27日電 (王軍)11月26日,成都市龍泉驛區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舉行了“十九大精神社區行——龍泉驛區村(社區)幹部治理能力提升暨‘兩委’幹部繼續教育工程啟動儀式”,會議邀請了成都市民政局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處江維處長結合十九大及成都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大會精神,為全區社區工作者開講了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第一課。

會上為“龍泉驛區社區工作者繼續教育基地”揭牌,全區12個街鄉鎮、158個村(社區)總計1200餘人參會。

“龍泉驛區類型多,正處於大跨越、大發展的階段,在構建社區幸福家園過程中,城鄉社區工作者普遍感受了‘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能力恐慌,社區營造從中央到地方都明確鼓勵社區實施,但我們真不清楚社區營造到底有什麼用?如何建立以及如何運轉?”利民社區黨委書記肖俊英道出了社區工作者普遍的聲音。

龍泉驛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充分認識到社區治理的關鍵在於培養一批懂城市、善管理、會方法、高技術的社區治理人才,社區工作者是社區治理的基層基礎力量,為提升社區工作者的治理能力,首次全域對村(社區)工作者啟動能力提升暨“兩委”幹部繼續教育工程,“與以往培訓不同的是,能力提升工程持續一年,系統學習社區發展治理的理論知識”,區民政局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龍泉驛區今年專案採用社會化方式委託給社會組織來承接,期望通過專業化社會化手段,提高學習成效。“我們通過公開招標承接了‘龍泉驛區2017年村(社區)幹部繼續教育示範專案’,計畫用1年時間,對全區社區工作者尤其是村(社區)‘CEO’進行能力提升,主要採用主題講授、主題參訪、主題沙龍、主題工作坊等形式,邀請省、市、區相關黨政部門專業人員、高校、科研院所、社工督導、優秀社區同行等擔任講師,根據受訓物件需求,涉及重大內容政策宣講、社區公服資金政策宣講、社區基金、社區自組織培育、社區營造等社區治理內容,每月將建立固定學習日,常態化開展繼續教育”,成都市和諧社區發展促進會負責人介紹到。

“除了學習以外,今年龍泉驛區還投入400萬資金啟動了城鄉社區可持續營造專案,要求社區聯合社會組織共同申報,期望社區在與社會組織互動過程中,增強自己的實務操作能力”,龍泉驛區民政局負責人表示。

為保證能力提升工程順利進行,龍泉驛區委組織部與區民政局聯合實施本次項目,同時探索在全區深化社區工作者學習積分制,按照農村、城市設立兩個系列的功能表,社區工作者根據自己的時間、業務內容進行小班化選學,一人一檔,每個學員按照學習時長進行計算,通過出勤率、聽課、寫心得、談體會、聚沙龍、外參訪、主題分享等載體來予以學習考核,達到學習考核標準後,由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及承辦方頒發“龍泉驛區社區工作人員繼續教育證書”,“我們將會將其作為龍泉驛區對社區工作者繼續教育的重要評價依據”。龍泉驛區民政局負責人表示。

龍泉驛區民政局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