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散文:杭州,究竟是什麼將我勾留

杭州,究竟是什麼將我勾留

文筆:丁洪(筆名:柳泉)

聲明:此文由作者授權發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嚴禁抄襲,違者必究!

杭州,這是一個生活在歷史中的城市,因為她坐擁美麗的西子湖,所以歷來都成為文人墨客吟詠的佳話。從白居易時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到蘇東坡時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再到楊孟瑛時的“十二橋頭日半曛,酒壚花岸共氤氳”。她似一個柔情似水的美人惹得一簇簇文人學士為之魂牽夢縈。

她從唐詩的深邃中走向宋詞的靚美,繼而邁進明清小說的優雅。她在歷史的形跡中留下了一個個深淺不一的腳印,她在古今的畫冊上印下了一道道明暗交輝的唇痕,她更在世人的記憶中拓下一段段真偽難辨的傳承。

就是這樣一座令人嚮往的城市,就是如此一份使人癡戀的衝動,就是荏般惹人愛恨的情懷,令我毅然選擇了她作為求學聖地,我願意將我的一腔豪情溶解在他醉人的笑容裡。

曾經我是多麼嚮往投入她溫暖如春的懷抱,曾經我是多麼渴望穿行在她飄動的五彩裙帶之間,曾經我又是多麼熱切地期盼從此能與她長相廝守。可是,四年光陰似箭,匆匆之間我已不得不為了生計而選擇自己的將來了。似乎,隱隱之中,我內心深處還是充滿了不舍和留戀。像一隻離了巢的新燕,不知該飛向何處。

於是,我不禁自問:杭州究竟有什麼令我如此深深地留戀呢?

如果說是生活了四年的那段情愫,在這四年裡,我已然漸漸熟悉了杭州這片吐著圓潤氣泡的土地。可是,我在家鄉上虞更是生活了二十幾年,對那裡的一山一水同樣記憶猶新,可為什麼對於回到家鄉就業反而自覺有點懼怕呢?

如果說是濃郁的親情使情感的天平發生傾斜,因為我姐生活在杭州,不少親朋好友也生活在杭州。可是,老家還有生我、養我、育我的雙親呢?莫非他們日漸斑白的雙鬢,日益遲緩的腿骨無法喚起我回到他們身邊躬親侍養的決心嗎?

那麼難道是將來的人生規劃令我對這個人流如集的城市情有獨鍾嗎?可是這裡的天上一樣不會掉餡餅,這裡的地上一樣撿不到金子,

對於像我們這裡無法依靠外來勢力支持的人而言,你若想成功,一樣需要非人的毅力,一樣需要超前的眼光,一樣需要睿智的思維。想要成功,就必須積累更深厚的知識,溝通更廣闊的人脈,付出更慘澹的努力。

這裡一樣沒有關於我愛情的根,也沒有蓬發我親情的芽,一樣沒有只磚片瓦,一樣沒有賓士寶馬。可是這些又有多少人能擁有呢?而且這些難道就是自己畢生的追求嗎?

那麼,究竟是她的什麼令我可能的離別多了幾份留戀,又是什麼使我即將的歸去多了些許惆悵呢?我不禁反詰:究竟是她的什麼深深地誘惑著我的神經呢?

也許這裡有豐富的公共資源是我鍾情於她的重要原因吧!杭州的三維地圖令我足不出戶便覺身臨其境,這裡縱橫交錯的公交方便了日常出行。還有這裡的公共自行車資源,將我一直推崇的“資源分享”的理念很好地傳播著,此舉不僅節能減排,還能減少交通擁堵和路面事故,關鍵是還能讓現代忙碌的人兒五形之中得到鍛煉。還有這裡間斷排列的書店圖書館,讓我這個酷愛書香的人難以抗拒。公共資源的普及程度很直觀得反映了一座城市發展的進程以及這個城市中市民素質的高低。

也許這裡有我隱隱之中理想的種子,我要為心中那顆沉睡了多年的種子尋找一片適合它發芽開花的土壤。而只有像杭州這樣既有一定規模的城市化進程,又日漸注重休閒人居理念的城市才有可能讓我心中這顆純精神層面的種子茁壯成長。我想,機會往往出現在人多的地方,只有不斷觸碰和爆炸的過程中才能飛起機會的殘片。縱使與你爭撿殘片的人多了,但是總比沒有殘片可撿好吧!

但更關鍵的是這裡濃墨重彩的風景和柔波四射的風情。那千萬種美麗的設想全賴著西子湖的浮萍而蕩漾開去。我歷來不太贊成改造自然,我始終覺得天然的不帶過多修飾的美才能震懾靈魂,只有原汁原味的感覺才能引發思想的共鳴。從綠樹成蔭的楊公堤到放眼柔波萬頃的蘇堤,從一身凜然正氣的岳王廟到周遭幽雅書香的萬松院,再從揚奏紅色旋律的英雄革命紀念館到積澱歷史浩瀚資料的博物館……在這裡的每一個建築都有一段傳誦千古的佳話,每一寸土地都有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她是一個集自然、歷史、地裡、文化全方位於一身的古典型城市。

這裡的交通雖然同樣擁堵,但是基本上還是井然有序的,不管是上下班的早晚高峰期,還是節假日單雙號限行,不管是交警的執法力度,還是市民遵守交規的程度,都日復一日地在變好。所以說杭州這個城市只要有正確的口號,總會有人在默默之中履行和實踐著。

這裡雖然魚龍混雜,但是就千把萬流動人口這個巨大的基數而言,還是情有可原的。-總會有人迷失在歲月的虛無與外界的繁華的衝突中,然而當你可以隨處看到那些摯誠的微笑和友善的示好之時,你的內心想必也一樣會感到一種久違的溫暖,而生活的美妙就必需是這種點點滴滴的溫暖的累積。

這裡的生活雖然腳步沉重,但是內心多少還是有點光明的。在理想和現實赤裸裸的對抗中,也許你也明白自己或許什麼都不曾擁有,可是明明之中卻還是在繼續承諾著當初的決定¬。也許光明本身就不可能普照每一個人,當前身被照亮時,你的背面總是有塊陰影的。

我知道,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會留戀大都市,然而我知道我留戀的並非是大都市的繁華和喧囂。我只是希望更加真切地去認識、瞭解、體會當今這個真實的社會,而只有像杭州這樣人群聚集的城市才能感受到最真實最直白的社會表像。我希望記錄下在我眼中最真實的時代步伐,隨著最靈活的時代脈搏深深呼吸。

不知同樣離家在外,獨自拼搏的你孤身留在大都市又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呢?不知同樣選擇杭城抑或如她一樣令人難以割捨的大城市的你,又是被她的什麼給深深地吸引著呢?更不知道都市的生活究竟覆蓋著怎樣的一層真偽難辨的皮囊,既使人充滿希望又令人時常迷惘。

————寫於2010年5月

那麼,究竟是她的什麼令我可能的離別多了幾份留戀,又是什麼使我即將的歸去多了些許惆悵呢?我不禁反詰:究竟是她的什麼深深地誘惑著我的神經呢?

也許這裡有豐富的公共資源是我鍾情於她的重要原因吧!杭州的三維地圖令我足不出戶便覺身臨其境,這裡縱橫交錯的公交方便了日常出行。還有這裡的公共自行車資源,將我一直推崇的“資源分享”的理念很好地傳播著,此舉不僅節能減排,還能減少交通擁堵和路面事故,關鍵是還能讓現代忙碌的人兒五形之中得到鍛煉。還有這裡間斷排列的書店圖書館,讓我這個酷愛書香的人難以抗拒。公共資源的普及程度很直觀得反映了一座城市發展的進程以及這個城市中市民素質的高低。

也許這裡有我隱隱之中理想的種子,我要為心中那顆沉睡了多年的種子尋找一片適合它發芽開花的土壤。而只有像杭州這樣既有一定規模的城市化進程,又日漸注重休閒人居理念的城市才有可能讓我心中這顆純精神層面的種子茁壯成長。我想,機會往往出現在人多的地方,只有不斷觸碰和爆炸的過程中才能飛起機會的殘片。縱使與你爭撿殘片的人多了,但是總比沒有殘片可撿好吧!

但更關鍵的是這裡濃墨重彩的風景和柔波四射的風情。那千萬種美麗的設想全賴著西子湖的浮萍而蕩漾開去。我歷來不太贊成改造自然,我始終覺得天然的不帶過多修飾的美才能震懾靈魂,只有原汁原味的感覺才能引發思想的共鳴。從綠樹成蔭的楊公堤到放眼柔波萬頃的蘇堤,從一身凜然正氣的岳王廟到周遭幽雅書香的萬松院,再從揚奏紅色旋律的英雄革命紀念館到積澱歷史浩瀚資料的博物館……在這裡的每一個建築都有一段傳誦千古的佳話,每一寸土地都有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她是一個集自然、歷史、地裡、文化全方位於一身的古典型城市。

這裡的交通雖然同樣擁堵,但是基本上還是井然有序的,不管是上下班的早晚高峰期,還是節假日單雙號限行,不管是交警的執法力度,還是市民遵守交規的程度,都日復一日地在變好。所以說杭州這個城市只要有正確的口號,總會有人在默默之中履行和實踐著。

這裡雖然魚龍混雜,但是就千把萬流動人口這個巨大的基數而言,還是情有可原的。-總會有人迷失在歲月的虛無與外界的繁華的衝突中,然而當你可以隨處看到那些摯誠的微笑和友善的示好之時,你的內心想必也一樣會感到一種久違的溫暖,而生活的美妙就必需是這種點點滴滴的溫暖的累積。

這裡的生活雖然腳步沉重,但是內心多少還是有點光明的。在理想和現實赤裸裸的對抗中,也許你也明白自己或許什麼都不曾擁有,可是明明之中卻還是在繼續承諾著當初的決定¬。也許光明本身就不可能普照每一個人,當前身被照亮時,你的背面總是有塊陰影的。

我知道,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會留戀大都市,然而我知道我留戀的並非是大都市的繁華和喧囂。我只是希望更加真切地去認識、瞭解、體會當今這個真實的社會,而只有像杭州這樣人群聚集的城市才能感受到最真實最直白的社會表像。我希望記錄下在我眼中最真實的時代步伐,隨著最靈活的時代脈搏深深呼吸。

不知同樣離家在外,獨自拼搏的你孤身留在大都市又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呢?不知同樣選擇杭城抑或如她一樣令人難以割捨的大城市的你,又是被她的什麼給深深地吸引著呢?更不知道都市的生活究竟覆蓋著怎樣的一層真偽難辨的皮囊,既使人充滿希望又令人時常迷惘。

————寫於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