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百姓故事」小巷裡的祖孫三代釀酒人

作者 花姐

俗話說“好酒不怕巷子深”,在江夏區安山街雷家敦巷子深處,就藏著這麼一家並不起眼的釀酒作坊,作坊裡的一家祖孫三代釀酒人,釀出的純糧酒卻享譽整個江夏,

很多省市內外的朋友也慕名驅車而來,滿載而歸。

沿著安山街道來到雷家墩巷口,迎面一股酒香撲鼻撲來,循著酒香,前行200米,

便來到了“安山街牛仔純糧酒廠”。這是一個兩層樓的普通居民房,進門後穿過堂屋,來到後院的釀酒作坊,看到一個20來歲的年輕小夥和一個40來歲的中年男子正把地上堆成小山的稻穀和高粱拌勻,他倆掄起鐵鍬光著膀子幹的很帶勁兒,大冷天的滿頭大汗,這就是22歲的柯進和42歲的叔叔、小名“牛仔”的柯聖文。一旁的老者正忙著將蒸好的糧食入缸,他便是柯進的爺爺,柯聖文的父親柯希財。

今年78歲的柯希財一輩子隻做一件事,就是釀酒。他從小就跟著老父親傳承著祖上傳統的古法釀酒,精選優質的稻穀和高粱為原料,家釀純穀酒以口感清冽,醇厚綿長聞名鄉里。他是一個勤奮踏實執著的釀酒人,對於酒有著近乎執拗的匠人堅守,堅決杜絕添加和勾兌,只做良心酒,賺良心錢。他的這份操守也傳給了兒子柯聖文,柯聖文雖然也從小幫著父親做酒,

但成年後外出打工和做其他小生意。直到10年前哥哥車禍去世,他毅然決定回到家鄉陪伴老父親,幫父親一起把摯愛的釀酒事業做大。隨後不久侄兒柯進也加入了進來,年輕人腦子靈活,他改變了由原來等顧客上門買酒的傳統坐莊行銷模式,利用互聯網+的行銷新模式,主動出擊,在微信朋友圈裡推廣銷售自家的純糧原漿酒,並利用快遞的便捷,將酒遠銷省內外各大城市。
原來是不論什麼顧客來買酒,都是用塑膠壺裝酒,現在不同了,他根據市場的變化,不同顧客的不同需求,為顧客量身打造出了一系列的訂制陶瓷酒罈,從低調到高端,特色包裝,古色古香,讓人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感覺。也接受私人訂制,如婚喜壽宴上可定制專用酒。這樣一來,酒的銷量很快從原來一年幾千斤上漲到近2萬斤。爺孫三人幹勁更足了,一年四季無論寒暑,三人淩晨三四點就起床,起早貪黑做酒。選取上等的稻穀和優質的高粱做原料,通過浸泡,清蒸,下烹,拌曲,上缸,發酵,蒸餾等一系列傳統工藝,釀造出柯記純糧原漿老燒酒。

一壺純糧原漿酒,離不開祖孫三代釀酒人的心血和匠心的堅守。如今,柯記純糧酒銷路一路看好,爺孫三人合計著將二層住房好好改造改造,建一間標準化的小型釀酒廠,實現爺爺一輩子的酒廠夢。

編輯:但詩晴

三人淩晨三四點就起床,起早貪黑做酒。選取上等的稻穀和優質的高粱做原料,通過浸泡,清蒸,下烹,拌曲,上缸,發酵,蒸餾等一系列傳統工藝,釀造出柯記純糧原漿老燒酒。

一壺純糧原漿酒,離不開祖孫三代釀酒人的心血和匠心的堅守。如今,柯記純糧酒銷路一路看好,爺孫三人合計著將二層住房好好改造改造,建一間標準化的小型釀酒廠,實現爺爺一輩子的酒廠夢。

編輯:但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