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交民巷——中國外交的起點 小巷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東交民巷只是一個1552米、寬不過十幾米的巷子,人們總認為它也就是一個“巷”,連“街”都算不上,所以即便歷史課本上經常提及這個地方,也沒覺得它的影響力有多大。只有去過這裡,

研究過它,才會感受到這條小巷所承載的歷史太厚重,以致於你會感受到它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毋庸置疑,東交民巷是中國外交的起點。自我優越感十足的清朝是不願意與國外建立平等的邦交關係的,凡是來訪清朝的都要下跪,要向清政府稱臣,

可是隨著西方蒸汽革命的興起,西方國家的技術已經遠遠超越了中國,技術革新後的西方國家是不屑於清朝的那一老套,他們看上了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極想與清朝建立正常的貿易關係。

史料記載,清朝政府前期一直不同於與西方國家建立正常的貿易關係。無奈之下,西方國家用堅槍利炮打開了清朝的大門。迫於無奈,清政府才逐步開啟不情願的外交關係。

1860年第二次鴉☆禁☆片戰爭後,先後有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德國、比利時等國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並將東交民巷更名為使館街。

1901年9月7日(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十五日,辛醜年),清政府派出全權代表奕劻和李鴻章與德、奧、比、西、美、法、英、意、日、荷、俄十一個列強的全權代表,在東交民巷西班牙駐華公使館內,簽訂了空前喪權辱國的《辛丑合約》,共十二款、十九條附件。

根據《辛丑合約》規定,東江米巷改名為Legation Street,即“使館街”,

在中方繪製的地圖中正式更名為“東交民巷”,成為由各個使館自行管理的使館區,清政府在這條街上的衙署,僅保留了吏、戶、禮三部和宗人府。隨後這裡出現了英國滙豐銀行、麥加利銀行‘俄國俄華道勝銀行,日本的橫濱正金銀行,德國的德華銀行,法國的東方匯利銀行等外資銀行,還開辦了法國郵局、醫院等設施,並出現了大量西式建築這塊使館區在辛亥革命後一直保留。

從現存的建築來看,依稀清晰看清曾經的“國中之國”。

這是曾經的法國郵政局

這是曾經的花旗銀行,

現在是北京員警博物館。

這是了曾經的比利時使館舊址,現在的紫金賓館。

這是義大利使館舊址,現中國對外友好協會。

這是日本正金銀行舊址,現為中融集團。

雖然巷子不大,但是這樣的建築還很多。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毛主席命令入城儀式必須經過東交民巷,從此洗刷了50年來中國武裝人員不得進入東交民巷的恥辱。1949年以後東交民巷仍被作為使館區,直到1959年所有的使館都遷往朝陽門外三裡屯一帶的館區。現在的東交民巷已經是北京市文物保護街區,道路兩旁的西洋建築還在向過往的人訴說著曾經的歷史。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這是日本正金銀行舊址,現為中融集團。

雖然巷子不大,但是這樣的建築還很多。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毛主席命令入城儀式必須經過東交民巷,從此洗刷了50年來中國武裝人員不得進入東交民巷的恥辱。1949年以後東交民巷仍被作為使館區,直到1959年所有的使館都遷往朝陽門外三裡屯一帶的館區。現在的東交民巷已經是北京市文物保護街區,道路兩旁的西洋建築還在向過往的人訴說著曾經的歷史。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