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東小兒推拿李波老師分享小兒感冒鼻塞的推拿按摩手法

小兒推拿加盟山東小兒推拿李波老師分享小兒感冒鼻塞的推拿手法

(1) 開天門:用雙手拇指自寶寶兩眉之間向前髮際交替直推,50-100次。此手法可以開經絡,活氣血,調陰陽;同時還有祛風解表,醒腦明目的功效,可與其他穴位配伍治療風寒、風熱感冒,緩解外感風邪所致的惡風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狀。

(2) 推坎宮:用雙手拇指從寶寶眉頭沿眉分推至眉梢,

50-100次。此法可疏風解表,止頭痛,醒腦明目,適用於風寒感冒,有惡寒發熱、無汗、身痛、頭痛等症狀者。

(3) 揉太陽:太陽穴在眉外稍後方凹陷處,用指端揉或運,50-100次。此手法可疏風解表,止頭痛,清熱明目,適用於外感發熱,有頭痛、目赤腫痛、視物不清等症狀者。

(4)揉耳後高骨:用指端揉耳後高骨下凹陷處50-100次。此手法可疏風解表,鎮驚除煩,可以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高熱驚厥等症狀。

(5)揉迎香:用指端揉寶寶鼻翼兩側凹陷處50-100次。此手法可通鼻竅,每天堅持,再配合充足的睡眠和適量多飲水,可有效預防感冒。

(6) 揉山根穴:山根穴位于小兒兩目內眥連線的中點上,處於鼻根的低窪處。 按摩時用中指指腹螺紋面著力,

按揉兩目內毗連線的中點處山根穴約100次左右。 功效:掐山根穴有開關竅、醒目定神的作用 主治: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鼻塞不通等。也可作診察穴使用,若見青筋基邢,則是驚風或內傷的表現。

(7)揉風池穴:風池穴位頭部枕骨之下,在胸鎖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取穴時虎口張開,用拇指和食指嚴重脖子向上推至枕骨下的凹陷處即為風池穴。 按摩方法:對小兒進行按摩時注意將雙上肢肘關節屈曲,兩手上舉,左手固定小兒頭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起按揉雙側風池穴50次。 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蕁麻疹。

(8) 揉鼻通3次按1次,共2分鐘。鼻通穴又名上迎香,在鼻孔兩側,鼻唇溝上。主治疾病: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頭痛。作用:清利鼻竅,通絡止痛;宣通鼻竅,疏風清熱。

(9)摩擦鼻樑:鼻樑兩側。 按摩方法:進行鼻樑摩擦的具體做法時用雙手的大拇指指腹,從迎香穴開始向上擦自鼻根處,小兒皮膚稚嫩,注意手法應當輕柔,以免擦破皮膚,如此反復摩擦,直到小兒局部皮膚潮紅發熱為佳。

(10)黃蜂入洞:以一手輕扶患兒頭部,使患兒頭部相對固定,另手食、中兩指的指端著力,緊貼在患兒兩鼻翼內側下緣處(口禾髎),以腕關節為主動,帶動著力部分作反復不間斷揉動50-100次。作用:發汗解表,宣肺通竅。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發熱無汗,急慢性鼻炎,鼻塞流涕,呼吸不暢等病症。

如果您想瞭解更多小兒推拿的知識與相關問題:敬請關注頭條號——“小兒推拿李波”。小兒推拿李波老師推廣小兒推拿療法,普及小兒推拿知識,呼籲學習小兒推拿,增強孩子身體素質。

(8) 揉鼻通3次按1次,共2分鐘。鼻通穴又名上迎香,在鼻孔兩側,鼻唇溝上。主治疾病: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頭痛。作用:清利鼻竅,通絡止痛;宣通鼻竅,疏風清熱。

(9)摩擦鼻樑:鼻樑兩側。 按摩方法:進行鼻樑摩擦的具體做法時用雙手的大拇指指腹,從迎香穴開始向上擦自鼻根處,小兒皮膚稚嫩,注意手法應當輕柔,以免擦破皮膚,如此反復摩擦,直到小兒局部皮膚潮紅發熱為佳。

(10)黃蜂入洞:以一手輕扶患兒頭部,使患兒頭部相對固定,另手食、中兩指的指端著力,緊貼在患兒兩鼻翼內側下緣處(口禾髎),以腕關節為主動,帶動著力部分作反復不間斷揉動50-100次。作用:發汗解表,宣肺通竅。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發熱無汗,急慢性鼻炎,鼻塞流涕,呼吸不暢等病症。

如果您想瞭解更多小兒推拿的知識與相關問題:敬請關注頭條號——“小兒推拿李波”。小兒推拿李波老師推廣小兒推拿療法,普及小兒推拿知識,呼籲學習小兒推拿,增強孩子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