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很少有人知道,正宗的農家臘肉原來是這麼做出來的,真不容易!

在南方,過年的時候必須要做的一種過年美食就是臘肉。一般在過年前10天開始殺豬,準備年貨。臘肉看起來不起眼,但做起來程式複雜,耗時長,所以臘肉也比較珍貴,一般用來送客待客,

也是年邁的母親送給在外遊子準備的最好禮物。

臘肉怎麼來的

臘肉一般會在臘月開始做,中旬開始就會陸續準備。鄉下的豬一般都是吃玉米,蔬菜紅薯長大的,肉的口感清甜清香,沒有污染。宰豬一般都還要排隊,誰家要宰豬鄰居都會來幫忙,幾個壯漢捉好,屠夫宰好,要收拾乾淨,然後分割成大概2-3斤左右的豬肉塊。

分好後,主人家就開始籌備醃制了。先用花椒,鹽,少量白酒對每一塊豬肉進行揉搓按摩,然後均勻的鋪好,一層疊一層,放到陰涼處,中間需要翻動,大概2天,勤快的1天翻一次,醃制大概3-5天左右。

醃好的肉一塊一塊取出,一般屠夫都會在每塊肉的皮上面紮一個洞,取出的肉用繩子穿過洞打結,然後均勻地掛起來,風乾約1周的樣子,去除表面水分。

風乾好後就可以上炕入灶開始薰制了。熏臘肉的材料一般都是木屑,橘皮,甘蔗渣,

花生瓜子殼,松木,松針,油茶樹等。一般是用做飯後的火種做引子,加碎樹葉,木屑,木塊等,保持微微的火種就行,這樣熏出來的臘肉有松木的清香。如果是開放式的地炕,下面一般會燒水做飯,上方會掛臘肉。如果熏的時候用大火,臘肉滴油就會燃燒,引發安全隱患,所以一般無人的時候就只是用火種微醺,有人做飯的時候會用明火。但一般臘肉跟火都有一定的高度,會確保明白一般情況下燒不到。

從準備到薰制好一般需要1個月左右,熏好的臘肉顏色紅亮,香氣四溢,保管的好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到。

完全無添加,送人也是非常好的,想念奶奶做的臘肉。

臘肉怎麼吃

臘肉不吃的時候一般會放冰箱冷凍。吃的時候提前解凍,解凍好後要先用火燒,這樣可以去除豬皮上面的小絨毛,也可以消滅一些小細菌。燒過的臘肉格外的香,香到流口水!

燒好之後用熱水擦洗,把黑色的鍋灰跟一些灰塵洗掉,一般會洗好幾遍,直到水變清亮。

然後切成幾塊開水煮,煮軟,煮出多餘鹽分,大概焯水半小時(具體時間看肉的大小)

焯好水的臘肉,清水洗過後開是切片,一般炒冬筍,炒辣椒都非常好吃!

把黑色的鍋灰跟一些灰塵洗掉,一般會洗好幾遍,直到水變清亮。

然後切成幾塊開水煮,煮軟,煮出多餘鹽分,大概焯水半小時(具體時間看肉的大小)

焯好水的臘肉,清水洗過後開是切片,一般炒冬筍,炒辣椒都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