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為什麼沒有實現中興?

錯過最佳時機

西周滅亡雖然鎬京被毀,周幽王被殺,

好歹還是有幾位諸侯趕來救援,秦襄公、衛武公、晉文侯、鄭武公,除了秦國較弱外,都是當時的強國。如果依靠這幾個國家的軍隊趕走犬戎、收復失地,則周天子還能擁有岐山以西的土地。但周平王決策失誤選擇東遷,還把失地賜給秦國,秦國最終笑到了最後。

周鄭交惡

周和鄭的關係非常密切,鄭侯早期在王室擔任卿士,但很快發生嫌隙。逐步強大的鄭國被周平王視為威脅,周桓王時辭去了鄭莊公的爵位,雙方爆發戰爭,周桓王被鄭將射中肩膀,差點被俘虜。周天子也失去了中興最重要的依靠和盟友,鄭莊公的爺爺鄭桓公是周幽王的叔父,關係還是很近的,到這裡就斷了。

剩餘土地被瓜分

本來在周平王東遷之初還是實力可觀的,有清代河南府、懷慶府之地,虎牢、函崤等要塞險隘,算是一個中等諸侯國的規模。無奈和攜王的長期對立、禮崩樂壞,鄭國、晉國、秦國都加入了對於周的分割、包圍、欺淩,特別是晉國和秦國從東周手裡拿走的土地、城邑、人口最多,東遷之後周王室的土地一直在減少。

東周內部的權力鬥爭

外部諸侯分割包圍,內部也沒有實現和平,作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也要像諸侯國一樣,面對各種權力更替的廢立風波。周惠王、周景王時代等都有大的叛亂,士大夫專權也日益嚴重,周天子形同虛設而已。

內鬥嚴重消耗了周天子的實力,連現有的資源地盤也無法整合,戰國時代狹小的周還分裂為東周國和西周國,中興更是癡人說夢。

東遷使周天子失去了軍事基本盤、政治根據地、宗廟所在地,周朝賴以生存的西六師、成周八師、殷八師消失殆盡。

而周朝的領土主要喂飽了秦、晉,想從這兩個國家搶地盤,分分鐘教做人。可以說,從周平王決定東遷開始,就註定了東周時期周天子的醬油地位,中興更是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