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廠給水泵多次啟動都因帶負荷後振動劇烈導致停機

發電廠給水系統設計為母管制給水系統,配 3 台 DG270-140 型給水泵,流量 270m 3 /h。運行兩年後,為節約廠用電,先後對 1 號、3 號泵通流部分進行了改造,並於 2000 年將 2 號泵換成了進口的大流量給水泵,以便採用 1 台泵同時滿足 2 台機組運行的給水需要。

2 號泵選用西班牙產 6 x 14WXH-12 型泵,流量為 500 m 3 /h,轉速2 987 r/min,效率 84.3%,配套湘潭電機廠生產的YK-2500-2/1900 型電動機,功率 2.5 MW。設備於2000年 2 月完成安裝並進行了首次試運,試運時因泵組振動大而停止。經過檢查泵和電動機各軸瓦,並進行了對軸系找中心等工作,重新安排試運,此次試運仍因振動超標而停止。

1首次試運不成功原因分析

試運之前空轉電機時,各方向振動均在 20 um以下;整體啟動初期,

4 個瓦的各方向振動都在 30um 以下。隨著負荷的增加,振動增大,其中 1 號瓦(泵高壓端)水準振動最大,在帶負荷 10 min 後,即達到 80 um。經過對泵的結構分析,認為引起振動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泵組的基礎澆灌不牢,該泵和電動機為整體台板結構(圖 1),基礎台板的地腳螺栓澆灌比較困難,且台板下方的水泥很難灌實;二是泵體無橫向和縱向定位銷,泵運行後,隨著泵體和進出口管道溫度的升高,
發生自由膨脹,導致泵組中心(泵殼與軸承,泵殼與葉輪,聯軸器等)偏移,引起振動。

2處理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重做基礎,將泵與電動機的基礎分開,系統佈置如圖 2。聯繫長沙水泵廠加工了泵的基礎台板、地腳螺栓和墊鐵,

對泵組重新安裝和二次澆灌。將泵體入口側的縱向定位銷進行了現場安裝(由於廠家設備只在泵體上留有銷孔,泵座沒有銷孔,也未提供銷釘,所以安裝時未在泵座上開孔裝銷,本次進行了恢復),同時在泵體的出口側加裝了橫向定位銷(在泵體左右側的底座上各加焊了 l0 mm x 80 mm 的方鋼作為定位,限制泵體向一側偏移過大),並檢查確認冷態下管道對泵體無應力影響。

3安裝完畢後第二次試運

這次試運根據外國專家的意見,將泵體入口管灌滿常溫除鹽水,暖泵時間較長,水溫變化較緩慢,啟泵後進行了有關振動值測量,泵在空載和50%負載時執行時間為 2 h,之後加滿了負荷,試運 24 h,一切正常。振動值如表 l 所示。

4消缺後重新啟泵振動大

泵停運後,對在 24 h 試運中出現的出口門蓋洩漏,泵體放水門內漏等缺陷進行了處理,處理後重新投入運行,啟泵後逐漸加帶負荷,在運行約50 min 後,振動逐漸增大,最大為 4 號瓦,水準振動 l20 u m,l 號瓦、3 號瓦振動在 80um 左右,並伴隨有一種低頻振動的沉悶聲音。我們立即停泵進行檢查,經對泵組聯軸器中心、電動機和泵的軸瓦、電機磁場中心和定、轉子空氣間隙等參數進行測量,結果與安裝時測量資料基本一致,在合格範圍內。兩天后重新啟動,啟動後測量空載振動,振動很小,20 min 後帶 50% 負荷,測量振動很小,各瓦水準、軸向、垂直方向振動皆在 30 u m 以下。加滿負荷後,停運 l 號、3 號給水泵,l0 min 後振動開始增大,現象和前次一樣。此次由電氣人員測量給水泵電流,在振動時有 l ~ 2 A 電流的波動。當 4 號瓦水準振動達 l20 um 時立即啟動 l 號、3 號泵,停 2 號泵,停泵後經檢查一切正常。

5儀器分析

本次啟動過程如下:泵組啟動,空載運行 50 min,帶 50%負荷運行 50 min(停運 1 號給水泵),接著 2 號泵帶 100%負荷(停 1號、3 號給水泵)。感測器安裝方向為垂直方向,鍵相標記在電動機與泵之間的裸☆禁☆露軸段,探頭方向為右 90 。啟動過程測得振動資料如表 2。

振動主要表現以下特徵:泵組振動主要為 1 倍頻,空載時振動有一定的波動,加滿負荷並運行一段時間後振動逐漸穩定;機組軸承座與基礎間各測點差別振動不大。

6問題分析與結論

2 號給水泵在 24 h 試運時振動情況良好,在之後的啟動過程中出現振動大的情況。而在進行儀器測試時的啟動過程中,在未對泵組部件進行任何處理的前提下運行正常。經對幾次啟動過程進行分析,認為產生振動是由於泵體結構引起的,與泵的啟動方式有關。該水泵前期振動是由於局部碰摩產生熱彎曲引起的,新軸、新瓦由於接合面不好易產生碰摩,引起小幅波式振動。前幾次啟動,由於加負荷過快,對軸系產生的擾動力過大,再加上該泵的動靜間隙很小,在泵組啟動後,膨脹不暢的情況下,加劇了動靜碰摩。由於轉子在轉動的一周當中只與靜子的部分弧段接觸,發生部分碰摩,碰摩對轉子做局部加熱,局部加熱的後果是轉子彎曲,工頻振動增大,表現為波動爬升特點的振動。分析認為,適當延長啟動至帶滿負荷時間,可以減小對軸系的擾動力,並能使各部件膨脹均勻,避免碰摩產生。

經對泵組聯軸器中心、電動機和泵的軸瓦、電機磁場中心和定、轉子空氣間隙等參數進行測量,結果與安裝時測量資料基本一致,在合格範圍內。兩天后重新啟動,啟動後測量空載振動,振動很小,20 min 後帶 50% 負荷,測量振動很小,各瓦水準、軸向、垂直方向振動皆在 30 u m 以下。加滿負荷後,停運 l 號、3 號給水泵,l0 min 後振動開始增大,現象和前次一樣。此次由電氣人員測量給水泵電流,在振動時有 l ~ 2 A 電流的波動。當 4 號瓦水準振動達 l20 um 時立即啟動 l 號、3 號泵,停 2 號泵,停泵後經檢查一切正常。

5儀器分析

本次啟動過程如下:泵組啟動,空載運行 50 min,帶 50%負荷運行 50 min(停運 1 號給水泵),接著 2 號泵帶 100%負荷(停 1號、3 號給水泵)。感測器安裝方向為垂直方向,鍵相標記在電動機與泵之間的裸☆禁☆露軸段,探頭方向為右 90 。啟動過程測得振動資料如表 2。

振動主要表現以下特徵:泵組振動主要為 1 倍頻,空載時振動有一定的波動,加滿負荷並運行一段時間後振動逐漸穩定;機組軸承座與基礎間各測點差別振動不大。

6問題分析與結論

2 號給水泵在 24 h 試運時振動情況良好,在之後的啟動過程中出現振動大的情況。而在進行儀器測試時的啟動過程中,在未對泵組部件進行任何處理的前提下運行正常。經對幾次啟動過程進行分析,認為產生振動是由於泵體結構引起的,與泵的啟動方式有關。該水泵前期振動是由於局部碰摩產生熱彎曲引起的,新軸、新瓦由於接合面不好易產生碰摩,引起小幅波式振動。前幾次啟動,由於加負荷過快,對軸系產生的擾動力過大,再加上該泵的動靜間隙很小,在泵組啟動後,膨脹不暢的情況下,加劇了動靜碰摩。由於轉子在轉動的一周當中只與靜子的部分弧段接觸,發生部分碰摩,碰摩對轉子做局部加熱,局部加熱的後果是轉子彎曲,工頻振動增大,表現為波動爬升特點的振動。分析認為,適當延長啟動至帶滿負荷時間,可以減小對軸系的擾動力,並能使各部件膨脹均勻,避免碰摩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