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晨跑,心絞痛把我折磨得夠嗆!擔心是冠心病,更怕猝死

跑步時心絞痛,你會怎麼做?

我晨跑有大半年時間了,

從剛開始每天跑3km,到現在的13km。

自認為還算了解跑步的常識。每天早上5點起床後,都會先準備早餐,麵包搭配手沖咖啡、或純牛奶。

然後做跑前熱身;

兩組平板支撐,每組60S,接著再做30個俯臥撐,這時會出現呼吸急促;

膝關節繞環,雙手握住膝蓋,順逆時針環繞30次左右,防膝蓋磨損;

壓腿,直到能輕鬆下一字腿,防止跑步時肌肉拉傷。

熱身後,根據晨跑距離調節速度,如13km。

快走1km,雖做了熱身,但沉睡了一夜的身體需要喚醒;

慢跑5km,這時的身體也漸入佳境;

快跑5km,把平均速度拉上來;

快走2km,回到家裡時,身體也得到充分的休息,可直接洗漱。

這樣的跑步方式不一定是對的,但適合我。除下雨天外,每天都會晨跑12~13km。

可就在前幾天,晨跑出現了心絞痛,這跑了大半年都沒事......

第一天出現心絞痛,是在跑了4km的時候,沒太在意,以為是隔了三天沒跑的緣故。

第二天跑到5km時又心絞痛,手抱肚子蹲在地上,休息了15分鐘左右才好些,慢走回去。

第三天也是同樣的情況。這下有些擔心了,弄不好一不留神就猝死了。回到家趕緊上網查關於“心絞痛”的問題。

先瞭解跑步猝死的原理

人體在進行緊張激烈的運動時,體內代謝速率加快,心肌需氧量增加,

此時易出現心肌缺血缺氧,缺血若超過半小時,有可能發生心肌缺血壞死,直接導致心臟驟停、猝死。

冠心病、心臟衰竭病發時,會心律不正,心臟突然跳得過快、收縮過速,而導致輸出血液不足,令腦部和其他身體器官缺氧,心臟同時因停頓而死亡。

2010年蒙特利爾的加拿大心血管峰會上公佈過一項研究資料表明,雖然經常鍛煉能降低30-50%的心血管病風險,然而如果是馬拉松,

心血管病發的危險會提高7倍。

心絞痛的類型

穩定型心絞痛;

一般是運動期間發生,症狀通常會持續數分鐘,稍作休息便能復原。

不穩定心絞痛;

是指其中一條冠狀動脈堵塞情況達八成以上,有突發性心臟病的風險;患者只是輕微用力,如走路、或休息時都會突然感到疼痛。

變異型心絞痛;

則是冠狀動脈抽搐所引致,事前可全無預兆,隨時發生。

我屬於運動引起的“穩定型心絞痛”,心肌缺氧導致。可晨跑了大半年,也有充足的熱身,該不會真有冠心病之類的問題吧!

接下來的三天裡,沒敢再跑、不再熬夜、飲食上也以清淡為主,猶豫著是否去醫院。

後來沒能忍住,去跑了。這次先快走2km才開始慢跑,到6km時還是會心絞痛。這下沒轍了,又不是岔氣,只好去醫院了。

岔氣,對哦!

這段時間跑步都只用鼻子呼吸。由於經常運動,肺合量還行,慢跑5、6km也不會喘氣需要用嘴呼吸。說不好這就是導致供氧不足的原因。

休息15分鐘後,驗證。

此後,就沒出現過心絞痛。每天保持晨跑12~13km,目前還沒斷過。

最後,故想說

不吃早餐就晨跑,雖有減肥作用,但也容易患胃病;

起床用熱水簡單洗個臉,睡了一夜,毛孔都被汗液堵塞了;

跑前做好熱身;

跑步呼吸時舌尖頂上齒,能過濾吸入口中的空氣;

跑步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恆,身體不適就趕緊停下來。

只好去醫院了。

岔氣,對哦!

這段時間跑步都只用鼻子呼吸。由於經常運動,肺合量還行,慢跑5、6km也不會喘氣需要用嘴呼吸。說不好這就是導致供氧不足的原因。

休息15分鐘後,驗證。

此後,就沒出現過心絞痛。每天保持晨跑12~13km,目前還沒斷過。

最後,故想說

不吃早餐就晨跑,雖有減肥作用,但也容易患胃病;

起床用熱水簡單洗個臉,睡了一夜,毛孔都被汗液堵塞了;

跑前做好熱身;

跑步呼吸時舌尖頂上齒,能過濾吸入口中的空氣;

跑步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恆,身體不適就趕緊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