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只知道孔融讓梨,不知道之後的他

新三字經中講述了這個故事:“融四歲,能讓梨。。。”,也就是現在家喻戶曉的孔融讓梨的故事,那麼孔融的梨讓給了誰呢?這個人就是孔融的哥哥,孔褒。

而吃了孔融一個梨的孔褒,也用自己的性命還了孔融的這個人情。

說當時有一個士大夫,殺了大宦官的全家老少,被官府追捕。而這個士大夫逃到了孔家的門前。敲門過後,年少的孔融前來開門,收容了他。但是不久之後,事情東窗事發,官府前來問責,知道了前前後的原委,官府的人這樣子說的:“孔融年紀尚小,沒有行為能力與責任能力”,但是不抓一個人沒有辦法交差,於是看到孔融的大哥孔褒,就將孔褒抓了去。

就這樣,孔褒被官府砍了腦袋,當地人講說這是孔褒還孔融一個梨的人情。

再說孔融成年之後,也是很有出息,擔任北海的國相。之後其父親年老,去世了,孔融為父親辦理葬禮,在辦理喪禮的時候,孔融讓當地的所有百姓必須痛哭。但是死的是孔融的父親,

百姓們哪裡哭的出來。對此孔融十分的惱怒。於是立馬下令殺掉一個在自己父親墓碑前哭的百姓,治罪的理由是,這個人哭的不夠傷心,百姓們敢怒不敢言。

而之後的孔融拜在曹操的門下,但是孔融及其自負,每當曹操做一些事情的時候,

總是會譏諷曹操,言語和書信中冷言冷語。曹操既積滿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曹操於是指使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孔融時年五十六歲。

小時候如此善良的讓梨的孩童,害死了自己的大哥,但沒有為大哥求過情。成年後又殘殺百姓。人性真的會在過程中慢慢扭曲。

而現在的很多童星們也享受著人們的追捧,但是恐怕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