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人幫忙帶娃,無畏比無知更可怕!

說起老人帶娃,很多寶媽都覺得自己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

@果果媽:我家孩子奶奶,總是給孩子裹得像個粽子,老是說要給孩子多穿點,不然會凍著。

@朵朵媽:孩子的奶奶總是嘮叨輔食裡面沒鹽,

孩子都不愛吃飯。

@多多媽:孩子一感冒,就吵著要給孩子吃藥、送醫院,我都無語了。

……

諸如此類的吐槽,多到不勝枚舉。

老人帶娃,由於自身所處的時代和知識的局限性,所以在育兒方面肯定是有跟不上時代發展的地方,這很正常,也可以理解。

Mommy認為,老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無知不是最可怕的,無畏才是!因為知識層面的無知,還可以通過學習來得到補充,但是沒有敬畏心,對孩子來說無異于災難一場!

無畏比無知更可怕

中秋節的時候,Mommy帶著孩子回老家去看望孩子她外公、外婆。由於難得回家,外加上又是中秋佳節,於是家中來了很多親戚。

在午飯的時候,Mommy發現三舅在用筷子沾碗中的白酒,餵食懷中不到1歲的孫子。

Mommy見狀趕緊說:“三舅,可哥才多大呀,你就讓他沾酒了?就不怕醉著孩子麼?”

三舅滿不在乎的說:“怕什麼呀,酒量就是靠一次次醉酒練出來的,況且我就用筷子沾了一點點給他吃而已,哪裡就會醉著了!你們這些年輕人養孩子就是太嬌氣,這樣怕那也怕的。

Mommy瞬間覺得很無語,但是礙於情面又不好說再什麼,於是只得找了個理由把孩子抱一邊玩去了。

喝酒傷身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三舅他做為一個老酒鬼不可能不知道,可他還是抱著“怕什麼”的無畏心理,對生命沒有絲毫的敬畏,這簡直太可怕了。萬一發生了不幸,那麼這個代價也將是十分慘痛的。

養孩子要常懷敬畏心

在老人帶孩子的過程中,Mommy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言語:

“不就是給孩子吃點鹽麼,

怕什麼!”

“孩子不就是摘了朵公園裡的花麼,怕什麼!”

“不就是打了別的小朋友麼,怕什麼!”

“孩子不就是弄死了一隻鳥麼,怕什麼!”

……

怕什麼?做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怕的實在太多了!

我們怕因為沒有照顧好孩子,導致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脅;我們怕沒有教育好孩子,

以後孩子成為社會上的禍害;我們怕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導致孩子被埋沒……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是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界的,我們應該帶著敬畏對待他們,敬畏孩子的新生命,敬畏孩子的延續,敬畏孩子的成長,敬畏孩子的想像,敬畏孩子的模仿力。

生命的成長只有一次,是不能推到重來的。懷一顆對孩子的敬畏之心,才會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才能把孩子當一個生命體來看待。

雖然讓老人幫忙帶娃是很多父母迫不得已的選擇,但是育兒這件事父母應該始終是主體位置,對於老人的一些不妥做法,父母要堅持自己的立場與原則。

另外,要不是實在實在實在迫不得已,父母儘量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吧,不要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他們的成長需要爸爸媽媽的參與。

才能把孩子當一個生命體來看待。

雖然讓老人幫忙帶娃是很多父母迫不得已的選擇,但是育兒這件事父母應該始終是主體位置,對於老人的一些不妥做法,父母要堅持自己的立場與原則。

另外,要不是實在實在實在迫不得已,父母儘量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吧,不要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他們的成長需要爸爸媽媽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