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帶團隊」優秀的領導力如何管理低績效的員工

導語

在玩遊戲時,我們經常這樣調侃隊友:不怕神一樣的對手,

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在團隊工作中也是如此,就怕遇到一個做事拖拉的夥伴影響到整個團隊的效率。每個公司也會制定一套KPI考核系統來考核員工的績效,績效考核成績可能會直接影響年底加薪及去留。同樣,管理者也有責任和勇氣來面對這些低績效員工。

任正非在華為人力資源管理綱要2.0溝通會中提到一個觀點:“低績效員工還是要堅持逐漸辭退的方式,

但可以好聚好散。辭退時,也要多肯定人家的優點,可以開個歡送會,像送行朋友一樣,讓人家留個念想。別冷冰冰的。開個歡送會、吃頓飯也是可以報銷的。也歡迎他們常回來玩玩。”

有網友開玩笑道說,那些天天在抱怨華為工作多辛苦的員工,他們可以趁此機會離開了。可是,對於核心人才,不管是華為還是任正非自身都特別重視,就像前段時間任正非還呼喚華為加西亞回歸。

對於低績效員工,想必哪個公司和老闆都不會喜歡。

試想,若遇到一位花大力氣招來的員工,沒有給公司帶來想要的業績,反而還會將業務搞砸甚至丟失客戶。低績效員工給一個堅持創新生產的企業帶來的是不可逆轉的影響,堅持逐漸辭退此類員工也不乏是一種明智之舉。

有些低績效員工是招聘時的失誤造成,而有些是因為後期工作不順而產生厭工情緒。尤其是對於後者,

管理者通常會在辭退與保留之間持有遲疑的態度,想再給他一次被考核的機會。對於管理者來說,能及時識別“混日子”的員工尤為重要。

1

低績效員工一般會有哪些表現?

1.缺乏熱情。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工作毫無目標,被一些繁瑣小事羈絆。工作效率極低,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

周鴻禕在《顛覆者》一書中提到如果每天以應付的心態去工作就是在浪費生命。

在這個行業,成功的人很多都是平頭百姓。他們能夠成功,說明只要你努力也有機會。

2.不思進取。“老闆每次佈置的任務都好難,做起來好麻煩。”沒有理想抱負,不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沒有學習計畫,與自身崗位所需匹配能力差距大,做事吃力。

其實,你要明白現在雖是在打工,客觀上是為公司創造價值,也是為你自己儲備潛能和能力。因為你學到的知識是永遠不會被剝奪走的。

3.不善溝通。工作以自我為中心,不善於與同事、領導溝通,遇事抱怨,為人處事關係呆板。

4.思維單一。“只顧低頭拉車,很少抬頭看路。”工作方法不當,抓不住工作的重點和關鍵環節。頭腦僵化,不會辯證性考慮問題,缺少靈活性,最終事倍功半。

2

管理者如何面對低績效員工?

約翰•巴爾多尼(John Baldoni)總結了低績效員工的3C管理法則:

1.交談(Converse)

管理者發現某員工在最近的考核或表現上都很差強人意時,首先要做的是與他深入交談,不要有放任不管的態度。要搞清楚他這段時間狀態不好的原因,是不是家裡出了什麼事情?自身情感方面起了波瀾?還是身體出了狀況?如果是這些外部因素所致,公司領導應給予理解,給其時間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其繼續影響員工工作效率。

2.指導(Coach)

對於新入職員工或接觸新項目的員工,他們表現不佳,通常是工作需要一些培訓或指導。管理者應該利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幫助他們快速成長,給他們一個工作的大體框架或提供一些經典書籍,能給他們的工作增添不少動力與信心。這個過程大體是這樣:先瞭解員工目前工作不順利的癥結在哪裡,讓他認識到自己工作的薄弱環節;然後為員工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或行為規範,並要求在具體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效果;隨後要不斷對其工作表現進行考核,對該位員工負責。

世界經理人博主趙日磊總結了績效管理“3+1”對話模式,即把績效管理體系設計成績效目標對話、績效輔導對話和績效考核對話三步走的對話過程,在對話之外加一個控制環節,即記錄員工的績效,做績效記錄。

3.解聘(Can)

交談、指導過後,管理者應該在固定的時間段對此類員工進行考核,如果考核成績還是不盡人意,也許是該員工不適合做這份工作,那就應該考慮辭退。就像“火星人”馬斯克所說:“如果你想解雇某人,應該馬上解雇,否則就是浪費彼此時間。”

不過,解雇一位員工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一定要小心謹慎且有理有據,要與人力資源部門提前溝通,合法合規處理,避免吃官司。不過,管理者還是應善待被解雇的員工,辭退時可以借鑒任正非的做法,不要冷冰冰,多肯定別人的優點,可以像送別朋友一樣開個歡送會。

任正非對於低績效員工還是要堅持逐漸辭退的觀點,有網友表示支持說企業不是慈善機構,商場如戰場,有競爭才有進步;有網友說這是卸磨殺驢……您怎麼看?歡迎寫留言討論!

首先要做的是與他深入交談,不要有放任不管的態度。要搞清楚他這段時間狀態不好的原因,是不是家裡出了什麼事情?自身情感方面起了波瀾?還是身體出了狀況?如果是這些外部因素所致,公司領導應給予理解,給其時間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其繼續影響員工工作效率。

2.指導(Coach)

對於新入職員工或接觸新項目的員工,他們表現不佳,通常是工作需要一些培訓或指導。管理者應該利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幫助他們快速成長,給他們一個工作的大體框架或提供一些經典書籍,能給他們的工作增添不少動力與信心。這個過程大體是這樣:先瞭解員工目前工作不順利的癥結在哪裡,讓他認識到自己工作的薄弱環節;然後為員工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或行為規範,並要求在具體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效果;隨後要不斷對其工作表現進行考核,對該位員工負責。

世界經理人博主趙日磊總結了績效管理“3+1”對話模式,即把績效管理體系設計成績效目標對話、績效輔導對話和績效考核對話三步走的對話過程,在對話之外加一個控制環節,即記錄員工的績效,做績效記錄。

3.解聘(Can)

交談、指導過後,管理者應該在固定的時間段對此類員工進行考核,如果考核成績還是不盡人意,也許是該員工不適合做這份工作,那就應該考慮辭退。就像“火星人”馬斯克所說:“如果你想解雇某人,應該馬上解雇,否則就是浪費彼此時間。”

不過,解雇一位員工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一定要小心謹慎且有理有據,要與人力資源部門提前溝通,合法合規處理,避免吃官司。不過,管理者還是應善待被解雇的員工,辭退時可以借鑒任正非的做法,不要冷冰冰,多肯定別人的優點,可以像送別朋友一樣開個歡送會。

任正非對於低績效員工還是要堅持逐漸辭退的觀點,有網友表示支持說企業不是慈善機構,商場如戰場,有競爭才有進步;有網友說這是卸磨殺驢……您怎麼看?歡迎寫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