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用空蕩蕩的桌面彈出鋼琴曲,索尼虛擬觸屏技術亮相德州SXSW音樂節

ilieyun)】3月14日報導(編譯:田小雪)

在今年的德克薩斯州SXSW音樂科技盛典上,

索尼宣佈將奧斯丁三一大街上的一處倉庫改成Wow Factory。其未來實驗室(Future Lab)的研究人員,在這一倉庫中展示了一系列超級炫酷的硬體概念。公司之所以成立這個實驗室,就是為了鼓勵員工在交互技術上多多創新,不要局限於更大的螢幕和更快的處理器。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在去年基礎之上更新過後的投影觸屏交互技術。這一次,公司將顯示投影的專業知識技能,

與非常特別的使用者介面設計做了結合,推出了兩款產品原型。在使用過程中,用戶可以將任何平面當成觸控式螢幕幕。除了用雙手進行互動,還可以將真實的物體,以增強現實的方式投到螢幕上。

想像一下,當你用這一原型投影《愛麗絲夢游仙境》時,能將其中一個人物單獨“拖出來”是什麼感覺。再想像一下,在燈光的投射下,在普通木質表面上彈鋼琴是什麼感覺。

首先介紹第一款原型,是去年亮相過的投影儀。如圖所示,它是垂直懸掛于桌面上方的,可以將任何平面變成顯示幕幕,通過3D追蹤雙手動作和物體的移動,

以及深度感知來實現交互。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加進去某個物體,還是用手觸摸某個物體,就算是手指停留在桌面上,它都能夠靈敏感知。

為了更加生動地進行演示,公司還專門為這一原型研發了幾款有趣的軟體,主要包括流媒體音樂應用、去年亮相過的《愛麗絲》,以及模型縮放應用。

在第一款中,用戶可以通過圓柱形的塑膠塊,享受經過精心製作的貝多芬經典樂曲;第二款,

則能夠識別出桌面上的茶杯或者一疊紙牌,用戶可以利用雙手的拖拉動作,來往螢幕中添加一些其他圖形;至於第三款,公司代表在演示過程中,先用最簡單的木塊,設計出了一個虛擬的家。接著,把桌面上的真實物體變成虛擬的大樹加進去,並且將雙手懸在物體上方以便場景更加光亮。

下面,我們來介紹今年首次亮相盛典的第二款原型。雖說它是一款完全不同的硬體設備,但也是以相同的回應式投影技術為設計基礎的。由於只有數據機那麼大,所以它不再採用之前那種高空懸掛的方式,直接能放在有一定傾斜度的平面上。如下圖所示,它能夠直接在側下方的桌子上投影,將桌面變成不同的樂器,追蹤用戶的手部動作,以此產生相應的聲音和旋律。

舉個例子,你可以畫幾個圓圈來模擬打鼓,也可以將多個投影儀串起來,組成一架完整的鋼琴。

不管是第一款原型還是第二款原型,使用的都是改進過後的Android系統。因為這樣一來,索尼的軟體就可以接受傳統的觸屏輸入了。當然了,這裡所說的螢幕,都是虛擬的螢幕。

如果我們沒有親眼看到或者親身體驗,那是很難完全理解這些概念的。在這一領域,索尼已經算是先行者了,它的這些技術在整個行業中都是巨大突破。雖然目前看來,這項技術是具有成本效益的,但將來是否能真正成為成熟的消費產品,還是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索尼的代表在德州演示時,也沒有過多提及銷售價格或實用功能的問題,只是強調他們目前還處於原型研發的階段。

儘管如此,這些概念和硬體,已經讓我們長了見識,看到了交互技術未來的發展情景,尤其看到了在沒有任何物理螢幕,只有光的情況下,投影產品是如何呈現出神奇效果的。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83951

追蹤用戶的手部動作,以此產生相應的聲音和旋律。

舉個例子,你可以畫幾個圓圈來模擬打鼓,也可以將多個投影儀串起來,組成一架完整的鋼琴。

不管是第一款原型還是第二款原型,使用的都是改進過後的Android系統。因為這樣一來,索尼的軟體就可以接受傳統的觸屏輸入了。當然了,這裡所說的螢幕,都是虛擬的螢幕。

如果我們沒有親眼看到或者親身體驗,那是很難完全理解這些概念的。在這一領域,索尼已經算是先行者了,它的這些技術在整個行業中都是巨大突破。雖然目前看來,這項技術是具有成本效益的,但將來是否能真正成為成熟的消費產品,還是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索尼的代表在德州演示時,也沒有過多提及銷售價格或實用功能的問題,只是強調他們目前還處於原型研發的階段。

儘管如此,這些概念和硬體,已經讓我們長了見識,看到了交互技術未來的發展情景,尤其看到了在沒有任何物理螢幕,只有光的情況下,投影產品是如何呈現出神奇效果的。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8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