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媒稱日本將引進空對地導彈:用於奪取離島 攻擊海上艦船

日媒稱,多名消息人士5日透露稱,日本政府為了引進供航空自衛隊戰鬥機裝備的、可瞄準地面目標及海上艦船的遠端巡航導彈,計畫在2018年度預算案中計入調研費等相關經費,

正在進行最後階段的協調。有分析認為,日本政府意在通過把將來擁有巡航導彈的討論具體化,來制約朝鮮。

據共同社12月6日報導,有意見指出,若擁有巡航導彈,日本將具備在彈道導彈飛向日本前摧毀對方發射台等設施的“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圍繞與專守防衛立場的統一性或引發討論。

據相關人士透露,日本計畫引進的是美國開發的巡航導彈“JASSM-ER”,射程被認為在900公里以上。

從能力上來講,即使不靠近朝鮮,也可以從日本海上空攻擊導彈發射台等。防衛省消息人士稱,“最近的看法是引進導彈之時,射程較遠的更好。主要目標是海上的艦船”。

報導稱,安倍政府沿襲了1956年的政府統一見解,秉持為了自衛可以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的立場。不過,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答辯中稱“因為依靠美國,今後也不考慮改變日美間的職責分擔”。

報導稱,日本政府今年起就引進巡航導彈事項正式展開了討論。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2月6日報導,日本政府確定了首次引進可從空中攻擊遠距離地面目標的空對地導彈的方針。將在2018年度預算案中列入採購費。計畫搭載到日本航空自衛隊最先進的F-35隱形戰鬥機上,用於日本的離島防衛等。計畫引進的空對地導彈的射程約500公里,可從公海上攻擊朝鮮的導彈基地。日本希望借此增強自衛隊的攻擊力,

達到提升威懾力的效果。

報導稱,對於空對地導彈的用途,日本防衛省稱“完全是為了專守防衛”,舉例稱用於奪回被外國軍隊等佔領的離島等情況。不過,日本政府內部有意見指出,由於“可以攻擊朝鮮的彈道導彈發射基地”,可能會有質疑稱這與日本宣導的專守防衛相抵觸。

目前,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2戰鬥機可通過空投精確制導炸彈來實施對地攻擊,但“射程最多只有20~30公里”(航空自衛隊退役官員)。

為此,將新引進挪威大型軍工企業康斯伯格防禦與航空航太公司正在研發的空對地導彈“JSM”。該導彈的射程約500公里,攻擊範圍將大幅提升。

報導稱,日本政府計畫在年底匯總的2018年度預算案中,作為導彈採購費列入數十億日元。航空自衛隊引進的42架F-35將全部搭載該型導彈,最早2019年度起投入使用。

另外,還將討論引進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射程約1000公里的遠端巡航導彈“JASSM-ER”。

除F-35外,計畫對現役機型F-15進行改裝後搭載。2018年度預算中將計入關於機身改裝的調研費,力爭2023年度投入使用。

報導稱,上述兩種導彈均未列入日本政府2018年度預算的概算要求。由於已完成與廠商的談判,加上日趨緊張的朝鮮局勢,因此決定進行追加要求。

資料圖片:日本航空自衛隊準備引進的空對地導彈JSM。(《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2月6日)

資料圖片:日本航空自衛隊準備引進的空對地導彈JSM。(《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