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打破焦慮:年輕人都該擁有的財富安全感,做好這幾步就可以了

以前,中年是指年齡。如今,中年是指狀態。

張愛玲曾感慨:“女人到三十歲時,心裡都會咯噔一下。”現在別說30歲,也不論男女,多少鮮嫩欲滴的花骨朵兒都半真半假地以阿姨大叔自居了。

兜兜轉轉,話題最終指向同個方向:沒安全感。我抓了身邊幾位同齡朋友問了3個問題:

1、你當前有安全感嗎?

2、若有,哪些事情最讓你有安全感?

3、若沒有,主要因為什麼?

很好,全員焦慮,全員頭頂亮紅燈。

原因五花八門,除了“永遠缺錢,永遠熱淚盈眶”,還有中年獨居、健康亮紅燈、學區房、孩子教育、擔心孤苦終老、拿著現金不敢投資、星座天生缺乏安全感(-_-)…

俗塵中打滾,我們依然無法理直氣壯地高呼:“內心安寧才是永恆港灣! ”

對對對,內心安寧很重要,但日子太平是前置條件啊。

有諮詢公司調查表明:

家庭成員的矛盾或爭吵原因,70%與金錢有關;申請離婚的夫妻有一半以上把金錢列為婚姻的主要問題。

凡人你我,每天過得雞飛狗跳怕也平靜不下來吧?

行至人生半程,收入增量的速度通常變緩,若再沒一定帳戶存量,舉手投足將更加捉襟見肘。萬一遇到現金流斷裂,畫面只能用“淒淒慘慘戚戚”形容了。那麼,攢多少錢才有安全感?

大部分受訪(中年)群眾表示,可投資產100-150萬,外加名下有房(哪怕麻雀小戶)。映射到現實內外,似乎均成立。

今年的熱劇《歡樂頌2》,最令人又愛又恨的莫過於樊勝美。30歲、剩女、無存款、渴望物質生活…全身打滿似曾相識的標籤。

慌張於年老色衰,卻一心只想釣金龜婿;慌張于工資單,卻成了辦公室“油子”;慌張於爛攤子層出不窮的家人們,卻成為人肉提款機;慌張于在大城市買房立足,卻人至中年毫無積蓄,只好繼續尋找可保證她下半生衣食無憂的金龜婿。

好吧,掙不脫的惡性循環。

好在她後來決心認真對待職場、努力掙錢,外加安迪她們送上的神助攻,重新將命運的方向盤握在手中。

存下錢的同時,收入源儘量充沛,安全感才會日趨堅實。

另外,不少工作5-15年的人,手頭有一定積蓄(比如20-50萬),也有一定理財經驗,此時若將資金的效能最大化,財富裂變的速度將大跨步飛躍。

簡單舉例。小明30歲時,擁有30萬,假設理財收益率10%。

31歲時:33萬;32歲時:36.3萬;33歲時:39.93萬;34歲時:43.92萬;35歲時:48.31萬。

以上僅為存量所得,過程中總有收入吧?攢出五六十萬並不算難事。

當然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你還不能生病、家人安康、沒有意外大額支出,10%的收益率雖不算遙不可及,也需花些心思。

畢竟黑天鵝一旦出現,會讓多米諾骨牌直接崩塌。

然而,事有兩面。經歷結婚生子、買車買房等一系列人生大事,資產配置、數位以及結構可能發生明顯變化,沒准能當作跳板呢?

咳咳,危機或轉機,一線之隔。

至於收入結構,我挺贊同吳曉波說的:

如果一個家庭的財產性收入與職務性收入各占一半之時,財務自由的曙光便可能出現了,而當前者占到絕大比例之後,你就會擺脫對職業的依賴,越來越自信,開始考慮如何過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

越往後半程走,靠薪資搭起的財富安全感越搖搖欲墜。存款決定站得多高,收入定義走得多遠。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職務性收入的天花板到了某個時間點就容易觸碰,而財產性收入的潛力更大,更容易開出驚喜的花。

那,有沒有“開花”的方法?也是有的。

1、開源節流就不用多說了。對三十來歲的人而言,不少消費是剛性支出,強行壓縮不太現實。重點應放在開源,多從已擁有的資源輻射,人無你有、人有你優,就是機會。

2、增加良性負債。什麼叫良性負債?產生收益>支付利率,兩者差額即為可得收入。產生收益<支付利率,這就叫…虧。

3、理財投資的學習,是值得投入的硬技能。相對“黑天鵝”,有個詞叫“灰犀牛”,比喻帶來影響大、有預兆、但沒引起重視的的大概率危機。

不明白深層的規律,流於表面的執行和跟風,做的越多,隱患越多。到頭來的結局,恐怕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沒准能當作跳板呢?

咳咳,危機或轉機,一線之隔。

至於收入結構,我挺贊同吳曉波說的:

如果一個家庭的財產性收入與職務性收入各占一半之時,財務自由的曙光便可能出現了,而當前者占到絕大比例之後,你就會擺脫對職業的依賴,越來越自信,開始考慮如何過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

越往後半程走,靠薪資搭起的財富安全感越搖搖欲墜。存款決定站得多高,收入定義走得多遠。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職務性收入的天花板到了某個時間點就容易觸碰,而財產性收入的潛力更大,更容易開出驚喜的花。

那,有沒有“開花”的方法?也是有的。

1、開源節流就不用多說了。對三十來歲的人而言,不少消費是剛性支出,強行壓縮不太現實。重點應放在開源,多從已擁有的資源輻射,人無你有、人有你優,就是機會。

2、增加良性負債。什麼叫良性負債?產生收益>支付利率,兩者差額即為可得收入。產生收益<支付利率,這就叫…虧。

3、理財投資的學習,是值得投入的硬技能。相對“黑天鵝”,有個詞叫“灰犀牛”,比喻帶來影響大、有預兆、但沒引起重視的的大概率危機。

不明白深層的規律,流於表面的執行和跟風,做的越多,隱患越多。到頭來的結局,恐怕會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