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年間中國空軍唯一的先進空對地導彈只有Kh

1991年1月18日,兩架A-6E和一架A-7E攻擊機分別從“甘迺迪”號和“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上起飛並利用攜帶的AGM-84E“斯拉姆”空對地導彈向伊拉克的一個水電站發動攻擊。當時這款基於“魚叉”反艦導彈研製的遠端對地導彈甚至按照原計劃仍在研製之中,

但它卻因為“沙漠風暴”行動而提前投入實戰,而事實上這款防區外武器(“斯拉姆”即為Stand-off Land Attack Missile)的確發揮出了自己的威力。美軍後來在其基礎上還發展出了最大射程277.95km的AGM-84H型號。

而對於我人民空軍而言,在空對地導彈領域的起步卻非常之慢,我國的第一種實戰化空對地導彈KD-63於2000年才首次試靶成功,2004年進入空軍服役並在2005年中俄聯合軍演中使用,此時美軍的AGM-84H早已投入現役。而且KD-63在長7m、彈徑760mm、全重2t的情況下射程僅180km,基本上只能由轟-6H轟炸機攜帶,所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

我國可用的先進空對地導彈就只有隨同蘇-30一同引進的俄制Kh-59T空對地導彈。

受制於人當然不是最好的選擇,

空軍在很早就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於是從本世紀初開始就著手在國產鷹擊-83A反艦導彈的基礎上研製先進空對地導彈,而鷹擊-83A本就是一款具有優異末端突防能力的中遠端全天候多用途反艦導彈。新的導彈被命名為KD-88,這是一款採用採用小推力的渦噴發動機、X形彈翼及舵面配置的導彈,它不僅具有中段慣性+雙向資料鏈+末端電視多種制導方式,還採用了“一彈多頭”的設計。

更重要的是,KD-88在僅長5.613m、翼展1.22m、彈徑360mm、重670kg的資料下,射程卻達到180km以上,完全超越了俄制Kh-59T空對地導彈115km的射程。更重要的是,KD-88完全實現了國產化,

可以保證在戰時產量充足而不受制於人,我國的三代戰機和部分二代改進型戰鬥機都能掛載,目前已經公開搭載KD-88導彈的是我軍裝備的JH-7A型殲擊轟炸機,它已經頻頻在新聞和軍演中亮相,成為我空軍防區外打擊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