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把我的玩具送人,你征得我同意了麼?

前幾天我們口袋育兒在網上看見這樣一個問題——做客孩子臨走時帶走幾隻玩具,

我的孩子抗拒並一直哭,要怎麼開導?

看了看寶媽的留言,果不其然,沒有一個人告訴這位媽媽應該如何“開導”孩子,而是直接了當的指出來——是你錯了。

在很多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會有這樣的場景:大人的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裡做客,臨走時,那位小朋友卻依依不捨的攥著你的玩具,你媽一看大手一揮:“xx喜歡啊?拿回家玩吧”,卻沒有注意到你委屈中帶著憤怒的表情。

你沒有辦法跟媽媽解釋,那輛小坦克是你隊伍裡最厲害的一輛,它經過了大大小小幾百次戰役,挫敗了幾十萬敵軍;你沒有辦法讓媽媽明白,小熊玩偶雖然有點髒了,但依然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沒有辦法告訴媽媽,你沒有經過我同意,就拿走了我世界裡很重要的東西。

其實大人也曾是小孩子,只是當時那些心愛的玩具,已經變成了首飾、名牌包、電子產品等等。

幾十年前那幾個玩具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早已被他們拋之腦後,也自然無法體會孩子們的心情。更可氣的是,有時,僅僅是因為面子。

首先,家長們要認清的一點——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並不丟人。在這件事情上,做家長往往有著很奇怪的邏輯,他們覺得被人說成“小家子氣”很丟人、被說成是“摳門”很丟人……但當你跳出當事人的視角來看,你會發現,自己真的特別傻,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哪裡丟人?真正丟人的是那個明知孩子的行為是一種“貪便宜”卻默許的另一位家長。

當看到自己家的孩子拿著別人的玩具時,這位家長做的應該做的是勸阻——她可以問問你這個玩具是哪裡買的,再告訴自己的孩子“媽媽去給你買個新的”;她也可以告訴孩子不要拿小朋友的玩具,你自己的玩具也很好……而不是無動於衷面帶笑容等著你的許可。如果她並沒有為自己孩子的行為感到一絲不好意思,
那麼你的“好面兒”也完全不需要,這樣教育孩子的家長,並不值得更多的交往。你真正需要維護的是你孩子那個小小世界的完滿,和他的尊嚴。

逗伴匠·繪畫塗鴉“玩美”套裝(8支塗鴉筆和繪畫服一套) ¥51.9 購買

其次,孩子並不是你想的那麼“無私”。其實從2歲開始,孩子已經明白了“我的”、“他的”的概念。這個階段,孩子對於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表現的也是最為明顯的。

這個時候如果你把他的玩具給其他的小朋友,孩子的表現肯定要比5、6歲的孩子更為激烈。很多家長在不經孩子同意就將孩子的所有物送人後,往往不能理解孩子的哭鬧和委屈。還會責怪孩子“怎麼這麼不懂得分享?”。家長,你搞錯了!首先,分享不等於贈予。某個十幾塊的玩具在孩子眼中,可能代表的就是他全部的快樂,你未經允許就剝奪了這份快樂贈予了其他小朋友,你還要責怪他不會分享?其次,孩子如果不懂得分享,那麼在一開始就不會有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的行為。“分享”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成年人的世界裡,請客吃飯可以是一種分享、互贈禮物可以是一種分享……但你們何時將房子車子、人脈資源、客戶名單等等與人“分享”?那個被你隨意送人的玩具,在孩子的世界裡,和你的房子車子、社會資源一樣重要。

第三,這種傷害,並不是無足掛齒。家長往往意識不到這種行為會給孩子造成傷害,就像提出問題的這位,甚至還在尋求“開導”孩子的方法。未經孩子同意就將其所有物贈與他人,是一種對孩子物品所有權的不尊重。這樣做的最嚴重後果:

第一、給孩子造成了傷害。你沒有一絲顧慮的大手一揮,帶走的是孩子的快樂。

第二、影響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父母在孩子心中,扮演著保護者的角色,將自己的玩具送人,這種保護者的形象會大打折扣,也是在透支孩子對自己的絕對信任。最不可取的是有些家長“這是我花錢買的,我可以決定給誰”的這種想法。第四,這種傷害,我們可以避免。“這是小哥哥的玩具,阿姨做不了主,你去問問哥哥吧!”“東西不值錢,但孩子真是有感情了,我下次看到也給xx買一個!”“小姐姐的玩具,阿姨說了不算,但請你吃蛋糕阿姨說了算!”

瞧,就這麼簡單。有時候,我們並不是非要剝奪自己孩子的快樂,才能維持好自己的面子。況且,我們為什麼要以傷害自己的孩子為代價來滿足別人孩子的願望呢?

我們不能教出“熊孩子”,但是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忍氣吞聲當包子。有時候,我們要鼓勵孩子為了自己站出來說話,爭取自己的權利。另外那些喜歡帶著自己孩子到別人家蹭點兒小便宜的家長也要醒醒了,一點點的小便宜,可能積攢成巨大的貪念,生活是孩子的課堂,作為老師的你,也一定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哦。

你還要責怪他不會分享?其次,孩子如果不懂得分享,那麼在一開始就不會有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的行為。“分享”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成年人的世界裡,請客吃飯可以是一種分享、互贈禮物可以是一種分享……但你們何時將房子車子、人脈資源、客戶名單等等與人“分享”?那個被你隨意送人的玩具,在孩子的世界裡,和你的房子車子、社會資源一樣重要。

第三,這種傷害,並不是無足掛齒。家長往往意識不到這種行為會給孩子造成傷害,就像提出問題的這位,甚至還在尋求“開導”孩子的方法。未經孩子同意就將其所有物贈與他人,是一種對孩子物品所有權的不尊重。這樣做的最嚴重後果:

第一、給孩子造成了傷害。你沒有一絲顧慮的大手一揮,帶走的是孩子的快樂。

第二、影響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父母在孩子心中,扮演著保護者的角色,將自己的玩具送人,這種保護者的形象會大打折扣,也是在透支孩子對自己的絕對信任。最不可取的是有些家長“這是我花錢買的,我可以決定給誰”的這種想法。第四,這種傷害,我們可以避免。“這是小哥哥的玩具,阿姨做不了主,你去問問哥哥吧!”“東西不值錢,但孩子真是有感情了,我下次看到也給xx買一個!”“小姐姐的玩具,阿姨說了不算,但請你吃蛋糕阿姨說了算!”

瞧,就這麼簡單。有時候,我們並不是非要剝奪自己孩子的快樂,才能維持好自己的面子。況且,我們為什麼要以傷害自己的孩子為代價來滿足別人孩子的願望呢?

我們不能教出“熊孩子”,但是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忍氣吞聲當包子。有時候,我們要鼓勵孩子為了自己站出來說話,爭取自己的權利。另外那些喜歡帶著自己孩子到別人家蹭點兒小便宜的家長也要醒醒了,一點點的小便宜,可能積攢成巨大的貪念,生活是孩子的課堂,作為老師的你,也一定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