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稱中國殲15戰機技術源於伊朗F

隨著國產第一艘航母即將下水服役之際,航母艦載機更是讓不少軍迷議論紛紛。作為航母戰鬥群最核心的武器,艦載機承擔著整個航母戰鬥群的防禦和進攻任務, 因此研製一款優秀的艦載戰鬥機是必不可少的。

而目前為國產航母準備的艦載戰鬥機可不少,除了殲-15艦載機以外,殲-31和殲-20版隱形艦載機已經成為了軍迷眼中未來中國核動力航母的主力艦載機。當英國還在為艦載機的問題發愁時,中國發愁的卻是不知道選擇哪一款隱形艦載機。

中國航母技術的突飛猛進讓不少國家都為之側目,但是有些國家卻並不認同中國在航母技術上取得的成就。據美國《國家利益》報導稱,中國在艦載機領域取得如此大的突破原因是抄襲了美國的F-14艦載機的技術,殲-15艦載機上有不少的技術是來源於F-14,無論是尾勾還是起落架都是學習的美國技術。當然不可能是通過美國海軍航空兵裝備的F-14學習的,

而是通過了除了美國以外世界上第二個裝備F-14戰機的國家——伊朗。

當時格魯曼公司瀕臨破產,為了能獲得伊朗的戰機採購大單,格魯曼公司在飛行展示中“使詐”讓F-14戰機的表演的時候機動性能超越了F-15,最終獲得了伊朗的親睞,一口氣就訂購了80架和數百枚配備的“不死鳥”遠端空對空導彈。

美國向伊朗交付的F-14戰機並非猴版,戰機性能與美國海軍同樣標準。在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後,美國交付了79架F-14,最後一架因為禁運而沒有交付。伊朗考慮到戰機的維護和使用情況,曾經計畫將其出售給加拿大,但是最後因為種種原因而告吹。最後只能裝備伊朗空軍。美國認為中國在研製殲-15的時候抄襲了F-14的技術,才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研製成功的。

顯然美國又強行將中國航母技術上的成功歸結到自己頭上。眾所周知,中國殲-15艦載機的技術是來源於烏克蘭蘇-33的原型機T-10-K3。在引進蘇-33的技術之後,中國在殲-11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殲-15安裝了國產的航電系統和動力系統,同時機身也大量採用了複合材料和其他材料,

戰機整體結構得到強化但重量卻得到了減少。如果說艦載機技術來來源於烏克蘭,那麼航母自身的技術可全是中國獨立研發出來的,攔阻索、電磁彈射器、助降燈和核動力反應堆等技術均由中國工程師獨立完成設計。

中國海軍專家馬偉明少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研製的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和電磁彈射器技術已經處於世界先進水準,其中綜合電力系統更是領先美國10年的水準。目前美軍福特級航母和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安裝的綜合電力系統仍然使用的交流電,而中國海軍水面艦艇未來使用的將會是更先進的中壓直流輸電網絡。即使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使用常規動力,也可以在艦上安裝電磁彈射器和其他高能武器,這一點是美軍也沒能做到的,馬院士的話無疑是對美國“中國抄襲美軍航母技術”的謠言打臉。

中國海軍專家馬偉明少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研製的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和電磁彈射器技術已經處於世界先進水準,其中綜合電力系統更是領先美國10年的水準。目前美軍福特級航母和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安裝的綜合電力系統仍然使用的交流電,而中國海軍水面艦艇未來使用的將會是更先進的中壓直流輸電網絡。即使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使用常規動力,也可以在艦上安裝電磁彈射器和其他高能武器,這一點是美軍也沒能做到的,馬院士的話無疑是對美國“中國抄襲美軍航母技術”的謠言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