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國演義》中的貂蟬和關羽原來還有這個身份,嚇一跳

貂蟬這個名字大家都熟悉,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位元沒有史料記載,僅存於小說戲劇中的美女,曾登場於歷史小說《三國演義》。

稍微有些歷史常識的朋友可能會知道,

“貂蟬”一詞的本意,指的是貂尾與蟬羽,都是漢代皇帝的侍從官員帽子上的裝飾物,後來也用來借指達官貴人。雖說正史中沒有關於貂蟬的明文記載,但在很多民間戲曲傳說中,她是有名字的,叫任紅昌,是山西的一村姑。

那麼既然貂蟬有名有姓,

對於如此重要的一位人物,羅貫中為何故意隱瞞不交代呢?還有,白門樓事件中呂布被曹操處死後,貂蟬的下落又是如何呢?羅貫中居然也是隻字不提。要知道,羅貫中在整部書中,可以說幾乎都堅持對每個重要人物的下落有交代。

比如說孫尚香,她在被騙回東吳之後其實已經和整個三國的故事關係不大了,可是當劉備病死白帝城時,羅貫中還是特意地再次提到孫尚香聞訊自殺的事情,

給大家一個完整的交代。可為何對貂蟬,羅貫中卻又如此的惜墨如金呢?

我們來看民間關於貂蟬下落的幾個版本:一說關羽把她藏了起來,曹操知道後就派人去捉拿,貂蟬自殺;二說貂蟬在關羽的安排下回到了故鄉,終老故土,也有說出家為尼的;三說曹操把貂蟬明許給關羽,卻暗中又答應劉備,以此來挑撥他們兄弟間的感情,為斷曹操這種想法,

關羽殺了貂蟬;四說呂布敗亡,張飛俘獲貂禪,將她送給關羽,關羽夜讀《春秋》,看到書中都是妖女誤國,於是便殺了貂禪,這便是元雜劇“關大王月夜斬貂禪”。

這幾種說法中,貂蟬的下落都跟關羽有關。那麼《三國演義》中當真沒交代貂蟬的下落嗎?非也,羅貫中其實交代了,

只不過是用了一種借代的方式,誰?虛構出來的赤兔馬。

可以說赤兔馬其實就是貂蟬,二者是一體的,羅國中用它來隱喻了貂蟬在白門樓之後的身世發展。就單從名字上來看吧,前面說過了,貂蟬的原名叫任紅昌,有一“紅”字,赤兔馬的“赤”字就是刻意地對應了這個“紅”字。那這樣說的話,“兔”字又對應了什麼呢?其實,對應的正是貂蟬本人。

這又是怎麼說呢?表面上看,

貂蟬和“兔”字沒有任何的聯繫啊,別著急,這得從遠古的宗教上去說了。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曾有過母系社會,當時作為主導性別的女性是神的代表。後來雖說進入了父系社會,但女神崇拜並沒有立即消失,而是繼續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比如女媧、九天玄女等等。另外,古代中國一直採用陰陽兩儀來看世界,而自然界中具有“陰”這一屬性的最大實體就是月亮了,也叫太陰。所以在父系社會中,女性一般也就被賦予了陰的屬性,那時的女神崇拜也叫陰神崇拜,所衍生出來的宗教也叫拜月教。

這樣一來的話,前面的問題就好解決了,貂蟬其實就是某個地下陰神崇拜宗教的成員,而且身份還不低。民間不是一直有“貂蟬拜月”的傳說嘛,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另外說到月亮會想到誰?嫦娥對不對?她其實就民間一個主觀上的月亮神,經常成為很多拜月教的偶像代表,而她的寵物玉兔,作為最接近女神的生靈,也被用來做教內重要人物的象徵。

這便是羅貫中用“兔”字來代表貂蟬身份的理論依據了。由此可見,赤兔馬其實指的就是貂蟬,現在南方的民間,不是有很多人也經常把女人稱為馬子嗎?

所以說,貂蟬在白門樓事件後,其實就是和關羽在一起了。而更大的一個秘密是,貂蟬其實是被關羽點化入教的,且被授予了神職的,民間傳說,關羽安排貂蟬出家為尼,說的就是這個。那關羽為何要這麼幹呢?由於他本身是男性,雖然身份比較高,但地位始終無法更近一步,所以這才點化貂蟬入教,並把她捧為祭祀神職,然後好通過她來控制整個教派。

那麼羅貫中為何要用如此隱晦的方式來記述這一切呢?我們先來看貂蟬和關羽回到西蜀後的事情。

當年劉備佔據整個西蜀地區後,關羽就主動提出要求鎮守荊州。此時的關羽其實是有他自己打算的,在荊州他最大,可以輕易地利用一切條件來發展自己的宗教組織,作為回報,他和貂蟬在教會裡的地位自然也會空前提升。後來果然如他所願,教會迅速膨脹起來,但同時因為人性的貪婪,組織內部開始出現了裂痕,出現了因為權力而開始的各種明爭暗鬥。

後來雖說荊州被東吳給拿了下來,關羽和貂蟬被殺,但教會並沒有迅速瓦解,而是逐漸轉入了地下。再後來,魏國統一了之後,龐德後人進入荊州,開始對關羽家族及其黨羽大肆屠殺,教會這時才開始徹底分裂,並徹底隱藏到了民間,從此在正史中消失。

羅貫中作為貂蟬這一派系的少數倖存者之一,為了能夠將事實公佈於眾,但又希望能夠保全自己的性命,所以不得以才採取如此隱晦的方式在自己著作中交代一切。對於貂蟬,他使用了“月”、“兔”等符號來隱喻;對於關羽,他則採用了封號“漢壽亭侯”中“壽”的上半部,和代表貂蟬的“月”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青”,用來代表關羽。同時,青作為一種顏色,剛好和貂蟬名字中的“紅”相對應。

戲曲傳說中,關羽一直都是一身綠衣、綠帽的打扮,就是如此了。

羅貫中生怕後人無法揣摩他的本意,於是又特意為關羽編造了一把“青龍偃月刀”,青龍和月各代表了什麼,想必各位已經知道了吧?因為在漢代的軍隊中,是根本沒有長柄大刀這種武器的。

另外,古代中國一直採用陰陽兩儀來看世界,而自然界中具有“陰”這一屬性的最大實體就是月亮了,也叫太陰。所以在父系社會中,女性一般也就被賦予了陰的屬性,那時的女神崇拜也叫陰神崇拜,所衍生出來的宗教也叫拜月教。

這樣一來的話,前面的問題就好解決了,貂蟬其實就是某個地下陰神崇拜宗教的成員,而且身份還不低。民間不是一直有“貂蟬拜月”的傳說嘛,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另外說到月亮會想到誰?嫦娥對不對?她其實就民間一個主觀上的月亮神,經常成為很多拜月教的偶像代表,而她的寵物玉兔,作為最接近女神的生靈,也被用來做教內重要人物的象徵。

這便是羅貫中用“兔”字來代表貂蟬身份的理論依據了。由此可見,赤兔馬其實指的就是貂蟬,現在南方的民間,不是有很多人也經常把女人稱為馬子嗎?

所以說,貂蟬在白門樓事件後,其實就是和關羽在一起了。而更大的一個秘密是,貂蟬其實是被關羽點化入教的,且被授予了神職的,民間傳說,關羽安排貂蟬出家為尼,說的就是這個。那關羽為何要這麼幹呢?由於他本身是男性,雖然身份比較高,但地位始終無法更近一步,所以這才點化貂蟬入教,並把她捧為祭祀神職,然後好通過她來控制整個教派。

那麼羅貫中為何要用如此隱晦的方式來記述這一切呢?我們先來看貂蟬和關羽回到西蜀後的事情。

當年劉備佔據整個西蜀地區後,關羽就主動提出要求鎮守荊州。此時的關羽其實是有他自己打算的,在荊州他最大,可以輕易地利用一切條件來發展自己的宗教組織,作為回報,他和貂蟬在教會裡的地位自然也會空前提升。後來果然如他所願,教會迅速膨脹起來,但同時因為人性的貪婪,組織內部開始出現了裂痕,出現了因為權力而開始的各種明爭暗鬥。

後來雖說荊州被東吳給拿了下來,關羽和貂蟬被殺,但教會並沒有迅速瓦解,而是逐漸轉入了地下。再後來,魏國統一了之後,龐德後人進入荊州,開始對關羽家族及其黨羽大肆屠殺,教會這時才開始徹底分裂,並徹底隱藏到了民間,從此在正史中消失。

羅貫中作為貂蟬這一派系的少數倖存者之一,為了能夠將事實公佈於眾,但又希望能夠保全自己的性命,所以不得以才採取如此隱晦的方式在自己著作中交代一切。對於貂蟬,他使用了“月”、“兔”等符號來隱喻;對於關羽,他則採用了封號“漢壽亭侯”中“壽”的上半部,和代表貂蟬的“月”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青”,用來代表關羽。同時,青作為一種顏色,剛好和貂蟬名字中的“紅”相對應。

戲曲傳說中,關羽一直都是一身綠衣、綠帽的打扮,就是如此了。

羅貫中生怕後人無法揣摩他的本意,於是又特意為關羽編造了一把“青龍偃月刀”,青龍和月各代表了什麼,想必各位已經知道了吧?因為在漢代的軍隊中,是根本沒有長柄大刀這種武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