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公募基金時隔5年再次全線虧損,投資者人數依舊暴增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

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文|張欣然,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

時隔五年,公募基金再次全線虧損

公募基金2016年度報告近日正式發佈,受到去年年初股市大跌影響,偏股型基金多數淨值大跌,使得公募基金全線虧損。上證指數下跌12.31%,深證綜指下跌14.72%,創業板指下跌27.71%。公募基金整體虧損超過1754億元,而上一次大幅虧損是在2011年,當時64家基金公司投資合計虧損4356億元,

這是公募時隔5年再度出現年度整體虧損。

具體來看,主動管理類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成為虧損大頭,合計虧損超過3000億元。但公募基金在股票上的配置規模並不高,1.66萬億元,占比19.33%,同比略有下降。在8.61億的整體規模上,債券資產配置最多,憑藉3.37億占比近四成。另外從行業上看,銀行、採掘、非銀金融等大行業是公募基金配置比例較高的板塊。

展望2017年市場走勢,A股市場或將維持震盪行情,

基民們也應維持謹慎樂觀態度,優質成長股依舊是普遍看好的投資標的。在2016年基金持股市值最多的前20檔股票中,大多都是大盤藍籌股以及白馬股,包括今年以來股價迭創新高的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

股票基金拖累,貨幣基金加分,關注中小盤

據東方財富的統計,去年貨幣基金仍是盈利最多的基金類型,年度利潤1153.50億元;QDII基金得益於去年下半年美股、港股、大宗商品明顯的上漲走勢,

盈利75.88億元;受去年末債市流動性危機的衝擊,債券型基金僅收穫43.16億元微利,保本型基金盈利12.13億元。

而受到A股市場震盪的衝擊,混合型基金虧損金額最大,高達1987.10億元,股票型基金當年虧損1029.18億元,另外,商品型基金和封閉式基金分別虧損0.23億元和 22.86億元。

不過得益於銀行委外資金的大幅流入,公募基金的整體規模卻在2016年得到長足增長。截至2016年末公募基金份額規模達到8.22萬億份,

較2015年增幅達9.9%。其中,作為委外基金主力品種,債券型基金規模增加最大,相較於2015年,規模增幅達66.79%。

從基金公司方面來看,統計的108家基金公司中,69家在去年虧損,僅39家盈利。擁有第一大貨幣基金餘額寶的天弘基金以189.9億元的整體盈利成為最賺錢的基金公司,建信、興業、興銀、上銀等銀行系基金公司得益於去年委外基金大爆發,整體利潤均在10億元以上,

利潤排名前列。

年報顯示,進入公募基金淨增持十大重倉股的股票分別為上汽集團、國泰君安、美的集團、同花順、貴州茅臺、中國石化、歐菲光、交通銀行、寧波銀行和長盈精密。而奧飛娛樂、天齊鋰業、民生銀行、興業銀行、萬科A等多隻金融、科技類過也遭遇基金大幅拋售,遭基金減持幅度均超過30億元。被基金增持最多的行業為化工、有色以及消費品板塊股票。配置方面,在基金淨買入的1586檔基金中,創業板及中小板股票居多,共1145只,顯示出2016年公募基金的整體投資風格仍然偏向中小盤個股。

展望2017,“基金人口”暴增,穩扎實幹才能樂觀向上

自2014年開始,公募基金持有人每年都以億戶的級別在增加。截至2016年底,公募基金持有人總戶數達5.07億戶,較2015年末的3.76億戶大幅增加了1.31億戶,增幅為34.84%,預計2017年仍將延續“基金人口”暴增的趨勢,為市場注入強心劑。

同時,從年報來看,多數基金經理表示謹慎看待A股2017年的行情。由於整體的貨幣環境趨於收緊,估值收縮的壓力較大。加上IPO加速,導致新股供應量不斷增加,對小股票相對較為不利,因為2017年建議將儘量回避依靠估值擴張才能上漲的行業。

另一方面,2017年市場仍會向基本面回歸,仍將維持以基本面和企業內在價值為主線的投資風格,市值上升的前提是這些公司基本面向好,實體經濟盈利穩健。

創業板及中小板股票居多,共1145只,顯示出2016年公募基金的整體投資風格仍然偏向中小盤個股。

展望2017,“基金人口”暴增,穩扎實幹才能樂觀向上

自2014年開始,公募基金持有人每年都以億戶的級別在增加。截至2016年底,公募基金持有人總戶數達5.07億戶,較2015年末的3.76億戶大幅增加了1.31億戶,增幅為34.84%,預計2017年仍將延續“基金人口”暴增的趨勢,為市場注入強心劑。

同時,從年報來看,多數基金經理表示謹慎看待A股2017年的行情。由於整體的貨幣環境趨於收緊,估值收縮的壓力較大。加上IPO加速,導致新股供應量不斷增加,對小股票相對較為不利,因為2017年建議將儘量回避依靠估值擴張才能上漲的行業。

另一方面,2017年市場仍會向基本面回歸,仍將維持以基本面和企業內在價值為主線的投資風格,市值上升的前提是這些公司基本面向好,實體經濟盈利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