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小麥新品種你知道嗎?有綠色、黑色和紫色,種植前景廣闊

彩色保健小麥是普通小麥的升級換代產品,也是食品生產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這主要是因為彩色小麥富含對人體必須的多種微量元素,而且富含花青素類,這些營養成分都是小麥在生長過程中自然轉化而成的,更有利於人體的吸收,彩色小麥不但是在品質上營養保健,而且口感非常的勁道,爽滑,麥香味非常的濃,非常的好吃。這些都是普通小麥無法比擬的。例如:黑粒小麥。

在我國,黑粒小麥是對籽粒為藍、紫、紫黑、黑等顏色小麥的統稱。

黑小麥的營養品質顯著高於一般小麥,據日本旭川醫科大學最新研究結果,黑小麥以大量色素和食物纖維在人體內形成螯合物特定蛋白,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殘餘毒素,從而對糖尿病,高血脂,心腦血管病具有良好的防治功效,被日本人稱為“中國的黑貴妃”在日本美國市場正作為功能食品開發。黑小麥製成食品顏色接近蕎麥食品, 做成麵條有勁耐泡,口感好.餃子皮薄耐煮不破皮,深受人們喜愛,
展示出其巨大的發展前景,為各地發展高效農業,特色農業的首選品種。

那麼目前,國家選育並通過審定、推廣的黑粒小麥品種主要有以下:

1、"秦黑1號"

是1993年在陝西秦巴山區發現的野生紫粒小麥種子資源,經商州黑小麥課題組定向、系統培育而成特異質小麥新品種,屬半冬性,株高90釐米左右,穗長13~16釐米,麥粒為紫黑色,硬質,畝產300公斤左右。

據測定,該品種18種氨基酸總和高於普通優質小麥35.1%,谷氨酸含量高於普通優質小麥8倍。

秦黑1號”又被譽為“血麥”,其育種技術和配套栽培技術於2009年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並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註冊了商標,從而成為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一個高營養特異小麥新種質。

在此基礎上,何一哲教授又陸續選育成功秦黑2號、秦黑3號、秦黑4號、秦黑5號、小偃烏麥、植洛烏麥等系列彩粒小麥。

2、 漯珍一號

是漯河農科所多年定向選育出的性狀穩定的珍稀黑粒小麥新品種,1997年10月經河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備案。該品種弱春性,株高75釐米左右,莖稈粗壯,分蘖力強,多花多實,抗病抗倒,適應性廣,籽粒黑色,千粒重38顆左右,

產量400--500kg/667m2,高抗條銹病,葉銹病,中抗白粉病。經農業產品品質監督檢測中心(鄭州)測試:該品種蛋白質含量高17.1%,。氨基酸15.2%,比普通小麥高51.3%,常微量元素中鈣、鐵、鋅、硒、碘等含量豐富,其中鈣、鐵、磷的含量分別比普通小麥高132.3%,81.03%,33.6%特別是含有0.55ppm的碘元素是其他白粒小麥所不及。

栽培要點:按照基本苗13-15萬,重施磷鉀肥,黃淮地區宜10月中,下旬播種,後期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和葉面噴施活性液體肥料1-2遍,提高籽粒的商品性。

3、綠優1號(綠粒小麥)

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航太育種中心空間作物研究室採用遠緣雜交,對雜種幼胚進行離體培養,經過多年連續定向選育而成的保健型小麥新品種,2006年引入景泰縣試種。

綠優1號屬春性中早熟品種。該品種根系發達,生長健壯,幼苗直立,綠色,生長中期莖葉深綠色,葉片狹長,夾角小,表皮蠟質層較厚,群體光合利用率高。平均株高64 cm,株型緊湊,莖稈粗硬,節間短,有效分蘖1~2個;穗紡錘型,芒短,小穗排列緊密;穗長6~8 cm,結實小穗17~19個,穗粒數45~55粒,千粒重40~45 g,容重760~820g/L;籽粒綠色,細長,角質,多花多實;抗倒伏,耐寒,耐熱,耐濕性強,喜水耐肥;高抗白粉病,中抗條鏽、葉鏽。該品種對光反應不敏感,適應性強,抗逆性好,在景泰灌區3月下旬播種,7月下旬成熟,生育期102 d,較對照品種永良4號晚熟4d,落黃好,熟相佳。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質檢測中心檢測,蛋白質含量19.3%,濕麵筋含量38.5%,沉降值53mL,粉質儀吸水率60%,麵團形成時間8 m in,穩定時間14 m in。17種氨基酸平均含量為1.15%。

4、河東烏麥526黑子粒小麥

河東烏麥526是山西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小麥雜優組1989年通過遠緣雜交育成。是一種高蛋白、低熱能富含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天然黑色食品新資源。它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各種氨基酸配比合理,特別是富含礦物質、尤其是高硒、高碘是理想的功能性及保健性食品新資源。它適口性好,適合各種人群,尤其上適合兒童、老年人的食療、食補等功能食品,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特徵特性:屬半冬性中熟品種,該品系分蘖力強,單株分蘖8.8個,成穗率高,根系發達,葉片深綠色,箭葉、倒二葉半閉合,抽穗前上舉,抽穗後正垂,株高90—100cm,株型緊湊,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籽粒黑色、硬質、畝穗數34萬,穗粒數36.8粒,千粒重40g左右。經測定分析:該品系蛋白質含量16.1%,17種氨基酸含量0.994%,硒碘含量分別達0. 2ug/g 和2.38ug/g 比白粒小麥分別高112.8%和78.3%。

1998年4月通過了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

5、高原115(紫黑色春小麥新品種)

高原115(原代號96-115)是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於1992年以(太谷核不育系×91-233)F1為母本,{加拿大11號×[繁6×(R211×苦瓜)F4]F5}F5紫黑色小麥為父本進行雜交,採用系譜法選育而成的春小麥品種.2001年12月通過青海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

屬春性、中熟品種,播種至成熟135±13d,出苗至成熟121±8d,其中出苗至抽穗66±6d,抽穗至成熟55±4d。幼苗半直立,芽鞘紫色,苗色深綠,葉耳淺綠色,旗葉長34.90±1.50cm,寬1.70±0.24cm,葉相中間型,葉色深綠。

6 黑小麥1號

屬半冬性高產優質抗逆小麥珍稀品種,株高71釐米,穗長方形,穗長8釐米,多花多實,穗粒數48個,千粒重36克,畝穗數 43萬。開花前植株顏色與普通小麥差別不大,灌漿末期籽粒顏色逐漸變紫黑,鮮亮喜人,主要特點如下:

6.1高產:產量達到一般高產小麥品種水準。1998年畝產407 公斤,1999年畝產437公斤,產量潛力水準可達500公斤。

6.2抗倒:根系發達,秸稈粗壯抗倒,最高次生根每株40條。 1999年5月24日石家莊小麥遭暴風雨襲擊後,大多數小麥倒伏嚴重,“黑小麥1號”依然秀麗挺拔,抗倒能力突出。

6.3抗病:98-99兩年小麥病害都比較嚴重,黑小麥1號表現抗根腐病,紋枯病白粉病等病害。

6.4 栽培技術

“黑小麥1號”屬半冬性,冬性較弱,播期宜晚不宜早,定州,石家莊,邯鄲等地引種都獲得了成功經驗。石家莊一帶10月12-25日播種,畝播量8-10公斤。中熟品種,成熟期6月13-15日左右,其餘栽培技術和一般小麥相同。

7、亞洲1號黑小麥

系由中國農科院航太育種中心農業專家經多年努力,用藍粒小麥,四倍體紫粒小麥進行複合運緣雜交,對雜種幼胚進行離體培養,再經過連續定向選擇,培育成的最新珍稀黑小麥新品種。

亞洲1號黑小麥為春播品種,株高 80釐米,株型緊湊,分蘖力強,根系發達,生長中期莖葉深紅色,穗長6~8釐米,紡錘型,無芒,穗粒數40—48粒,千粒重35—40,畝產一般550千克,抗倒伏、耐寒,耐濕性強,高抗條鏽、葉鏽、白粉病,對光照反映不敏感,適應性強,抗逆性好,無論南方、北方,不論在水澆地還是旱地,均能很好生長。該品種北方春播生育期90天,畝用種量 7.50千克。

亞洲1號黑小麥蛋白質含量極高,達20.50%,與白小麥對照,高 58.90%。17種氨基酸的含量平均為1.146,比對照品種高43.25%;微量元素鈣,磷、硒的含量分別比對照品種高300%、70%、300%;此外,富含鐵,鋅、鉀、碘、鍺等多種微量元素。

8、山農紫麥1號

是山東農業大學孫蘭珍教授通過分子育種技術將同科不同屬的紅高梁總DNA由花粉管通道直接導入普通小麥濟核916品系獲得的粒色變異,經多代定向培育而成。2006年參加山東省小麥高肥組預備試驗,2007年和2008年連續兩年進行區域試驗,2009年進行了生產試驗。2010年9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是山東省第1個正式審定的黑小麥品種。

特性特徵該品種為半冬性品種,幼苗半匍匐,株形較緊湊,株高85釐米左右,穗近似長方形,千粒重38~4O克,子粒飽滿、硬質。高抗條銹病、葉銹病,輕感白粉病。中熟偏早。產量表現2007年和2008年兩年的山東省小麥高肥組區域試驗,該品種667平方米(1畝) 產量分別為505.82千克和5l0.4千克。2009年的山東省小麥高肥組生產試驗,1 1 個點平均667平方米產量509.15千克。

重要特色。該品種的種皮中聚積大量天然色素,且以花青素為主,而在普通白粒小麥的子粒中則沒有花青素的存在。花青素是一類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屬類黃酮化合物。作為一種天然食用色素,不僅無毒、無誘變作用,而且具有抗氧化、保護血管、抗壞血酸,預防癌症等多種保健功能,可直接用於食品、醫藥、美容等行業。2.具有豐富的礦質營養元素是黑小麥最大的優勢。據國家農業部穀物及製品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2010 年8月檢測,山農紫麥1號含有的對人體有益的硒、鈣、鋅、銅、磷、鐵、鎂等多種礦質元素,其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於普通白粒小麥。

9、紫晶一號(黑小麥)

山東省菏澤市綠源農林牧特產研究所,採用常規育種、染色體工程與分子標記相結合,通過基因移置,一舉育成高營養食藥兼用型硬質黑小麥"紫晶一號"。

經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檢測,"紫晶一號"黑小麥不僅粗蛋白、麵筋、賴氨酸總含量及品質指標明顯高於普通小麥8-10個百分點,谷氨酸、鐵、鈣、鉬、鈷、鉀、磷均超出普通小麥10-20個百分點,且抗癌、抑癌物質硒和鋅的含量也豐富。

"紫晶一號"麥粒長條形,近似黑米,質硬出粉率高。其主要特點是根系發達、稈短粗壯、株型緊湊、抗倒伏、抗旱耐寒、耐瘠薄,後期耐濕,抗幹熱風,高抗葉銹病,根腐和赤黴病,適合全國各麥區種植。一般畝產400-500公斤,畝用種5-10公斤,種管技術與普通小麥一樣。

10、冀 紫439

“冀紫439”小麥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小麥資源室,培育的富含三價有機鉻微量元素的黑小麥新品種。

“冀紫439”屬晚熟冬小麥品種。幼苗半匍匐,葉片綠色,抗寒性中等,分蘖力一般,全生育期245—255天。成穗率較高,每畝成穗38萬個左右。穗長方型,整齊度好,長芒,紫殼,籽粒深紫色。穗粒數45個左右,千粒重35克左右。

“冀紫439”株高70釐米左右,抗倒伏能力強,高抗葉銹病,中抗白粉病、赤黴病。平均每畝產量為400-500千克。

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為元素,在肌體的糖代謝和脂代謝中發揮特殊作用。三價有機鉻具有啟動胰島素和控制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人食品的最佳選擇。該品種的突出特點是富含微量元素,三價有機鉻含量為1.916 mg/kg,鎂含量為1424.0 mg/kg,硒含量為81.0~203.95μg/kg;並且蛋白質含量較高,為16.23%~16.76%。在冀中南優質組區域試驗中,平均產量為6855.9 kg/hm2。2009年通過河北省審定委員會審定。

2004年3月經國家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冀紫439”容重765克/升,出粉率69.6%,濕麵筋含量為38.8%,沉澱值40-46.4毫升,吸水率62%,麵團形成時間4.2分鐘,穩定時間10-12分鐘。

“冀紫439”,適宜在河北中南部、山東省及黃淮麥區北片髙肥水地塊種植。栽培“冀紫439”時,要掌握好播種時間,適當深耕,每畝施農家肥2500—3000千克,施複合肥35—45千克;一般每畝播種10千克左右,留苗15萬株左右。來年春季在小麥起身至拔節期澆返青水1次,另外,在灌漿中後期還要噴施1次葉麵肥。

提高籽粒的商品性。

3、綠優1號(綠粒小麥)

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航太育種中心空間作物研究室採用遠緣雜交,對雜種幼胚進行離體培養,經過多年連續定向選育而成的保健型小麥新品種,2006年引入景泰縣試種。

綠優1號屬春性中早熟品種。該品種根系發達,生長健壯,幼苗直立,綠色,生長中期莖葉深綠色,葉片狹長,夾角小,表皮蠟質層較厚,群體光合利用率高。平均株高64 cm,株型緊湊,莖稈粗硬,節間短,有效分蘖1~2個;穗紡錘型,芒短,小穗排列緊密;穗長6~8 cm,結實小穗17~19個,穗粒數45~55粒,千粒重40~45 g,容重760~820g/L;籽粒綠色,細長,角質,多花多實;抗倒伏,耐寒,耐熱,耐濕性強,喜水耐肥;高抗白粉病,中抗條鏽、葉鏽。該品種對光反應不敏感,適應性強,抗逆性好,在景泰灌區3月下旬播種,7月下旬成熟,生育期102 d,較對照品種永良4號晚熟4d,落黃好,熟相佳。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質檢測中心檢測,蛋白質含量19.3%,濕麵筋含量38.5%,沉降值53mL,粉質儀吸水率60%,麵團形成時間8 m in,穩定時間14 m in。17種氨基酸平均含量為1.15%。

4、河東烏麥526黑子粒小麥

河東烏麥526是山西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小麥雜優組1989年通過遠緣雜交育成。是一種高蛋白、低熱能富含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天然黑色食品新資源。它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各種氨基酸配比合理,特別是富含礦物質、尤其是高硒、高碘是理想的功能性及保健性食品新資源。它適口性好,適合各種人群,尤其上適合兒童、老年人的食療、食補等功能食品,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特徵特性:屬半冬性中熟品種,該品系分蘖力強,單株分蘖8.8個,成穗率高,根系發達,葉片深綠色,箭葉、倒二葉半閉合,抽穗前上舉,抽穗後正垂,株高90—100cm,株型緊湊,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籽粒黑色、硬質、畝穗數34萬,穗粒數36.8粒,千粒重40g左右。經測定分析:該品系蛋白質含量16.1%,17種氨基酸含量0.994%,硒碘含量分別達0. 2ug/g 和2.38ug/g 比白粒小麥分別高112.8%和78.3%。

1998年4月通過了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

5、高原115(紫黑色春小麥新品種)

高原115(原代號96-115)是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於1992年以(太谷核不育系×91-233)F1為母本,{加拿大11號×[繁6×(R211×苦瓜)F4]F5}F5紫黑色小麥為父本進行雜交,採用系譜法選育而成的春小麥品種.2001年12月通過青海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

屬春性、中熟品種,播種至成熟135±13d,出苗至成熟121±8d,其中出苗至抽穗66±6d,抽穗至成熟55±4d。幼苗半直立,芽鞘紫色,苗色深綠,葉耳淺綠色,旗葉長34.90±1.50cm,寬1.70±0.24cm,葉相中間型,葉色深綠。

6 黑小麥1號

屬半冬性高產優質抗逆小麥珍稀品種,株高71釐米,穗長方形,穗長8釐米,多花多實,穗粒數48個,千粒重36克,畝穗數 43萬。開花前植株顏色與普通小麥差別不大,灌漿末期籽粒顏色逐漸變紫黑,鮮亮喜人,主要特點如下:

6.1高產:產量達到一般高產小麥品種水準。1998年畝產407 公斤,1999年畝產437公斤,產量潛力水準可達500公斤。

6.2抗倒:根系發達,秸稈粗壯抗倒,最高次生根每株40條。 1999年5月24日石家莊小麥遭暴風雨襲擊後,大多數小麥倒伏嚴重,“黑小麥1號”依然秀麗挺拔,抗倒能力突出。

6.3抗病:98-99兩年小麥病害都比較嚴重,黑小麥1號表現抗根腐病,紋枯病白粉病等病害。

6.4 栽培技術

“黑小麥1號”屬半冬性,冬性較弱,播期宜晚不宜早,定州,石家莊,邯鄲等地引種都獲得了成功經驗。石家莊一帶10月12-25日播種,畝播量8-10公斤。中熟品種,成熟期6月13-15日左右,其餘栽培技術和一般小麥相同。

7、亞洲1號黑小麥

系由中國農科院航太育種中心農業專家經多年努力,用藍粒小麥,四倍體紫粒小麥進行複合運緣雜交,對雜種幼胚進行離體培養,再經過連續定向選擇,培育成的最新珍稀黑小麥新品種。

亞洲1號黑小麥為春播品種,株高 80釐米,株型緊湊,分蘖力強,根系發達,生長中期莖葉深紅色,穗長6~8釐米,紡錘型,無芒,穗粒數40—48粒,千粒重35—40,畝產一般550千克,抗倒伏、耐寒,耐濕性強,高抗條鏽、葉鏽、白粉病,對光照反映不敏感,適應性強,抗逆性好,無論南方、北方,不論在水澆地還是旱地,均能很好生長。該品種北方春播生育期90天,畝用種量 7.50千克。

亞洲1號黑小麥蛋白質含量極高,達20.50%,與白小麥對照,高 58.90%。17種氨基酸的含量平均為1.146,比對照品種高43.25%;微量元素鈣,磷、硒的含量分別比對照品種高300%、70%、300%;此外,富含鐵,鋅、鉀、碘、鍺等多種微量元素。

8、山農紫麥1號

是山東農業大學孫蘭珍教授通過分子育種技術將同科不同屬的紅高梁總DNA由花粉管通道直接導入普通小麥濟核916品系獲得的粒色變異,經多代定向培育而成。2006年參加山東省小麥高肥組預備試驗,2007年和2008年連續兩年進行區域試驗,2009年進行了生產試驗。2010年9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是山東省第1個正式審定的黑小麥品種。

特性特徵該品種為半冬性品種,幼苗半匍匐,株形較緊湊,株高85釐米左右,穗近似長方形,千粒重38~4O克,子粒飽滿、硬質。高抗條銹病、葉銹病,輕感白粉病。中熟偏早。產量表現2007年和2008年兩年的山東省小麥高肥組區域試驗,該品種667平方米(1畝) 產量分別為505.82千克和5l0.4千克。2009年的山東省小麥高肥組生產試驗,1 1 個點平均667平方米產量509.15千克。

重要特色。該品種的種皮中聚積大量天然色素,且以花青素為主,而在普通白粒小麥的子粒中則沒有花青素的存在。花青素是一類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屬類黃酮化合物。作為一種天然食用色素,不僅無毒、無誘變作用,而且具有抗氧化、保護血管、抗壞血酸,預防癌症等多種保健功能,可直接用於食品、醫藥、美容等行業。2.具有豐富的礦質營養元素是黑小麥最大的優勢。據國家農業部穀物及製品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2010 年8月檢測,山農紫麥1號含有的對人體有益的硒、鈣、鋅、銅、磷、鐵、鎂等多種礦質元素,其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於普通白粒小麥。

9、紫晶一號(黑小麥)

山東省菏澤市綠源農林牧特產研究所,採用常規育種、染色體工程與分子標記相結合,通過基因移置,一舉育成高營養食藥兼用型硬質黑小麥"紫晶一號"。

經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檢測,"紫晶一號"黑小麥不僅粗蛋白、麵筋、賴氨酸總含量及品質指標明顯高於普通小麥8-10個百分點,谷氨酸、鐵、鈣、鉬、鈷、鉀、磷均超出普通小麥10-20個百分點,且抗癌、抑癌物質硒和鋅的含量也豐富。

"紫晶一號"麥粒長條形,近似黑米,質硬出粉率高。其主要特點是根系發達、稈短粗壯、株型緊湊、抗倒伏、抗旱耐寒、耐瘠薄,後期耐濕,抗幹熱風,高抗葉銹病,根腐和赤黴病,適合全國各麥區種植。一般畝產400-500公斤,畝用種5-10公斤,種管技術與普通小麥一樣。

10、冀 紫439

“冀紫439”小麥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小麥資源室,培育的富含三價有機鉻微量元素的黑小麥新品種。

“冀紫439”屬晚熟冬小麥品種。幼苗半匍匐,葉片綠色,抗寒性中等,分蘖力一般,全生育期245—255天。成穗率較高,每畝成穗38萬個左右。穗長方型,整齊度好,長芒,紫殼,籽粒深紫色。穗粒數45個左右,千粒重35克左右。

“冀紫439”株高70釐米左右,抗倒伏能力強,高抗葉銹病,中抗白粉病、赤黴病。平均每畝產量為400-500千克。

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為元素,在肌體的糖代謝和脂代謝中發揮特殊作用。三價有機鉻具有啟動胰島素和控制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人食品的最佳選擇。該品種的突出特點是富含微量元素,三價有機鉻含量為1.916 mg/kg,鎂含量為1424.0 mg/kg,硒含量為81.0~203.95μg/kg;並且蛋白質含量較高,為16.23%~16.76%。在冀中南優質組區域試驗中,平均產量為6855.9 kg/hm2。2009年通過河北省審定委員會審定。

2004年3月經國家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冀紫439”容重765克/升,出粉率69.6%,濕麵筋含量為38.8%,沉澱值40-46.4毫升,吸水率62%,麵團形成時間4.2分鐘,穩定時間10-12分鐘。

“冀紫439”,適宜在河北中南部、山東省及黃淮麥區北片髙肥水地塊種植。栽培“冀紫439”時,要掌握好播種時間,適當深耕,每畝施農家肥2500—3000千克,施複合肥35—45千克;一般每畝播種10千克左右,留苗15萬株左右。來年春季在小麥起身至拔節期澆返青水1次,另外,在灌漿中後期還要噴施1次葉麵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