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亞迪為何不拿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也能造車?

有網友提問:比亞迪這種大廠家為什麼沒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呢?賣得極好的比亞迪e5、e6、秦EV300等車型是如何生產銷售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為您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般來說,要想從事某一行業,就要獲得這個行業的准入資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需要獲得一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才行。目前獲得該資質的共有11家車企,分別為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長城華冠、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車、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汽車和蘭州知豆汽車,

而比亞迪竟然沒出現在名單裡。

其實,並不是相關部門不給比亞迪發資質,而是因為比亞迪壓根就,不!需!要!

這是因為比亞迪作為傳統車企原來就有完整的整車生產資質,按照相關規定,只有單獨成立新能源項目公司的企業,才需要另外申請生產資質。例如北汽集團下屬很多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就是其中1家,北汽集團持股60%,其餘3家公司分別持有不同比例的股份。

和北京賓士、北京現代一樣,都是相對獨立的企業法人,因此需要持有相關資格證,才能生產和銷售新能源車型,所以北汽新能源需要單獨取得生產資質才可以進行生產銷售,可以說單從企業角度來看北汽新能源的和北汽沒有關係。

而比亞迪情況則不同,比亞迪至今沒有將新能源車和傳統燃油車分開運作,銷售環節也都是傳統途徑,所以不需要辦理生產資質也可以生產新能源車型。新能源資質算是整車資質的一個子集,新能源資質只能造新能源車,不能造傳統燃油車。

但是,如果比亞迪要成立子公司去生產新能源車就必須取得生產資質,才能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

比亞迪在幾年前就在深圳和香港股市上市成功,而且走的是全球化戰略,比亞迪在發展過程中一直強調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像整車大部分的核心零部件和技術均是比亞迪自主研發,包含發動機、變速箱、發動機控制軟體、轉向系統等等,未來,比亞迪也將繼續走垂直整合的路線。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傳福曾提到:“比亞迪是高度的垂直整合,大部分核心技術都是我們做的,別的企業基本是外購,而我們剛開始從學習和借鑒中瞭解到核心技術,並通過十幾年的瞭解,將這些技術都掌握住,之後設計和製造就很容易了。”

邦點評

比亞迪將全部資源整合或將有利於其自身發展,但這個行業也沒有思維定式,沒有說一定哪種運作模式就能收穫更好的效果,只能說各車企有其自己的想法和定位,走的路線不同而已。當然,國內想造新能源車的企業並不是只有這些,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車企加入新能源陣營,拿出更好的產品服務消費者,行業內必將優勝劣汰,看看到底誰能笑道最後。

只能說各車企有其自己的想法和定位,走的路線不同而已。當然,國內想造新能源車的企業並不是只有這些,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車企加入新能源陣營,拿出更好的產品服務消費者,行業內必將優勝劣汰,看看到底誰能笑道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