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豆瓣9.5!央視再出這樣的綜藝,我怕是不用看其他節目了

本文來自豆瓣用戶fishy對劇集《國家寶藏》的評論

原標題:講述文物故事是一個美好的引子

國家寶藏開播前,好多博物館同仁在朋友圈賣力安利,觀望中難掩期待,畢竟這檔節目對於向來低調的文博圈來說不可謂不重磅。於是,早早地守在電視機前,認真地看完第一期,從一個文博從業者角度來談談對這個節目的觀感。

第一期節目放完,整個節目的套路也就定得八九不離十了。每期圍繞一個博物館,每個館出三件館藏重點文物,

每件文物搭配一名影視明星作為國寶守護者,主要功能是通過“小劇場”演繹與之相關的背景故事,所謂前世;然後再引出當前與文物有關的人和事,所謂今生。

小劇場故事是基於史料的創作,有一定虛構成分,但是很好地解釋了與文物有關的背景知識。每個配套故事抓取的點都不同,第一期三個故事除了第一個千里江山圖略尬,瓷母和石鼓的兩段一個搞笑,一個溫情,同時又分別把立意上升到大國文化自信和文脈保護傳承上,感覺劇本還是花了不少心思。今生部分的講述方式更為多樣,

工藝揭秘類、訪談類,相信在後面的節目裡還會看到更多類型。

這裡要說一下嘉賓的選擇。第一期三件文物對應的是三個不同維度的群體:千里江山圖請來的當代學院派畫家和國畫顏料傳承人,代表了小眾的專業人士,也傳達出一個訊息,

即文物的藝術價值可以獨立於文物屬性在當代社會有更為廣泛的延續與應用,是為“活”起來的第一重意義。

瓷母瓶請來的是故宮博物院的講解志願者團隊,代表了博物館愛好者,也是大眾文化傳播者,乍一看與器物特點沒啥關係,但聯繫到大國文化自信的主題,就蠻好理解了,因為文化的有效傳播必須建立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之上,從自發的愛好者到自覺的傳播者,

是為“活”起來的第二重意義。

最後石鼓請來的是故宮的文物工作者,代表了文博領域的從業者,正是有了這個群體的努力與堅守,才有文博事業的今天,是為“活”起來的第三重意義。

至於影視明星和張國立,更多起到穿針引線和增強可看性的作用,仔細看下mv裡的明星陣容,流量小鮮肉小鮮花很少,都是演藝圈裡拿得出作品(或許可以理解為相對有文化?)的中青年力量,可見央視爸爸在默默把關著節目的娛樂尺度。

最後再說一下之前噱頭很足的館長天團,現場扮演坐鎮點評的角色,雖然說猜也猜得到,但是看著大佬們在那按照分配好的任務背臺詞腳本,真的只能報以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了。

所以呢,國家寶藏作為一檔主旋律命題式綜藝節目,個人覺得可以打到85分,因為要糅合這麼多元素去作綜藝化的呈現,太難。也因為如此,節目中許多的設計痕跡,比如臆測成分偏多的表演段落、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儀式環節、硬拗的館長點評等等,儘管過於刻意且流於表面形式,但是只要是服務於收視率這一大目標,都沒有必要去苛責。

畢竟,什麼樣的形式不是最重要的,40分鐘能夠傳達出多少文物資訊也不是最重要的,能吸引更多的觀眾兩個小時看下來不換台,覺得燃、覺得爽、覺得應該去博物館裡一睹國寶真容,這個節目就成功了。

可能這麼說會被噴過於“功利”,但過去十年間,許多博物館絞盡腦汁在做的就是如何吸引觀眾對博物館產生興趣。相較於一個展覽、一次講解或一場活動的傳播覆蓋面,國家級電視媒體的宣傳優勢無可撼動,只是這一天真的等得有點久。

此前,我們熟知的文物類電視節目大多以紀錄片或科教片形式為主,比如《國寶檔案》,適中的體量和電視特有的敘述優勢,非常適合作中深度的專業解讀。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綜藝類、體驗類節目瞄上了文化遺產的主題,將文博元素作為噱頭,結合不錯的可以打開一部分新的受眾群,但也有玩過火引來不少詬病的。

還有一種鑒寶類節目,品質良莠不齊,有些節目畫風完全被商業化帶跑偏;以前央視倒是做過一檔《傳家寶》(大概)節目,側重講民間的文物故事,同時結合了家風家訓的主旋律,如今在國家寶藏上也能看到對它的借鑒。這多少反映了近年來文物類節目的邊緣化尷尬地位和兩極化走向,要麼高精專但看的人少,要麼淪為娛樂的陪襯。

從受眾角度,國家寶藏是拍給大眾群體看的,它的出現彌補了這類節目此前的缺位。但要說傳播方式有多少突破,好像也沒有,只能說是雜糅了不同的形式,顯得豐富,本質上仍是在講故事。這是我個人暫時覺得遺憾的地方,也是未來應該去期待的方向,因為從隔著展櫃玻璃到隔著螢幕講好文物故事只是第一步,更多博物館資源的發揮與利用,更多博物館價值的闡釋與傳播都值得大眾媒體去做更多嘗試。

至於影視明星和張國立,更多起到穿針引線和增強可看性的作用,仔細看下mv裡的明星陣容,流量小鮮肉小鮮花很少,都是演藝圈裡拿得出作品(或許可以理解為相對有文化?)的中青年力量,可見央視爸爸在默默把關著節目的娛樂尺度。

最後再說一下之前噱頭很足的館長天團,現場扮演坐鎮點評的角色,雖然說猜也猜得到,但是看著大佬們在那按照分配好的任務背臺詞腳本,真的只能報以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了。

所以呢,國家寶藏作為一檔主旋律命題式綜藝節目,個人覺得可以打到85分,因為要糅合這麼多元素去作綜藝化的呈現,太難。也因為如此,節目中許多的設計痕跡,比如臆測成分偏多的表演段落、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儀式環節、硬拗的館長點評等等,儘管過於刻意且流於表面形式,但是只要是服務於收視率這一大目標,都沒有必要去苛責。

畢竟,什麼樣的形式不是最重要的,40分鐘能夠傳達出多少文物資訊也不是最重要的,能吸引更多的觀眾兩個小時看下來不換台,覺得燃、覺得爽、覺得應該去博物館裡一睹國寶真容,這個節目就成功了。

可能這麼說會被噴過於“功利”,但過去十年間,許多博物館絞盡腦汁在做的就是如何吸引觀眾對博物館產生興趣。相較於一個展覽、一次講解或一場活動的傳播覆蓋面,國家級電視媒體的宣傳優勢無可撼動,只是這一天真的等得有點久。

此前,我們熟知的文物類電視節目大多以紀錄片或科教片形式為主,比如《國寶檔案》,適中的體量和電視特有的敘述優勢,非常適合作中深度的專業解讀。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綜藝類、體驗類節目瞄上了文化遺產的主題,將文博元素作為噱頭,結合不錯的可以打開一部分新的受眾群,但也有玩過火引來不少詬病的。

還有一種鑒寶類節目,品質良莠不齊,有些節目畫風完全被商業化帶跑偏;以前央視倒是做過一檔《傳家寶》(大概)節目,側重講民間的文物故事,同時結合了家風家訓的主旋律,如今在國家寶藏上也能看到對它的借鑒。這多少反映了近年來文物類節目的邊緣化尷尬地位和兩極化走向,要麼高精專但看的人少,要麼淪為娛樂的陪襯。

從受眾角度,國家寶藏是拍給大眾群體看的,它的出現彌補了這類節目此前的缺位。但要說傳播方式有多少突破,好像也沒有,只能說是雜糅了不同的形式,顯得豐富,本質上仍是在講故事。這是我個人暫時覺得遺憾的地方,也是未來應該去期待的方向,因為從隔著展櫃玻璃到隔著螢幕講好文物故事只是第一步,更多博物館資源的發揮與利用,更多博物館價值的闡釋與傳播都值得大眾媒體去做更多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