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詩人李白,除了葡萄酒外,還喜歡喝哪些酒?

李白的一生中,酒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春風得意時把酒言歡,人生失意時借酒澆愁,最後也因酒而死,那麼身處唐代的李白,喝的是什麼酒呢?那個時候也有葡萄酒嗎?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李白可以說是喝遍天下,從新豐美酒、蘭陵美酒到西域美酒,從米酒、果酒到黃酒,不分濃淡、不分清濁,統統來者不拒。

甚至於為了喝酒,讓老婆一年到頭守空房: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那麼問題來了,李白一生喝了這麼多酒,他都喝了些什麼酒,又喜歡喝哪些酒呢?唐代的酒,總共可以分為三大類:花果酒,米酒和黃酒。

今天我們就從他的詩詞裡看看,

這位唐代的酒仙大詩人都喜歡喝些什麼樣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幾乎只要說到美酒,都離不開上面這首詩。這首詩中的美酒,就是葡萄酒。作為大唐NO.1,葡萄酒可謂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一般人都喜歡得不要不要的,更何況是大唐NO.1酒仙呢?

葡萄酒

在這麼多酒中,葡萄酒怕是最出名的。自從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之後,歷朝歷代的詩人都很喜歡,李白更是捧著不肯撒手。

沒到酒館的時候,李白就已經嚷嚷著要“大幹三百回合”了。鸕鷀杓,

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到了酒館,李白整個人瞬間就high了,各種把持不住。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玳瑁筵中懷裡醉,芙蓉帳底奈君何。

在沒有喝酒的間隙,作為一名合格的酒仙,李白看到任何東西,都是美酒。遙看漢江鴨頭綠,恰以蒲萄初醱醅。對酒的這種迷戀程度,不僅讓我想起了吃貨蘇軾。這兩人要在一個時代,怕真是天造地設。

桂花酒

桂花酒,李白在詩中就提到過一次:堯沒三千歲,青松古廟存。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日色促歸人,連歌倒芳樽。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這首詩全程都在說景色和送別,寫酒的兩三句情感還很淡定,沒說酒很貴,也沒說酒很好喝,

也沒說自己的醉態和情感:

看樣子李白不是很喜歡喝這桂花酒。

菊花酒

說到菊花酒,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一句。這句是孟浩然寫的。孟浩然喜歡菊花酒,李白哪有不喜歡的道理?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菊花酒,是用菊花泡的酒,也有人直接在釀酒過程中加入菊花和枝葉。味道比較苦,而這種苦味在李白看來,正好和心中的苦悶相襯。也不知道這苦悶跟孟浩然有沒有什麼關係。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雖然是愛豆孟浩然的心頭好,李白喝完還是忍不住哇說“菊花何太苦”,簡直苦死我了!這可以看出李白並不喜歡苦味。從超級甜的葡萄酒,到比較甜的桂花酒,再到苦的菊花酒,看樣子李白應該喜歡甜的。

而米酒和黃酒,全都是甜的,而這兩種酒裡面就有李白的最愛!

米酒

在唐代,米酒不叫“米酒”,叫“濁酒”“綠蟻”。因為酒面上泛著酒渣泡沫,像螞蟻一樣,酒也不透明很渾濁。李白在詩中這樣寫: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意思是,聖賢既然也喝酒,那我為何不乾脆學聖賢,何必想著去做神仙呢?簡單地說就是,喝酒我開心。

上面詩中的這個“清”,就是清酒,清酒被比作聖人。而“濁”就是濁酒,也就是米酒,被比作賢人。不過跟以為的不一樣,這個清酒,並不是過濾之後的米酒,而是用大米反復釀造、過濾,是一種黃酒。

黃酒

黃酒是一種經過反復釀造、過濾的酒,濃度比米酒高,重點是,它是甜的。唐代時黃酒有很多種,比如新豐酒、蘭陵酒、金陵春等等,多數用地名來命名。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新豐酒和蘭陵酒。

不過在說這兩種酒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當初課本裡“金樽清酒鬥十千”中的“清酒”。

清酒

李白《行路難》裡說“金樽清酒鬥十千”,看來這個清酒不僅能跟聖人相媲美,還很貴。

新豐酒

新豐酒和蘭陵酒是黃酒中最著名的兩種酒。唐代的文人中幾乎沒有人不喜歡這兩種酒。新豐美酒鬥十千, 咸陽遊俠多少年。(王維《少年行》)新豐主人新酒熟, 舊客還歸舊堂宿。(儲光羲《新豐主人》)猶酣新豐酒,尚帶霸陵雨。(韋應物《相逢廳》)因為新豐離京城很近,酒做得還不錯,近水樓臺先得月,所以京城裡的文人們都知道新豐酒。

然而新豐酒非常珍貴,到什麼程度呢?王維說:“鬥十千。”這種土豪的酒怎能沒有我們999克拉大鑽純金酒杯呢?於是李白就興沖沖拉著朋友去了。南國新豐酒,東山小妓歌。對君君不樂,花月奈愁何。結果點了最貴的新豐酒,要了最好的歌妓,卻還是不開心。

看來這個酒雖貴,但是還不夠好。好酒,必須能解愁。於是就有了下面這款蘭陵酒。

蘭陵酒

蘭陵酒,顧名思義,是蘭陵產的酒。對,就是蘭陵王高長恭的那個蘭陵。這個地方釀酒的歷史很久遠,釀出來的酒也很好,專門裝在玉碗裡,甚至還有琥珀色的光芒。這種琥珀色的光芒,證明蘭陵酒經過很多次發酵和過濾,屬於上等好酒。

不過它最厲害的不在於此,而在於一碗就能忘憂。“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一碗就能讓李白忘記長安的失意,這酒已經成精了。毫無疑問,這種一碗就忘憂的美酒正中李白下懷,李白也因為沉醉而寫出這麼自然流利的詩來誇讚蘭陵美酒。

然而真正讓李白發自肺腑深愛的酒,卻是金陵春。為了金陵春,他都能“我與將軍解戰袍”。

金陵春

金陵春是金陵(現在南京)產的一種春酒。

春酒是人們冬天反復釀造之後,春天時再喝的一種酒。在全國各地釀的春酒中,李白最喜歡的就是金陵春。為了喝到金陵春,李白甚至連信仰都拋棄。作為道教的虔誠信徒,他將自己的道袍紫綺裘拿出去換酒喝,這是有多喜歡金陵春!重點是,李白居然還會羡慕別人拿它來宴請賓客: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百斛金陵春。

這樣看下來,在當酒仙的日子裡,李白喝的酒雖然多,但是真正喜歡的種類卻只有清酒、新豐酒、蘭陵酒、金陵春和葡萄酒這5種。

菊花酒,是用菊花泡的酒,也有人直接在釀酒過程中加入菊花和枝葉。味道比較苦,而這種苦味在李白看來,正好和心中的苦悶相襯。也不知道這苦悶跟孟浩然有沒有什麼關係。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雖然是愛豆孟浩然的心頭好,李白喝完還是忍不住哇說“菊花何太苦”,簡直苦死我了!這可以看出李白並不喜歡苦味。從超級甜的葡萄酒,到比較甜的桂花酒,再到苦的菊花酒,看樣子李白應該喜歡甜的。

而米酒和黃酒,全都是甜的,而這兩種酒裡面就有李白的最愛!

米酒

在唐代,米酒不叫“米酒”,叫“濁酒”“綠蟻”。因為酒面上泛著酒渣泡沫,像螞蟻一樣,酒也不透明很渾濁。李白在詩中這樣寫: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意思是,聖賢既然也喝酒,那我為何不乾脆學聖賢,何必想著去做神仙呢?簡單地說就是,喝酒我開心。

上面詩中的這個“清”,就是清酒,清酒被比作聖人。而“濁”就是濁酒,也就是米酒,被比作賢人。不過跟以為的不一樣,這個清酒,並不是過濾之後的米酒,而是用大米反復釀造、過濾,是一種黃酒。

黃酒

黃酒是一種經過反復釀造、過濾的酒,濃度比米酒高,重點是,它是甜的。唐代時黃酒有很多種,比如新豐酒、蘭陵酒、金陵春等等,多數用地名來命名。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新豐酒和蘭陵酒。

不過在說這兩種酒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當初課本裡“金樽清酒鬥十千”中的“清酒”。

清酒

李白《行路難》裡說“金樽清酒鬥十千”,看來這個清酒不僅能跟聖人相媲美,還很貴。

新豐酒

新豐酒和蘭陵酒是黃酒中最著名的兩種酒。唐代的文人中幾乎沒有人不喜歡這兩種酒。新豐美酒鬥十千, 咸陽遊俠多少年。(王維《少年行》)新豐主人新酒熟, 舊客還歸舊堂宿。(儲光羲《新豐主人》)猶酣新豐酒,尚帶霸陵雨。(韋應物《相逢廳》)因為新豐離京城很近,酒做得還不錯,近水樓臺先得月,所以京城裡的文人們都知道新豐酒。

然而新豐酒非常珍貴,到什麼程度呢?王維說:“鬥十千。”這種土豪的酒怎能沒有我們999克拉大鑽純金酒杯呢?於是李白就興沖沖拉著朋友去了。南國新豐酒,東山小妓歌。對君君不樂,花月奈愁何。結果點了最貴的新豐酒,要了最好的歌妓,卻還是不開心。

看來這個酒雖貴,但是還不夠好。好酒,必須能解愁。於是就有了下面這款蘭陵酒。

蘭陵酒

蘭陵酒,顧名思義,是蘭陵產的酒。對,就是蘭陵王高長恭的那個蘭陵。這個地方釀酒的歷史很久遠,釀出來的酒也很好,專門裝在玉碗裡,甚至還有琥珀色的光芒。這種琥珀色的光芒,證明蘭陵酒經過很多次發酵和過濾,屬於上等好酒。

不過它最厲害的不在於此,而在於一碗就能忘憂。“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一碗就能讓李白忘記長安的失意,這酒已經成精了。毫無疑問,這種一碗就忘憂的美酒正中李白下懷,李白也因為沉醉而寫出這麼自然流利的詩來誇讚蘭陵美酒。

然而真正讓李白發自肺腑深愛的酒,卻是金陵春。為了金陵春,他都能“我與將軍解戰袍”。

金陵春

金陵春是金陵(現在南京)產的一種春酒。

春酒是人們冬天反復釀造之後,春天時再喝的一種酒。在全國各地釀的春酒中,李白最喜歡的就是金陵春。為了喝到金陵春,李白甚至連信仰都拋棄。作為道教的虔誠信徒,他將自己的道袍紫綺裘拿出去換酒喝,這是有多喜歡金陵春!重點是,李白居然還會羡慕別人拿它來宴請賓客: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百斛金陵春。

這樣看下來,在當酒仙的日子裡,李白喝的酒雖然多,但是真正喜歡的種類卻只有清酒、新豐酒、蘭陵酒、金陵春和葡萄酒這5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