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養殖:為什麼你的母豬產仔少?原來是這5種原因

我相信很多養豬戶都在為母豬產仔少而頭疼,為什麼別人養殖的豬能產仔14個以上呢?而自己養的母豬才產不到10個呢?

在農村裡母豬年生產力低下,已成為制約養豬行業的生產和發展的瓶頸,

你想不想讓自己的母豬多產仔?不妨瞭解以下這10種制約母豬產仔少原因。

1.養殖場環境、管理、營養的影響

首先豬場的環境,其中影響產仔少最大的因素就是溫度、濕度和空氣品質,高溫高濕會降低母豬產仔數,母豬的營養方面直接影響母豬的受精、胚胎著床、胚胎發育等生理過程。

母豬在進行配種之前一個星期,要餵養優質的飼料、玉米、適量調理營養,這樣可以增加母豬懷孕的數量,但如果在配種後2~3天內給母豬飼喂過多(超過2.5千克/天),又會降低胚胎存活率。所以在妊娠期的關鍵時期調理營養要遵從獸醫的安排,據資料顯示,調整日糧精氨酸水準可使活產仔數增加2頭,活產出生產仔可提高24%。

2.規範母豬配種的操作

要規範母豬配種的時間,配種的時候選擇在母豬排卵前0-24小時(最佳為12小時)可得到最多的窩產仔數。為了根據排卵來確定配種時間,應搞清楚母豬的發情持續時間,應在70%發情期進行配種。另外交☆禁☆配場所應選擇離公豬舍較遠、安靜而平坦的地方,交☆禁☆配應在公、母豬飼喂前或食後2小時進行。

3.胚胎存活率的影響

要注意在妊娠的早期階段,是受精卵植入子宮壁的過程,在此期間,胚胎是非常敏感的,任何應激都可能會導致胚胎的損失。因此,至少在妊娠28天前不要轉移母豬,要保持環境安靜,使母豬不受干擾。在這期間,高溫或低溫加上賊風都可能會導致母豬返情。研究表明,在妊娠的初期至中期放置1頭公豬和提供良好的照明對於胚胎的存活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4.妊娠早期飼養的影響

養殖戶們普遍建議,在妊娠的前21~28天飼喂低水準的飼料,因為認為這可以取得最大化的胚胎存活率。但是,最近的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對於現今的瘦肉型和高產母豬,這種做法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窩產仔數和產仔率降低。青年母豬的採食量在2.4-2.6千克,成年母豬的採食量在2.6-2.8千克可能是最大限度提高產仔數最好的對策,

儘管對這種做法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評價。

5.斷奶到配種間隔的影響

選擇合適的斷奶時間,但不能過早斷奶,要遵從豬執業獸醫師建議:28日齡斷奶,仔豬5-7日齡教槽,防止仔豬因斷奶不適而出現拉稀的情況,仔豬斷奶早,母豬發情早,早配種,有利於多產仔。

早配種,有利於多產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