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貴的茶和嫩的茶反而口感很“清淡”?

作為一個茶行業從業人員經常會碰到的問題,就是面對一些新手經常說:“這個茶這麼淡,為什麼值這個錢?”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回答?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澄清兩個概念,

叫做茶湯的“飽滿度”和“濃淡度”。所謂茶湯的"飽滿度"是指茶湯進入嘴裡,一種濃稠淡薄的感覺。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氨基酸、可溶性的糖以及果膠物質等的含量。

貴的差為什麼口感“清淡”

先看來自原料端的解釋:

簡單地說,便宜的茶,苦澀味重,刺激性重,

所以就感覺濃了。貴的茶,苦澀味低,刺激性低,所以感覺就淡了。從茶葉的內含物質來講,最主要影響味覺的有以下幾個成分:茶多酚,澀;咖啡鹼,苦;茶氨酸,甜、鮮爽;其他芳香物質等。

所以,越貴的茶,茶氨酸含量越高,也就是甜度、鮮爽度越高,苦澀度越低,

順滑度高了,就讓你覺得淡了。便宜茶則相反:比如夏茶咖啡鹼和茶多酚含量高,苦澀度高,對味蕾的刺激性大,就讓你覺得濃了。越貴的茶,其內含物質豐富但浸出速度緩慢,這也是為什麼高端茶前幾泡沒什麼味道,但卻耐沖泡的原因。同時,越是好茶的,越是香高、順滑,韻味度、持久度、耐泡度都要好很多,初學者需要慢慢體會。

以下是來自工藝端的解釋:

在這裡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為什麼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濃,把貴的茶做得淡? 因為,所有的製作工藝都是一個目的:為了使茶葉更好喝。

為什麼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濃:

便宜的茶一般意味著採摘時間晚、海拔較低、樹齡較新、生長環境較為一般、內含物質含量低。

其品種香氣不明顯,純度不夠,苦澀感較為明顯,為了消除這一類負面的感知,茶師傅要把發酵程度,搖青時間等增加,以提高濃度,即口味重(正所謂:一白遮百醜)。

嫩的茶為什麼口感“清淡”

簡單地說,粗老的茶,苦澀味重,刺激性重,所以就感覺濃了。細嫩的茶,

苦澀味低,刺激性低,所以感覺就淡了。從茶葉的內含物質來講,最主要影響味覺的有以下幾個成分:茶多酚,澀;咖啡鹼,苦;茶氨酸,甜、鮮爽;其他芳香物質等。

就春茶和夏茶,嫩芽和葉來說:

茶多酚含量:春<夏,芽<葉;

咖啡鹼含量:春<夏,芽>葉;

茶氨酸含量:春>夏,芽>葉;

所以,越嫩的茶,茶氨酸含量越高,也就是甜度、鮮爽度越高,苦澀度越低,順滑度高了,就讓人覺得淡了。粗老的茶則相反:比如夏茶咖啡鹼和茶多酚含量高,苦澀度高,對味蕾的刺激性大,就讓大家覺得濃了。而細嫩的茶,其內含物質豐富但浸出速度緩慢,這也是為什麼細嫩的茶,特別是春茶前幾泡沒什麼味道,但卻耐沖泡的原因。

所以,越嫩的茶,茶氨酸含量越高,也就是甜度、鮮爽度越高,苦澀度越低,順滑度高了,就讓人覺得淡了。粗老的茶則相反:比如夏茶咖啡鹼和茶多酚含量高,苦澀度高,對味蕾的刺激性大,就讓大家覺得濃了。而細嫩的茶,其內含物質豐富但浸出速度緩慢,這也是為什麼細嫩的茶,特別是春茶前幾泡沒什麼味道,但卻耐沖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