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百姓回應諸葛亮北伐,諸葛亮卻劫掠百姓,唐庚批評諸葛亮不仁義

《後主春秋》第49期/王福星原創,嚴禁轉載

漢孝懷帝建興六年,諸葛亮派出的嘴炮青年馬謖失了街亭,諸葛亮被迫撤回漢中。諸葛亮在撤回漢中的時候,幹了件驅略百姓的事情。此事見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原文是“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

諸葛亮,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這件事情,三國時期的郭沖也有記載曰:“亮出祁山,隴西、南安二郡應時降,圍天水,拔冀城,虜薑維,驅略士女數千人還蜀。”(此事典出《裴松之注三國志.諸葛亮傳第五。

》)

薑維,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諸葛亮劫掠百姓士女的事情,遭到了宋朝文人唐庚的批評。唐庚,字子西,蘇東坡的超級粉絲,詩文處處模仿蘇東坡,想當蘇東坡的弟子,但是蘇東坡沒有收他。唐庚雖然沒能成為蘇東坡的弟子,但是他的文章也非常好。

《宋史.文苑志》裡有他的一篇列傳,就足以證明他在宋朝文壇的地位。

唐庚寫了《三國雜事》,他在《三國雜事》裡把諸葛亮劫掠百姓的事情痛批了一頓。唐庚從三個方面痛批諸葛亮,筆者今天就給大家解讀一下唐庚的那篇文章。

蘇東坡,圖片來自網路,

感謝原作者

唐庚首先說:“漢全盛時,日月所照,橫日之民,皆漢赤子。後來漢朝國運衰微,沒有能力保護子民。是漢朝對不起子民,不是子民對不起漢朝。諸葛亮自居漢相,不去保護那些子民,反而去劫掠百姓,這是不仁義的。”

唐庚接著說:“諸葛亮出兵北伐的時候,那些百姓紛紛響應漢軍。等到諸葛亮撤退的時候,卻劫掠那些曾經回應他的百姓,諸葛亮這樣做,辜負那些歡迎回應他的百姓。

唐庚雕像,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唐庚最後說:“諸葛亮劫掠了這幾千名百姓,讓他們與宗族分離,不能祭掃先人墳墓,這是有違人倫的。而且諸葛亮劫掠這幾千名百姓,即不能讓曹魏實力受損,又讓這些地方的百姓堅定了抵抗蜀漢的決心,

這是得不償失的事情。諸葛亮幹出這樣的事情來,我都替他感到可惜。”

中國人喜歡給人貼上“好人和壞人”的標籤,人一旦被貼上好人標籤,就幹什麼事都是合理的。比如諸葛亮被上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好人標籤,他就幹什麼都是對的。唐庚敢於對諸葛亮劫掠百姓的做法提出批評,雖然有理有據,但是肯定少不了會挨諸葛亮粉絲罵。

諸葛亮,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筆者認為,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用“好人和壞人”來區分,而是應該就事論事,功是功,過是過。諸葛亮雖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劫掠百姓這事確實是不仁義的,所以我支持唐庚對諸葛亮的批評。

本文參考書目:《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宋史.唐庚傳》《三國雜事》。

版權聲明:本人已和版權公司簽約,未經授權轉載者,本人將委託版權公司投訴維權。

諸葛亮,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筆者認為,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用“好人和壞人”來區分,而是應該就事論事,功是功,過是過。諸葛亮雖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劫掠百姓這事確實是不仁義的,所以我支持唐庚對諸葛亮的批評。

本文參考書目:《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宋史.唐庚傳》《三國雜事》。

版權聲明:本人已和版權公司簽約,未經授權轉載者,本人將委託版權公司投訴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