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瀛妖匠三浦慶... Rocket Bunny上身GT86.

還記得最初接觸汽車改裝是在2007年,當時改裝的風潮可謂是席捲了整個京城,熱鬧,但也很盲目!我也是從那年開始鼓搗家裡淘汰下來的破夏利,而這台車也就算是我的啟蒙老師。

我用它的4速前進檔熟練學會了開手動檔車的各種要領,也曾改裝了不少沒用的改件,走了許多彎路,我也絲毫不避諱當年年輕無知時也曾在二環路上開個快車,夜裡在望京西門子總部門口的200米開放道路上和人比個0-200米加速,到了終點還不忘拉個手刹掉頭。最終,我的這部夏利的結局也還算圓滿,開著它我認識了許多朋友,同時也解了不少關於汽車改裝的知識。

話題似乎又扯得有些遠,以上內容和今天我要說的事兒沒什麼關係,其實主要是提醒我牢記那段青澀歲月,帶出當時我們對於汽車外觀改裝的一些細碎記憶。在那個年代華北地區對於汽車外觀改裝的概念並不明確,往往都是不知道誰設計的“大包圍”,

不管好看不好看反之就是往上“懟(duì)”,只要戰鬥就OK,更資深一點的玩家會對車輛的翼子板進行改變,但做法往往是使用賽歐旅行版或捷達的原廠輪眉進行加工擴張並安裝在各種車型上,更別提什麼加寬輪距的概念。但是,當時的我們怎麼也沒想到,今天對於寬體的改裝已經跨越性能與審美範疇,甚至高燒到一種潮流層面,大批流行於海內外社交媒體相冊中的寬體品牌逐漸走入我們的真實生活,
例如被人們稱作匠人中井啟 (Nakai San)主理經營的“RAUH-Welt BEGRIF”、貼著日本軍旗在國內飽受爭議的“Liberty Walk”、以及隨著豐田86從頭火到尾的“Rocket Bunny”。而今天我們要和你聊的就是這些潮流寬體中你我都最為常見的Rocket Bunny出品的兩款作品。

圖:Rocket Bunny主理人三浦慶(KeiMiur)先生。

(圖片來自SPEEDHUNTERS)

兩台主角車型都極具代表性,一台是目前國內玩車領域的明星豐田86(ZN6),而另外一台則是大陸日系改裝車玩家一直活在電腦桌面上的馬自達RX-7(FD3S)。這兩部車似乎從字面上看起來並無太大關係,兩套Rocket Bunny的寬體套件擺在地上更看不出什麼端倪,但在經過北京F.I.S.T Auto的“主刀整容”後卻顯得尤為不同。

圖:本期主角之一,Rocket Bunny KM4SH寬體套件86(ZN6)。

圖:本期第二主角兒Rocket Bunny RX-7(FD3S)。

說句心裡話,三浦慶(KeiMiur)先生為86/BRZ打造的Rocket Bunny套件無論是一代還是二代都太過於競技,喜歡的人打心眼裡喜歡,但不喜歡的人又會從內心排斥,與此同時,套件中所涉及的部件種類較多,這也間接提高了安裝難度,並不是所有改裝店都能搞得完美。當然,這裡還需要貧一嘴的就是假貨,因為在利潤面前只不過就是開個模子複製粘貼,更不要談什麼安裝是否和縫,左右是否對稱了,而目前在國內山寨的Rocket Bunny套件早已滿天飛,裝車效果更是參差不齊,近乎審美疲勞。這台豐田86選擇的是“KM4SH”寬體套件,而且還是中國的No.1。那麼什麼是KM4SH?上面我們說了,傳統Rocket Bunny套件設計過於競技,許多車友接受起來有些吃力,而KM4SH套件就是由海外知名改裝車分享網站Speedhunters聯合三浦慶合力打造的寬體套件。

相比起早期的一代和二代的Rocket Bunny,KM4SH設計要更為內斂,收窄的翼子板與原配的鴨尾也使其看起來更加精細,盡可能削弱大尾翼,大翼子板所熱衷於呈現的競技感。值得一提的是,KM4SH並未配備側裙,使輪眉與原廠側裙呈現的感覺更自然。

這部豐田86的寬體外觀完成度極高,在F.I.S.T Auto的精細研磨下,“KM4SH”幾乎完美貼合原廠車身,即便是寬體與車身的接縫處打膠都十分均勻恰到好處,與此同時,經過後期重新噴塗的紅色也顯得更為鮮豔,近乎達到海外展示車官圖的水準。目前,Rocket Bunny對KM4SH的版權十分重視,如果你想預定這款寬體必須要通過有強大資質的店家預定。

圖:KM4SH寬體設計更為內斂,毫不張揚,競技感也有不少削弱。

圖:小包圍盡可能貼近前杠,使前臉收緊,並沒有一種張牙舞爪的感覺。

圖:F.I.S.T Auto對於這套寬體套件的安裝也格外細緻,完全做到了沒有一絲縫隙與毛邊,在下面我們將提供幾張安裝“KM4SH”寬體套件時的照片。

圖:無論是縫隙還是鉚釘安裝的都堪稱完美。

圖:KM4SH海外的官方裝車照使用的就是這款Enkei出品的6666輪轂,與其說這款輪轂是Enkei出品,倒不如說是與Rocket Bunny聯名發售呢。但關於這款輪轂搭配寬體時的資料車主始終保密。

圖:這套寬體最優雅的部分應該就是車尾部線條的呈現,即便是加持了更寬的翼子板,也不會破壞原車線條烘托出的優雅氣質。

圖:沒有了需要支架固定的大尾翼,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固定在後備箱蓋上的加大鴨尾。

圖:為了進一步烘托走街氣氛,車主還更換了TOMEI Type80 鈦合金(80mm管徑)單邊單出排氣系統,這只排氣的聲線暫且不談,僅7.5kg不到的重量就為其加分不少。

圖:Rocket Bunny KM4SH官方裝車照。(圖片源自SPEEDHUNTERS)

圖:(圖片源自SPEEDHUNTERS)。

安裝寬體套件最重要兩步就是測量和切割。在切割時,每一次下刀都要對比觀察翼子板內部的結構,以免出現切斷內部線路,弧度不齊的情況,要知道這都是憑經驗,容錯率不高,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整塊兒翼子板報廢。當切割完成後,需要再次檢查切割弧度,對比是否圓潤,並對毛邊進行最終打磨,結束整體切割工作。當然,畢竟是後期動刀,需要對原廠防銹技術和設計進行破壞,所以經常觸及帶有腐蝕性泥水的部位,安裝寬體前還要對防銹進行再次處理。

(以下照片由F.I.S.T Auto拍攝)

圖:在進行切割前需要對其進行測量,而測量前更要將原廠翼子板包裹,以防對車漆產生損傷。

圖:切割時極其小心,甚至每切割一寸都要考慮下一寸的力道,以免出現偏差。

圖:切割完畢後的效果。

圖:按照之前測量位置對鉚接位置進行打孔。

圖:安裝結束未噴漆的效果。

這部86對於改裝的需求很明確,就是姿態。所以底盤上並沒有換裝各種強化部件,而避震系統則選擇了Ohlins的DVF系列產品。眾所周知,DFV是Ohlins的一項技術(Dual Flow Valve/雙流閥),當有外力對避震進行衝擊時,DFV系統則會將內部的兩個閥門同時開啟,改變內部阻尼設定,從而有利於緩衝外力,同時過濾因差路產生的細碎震動,而避震器本身的鍛造筒身也更利於優化簧下品質。

圖:這部車的車主似乎對動力並沒有太強的渴求,所以發動機艙十分乾淨,改裝的部位不多。

圖:Greddy機油濾與一個耐高壓的機油與水箱蓋基本已成為每一台86/BRZ車主的基礎品。

圖:帶有魚眼塔頂的Ohlins避震也可隨時設定車子的主銷傾角,與此同時車主還更換了後懸掛可調式下擺臂以改進原廠86無法設定後傾角的BUG。

圖:車主對於這部豐田86的內飾改裝也下了一番功夫,令人愛不釋手的精品零件隨處可見。

圖:Nardi的競技方向盤我想就不用多介紹了。

圖:Worksbell快拆方向盤底座更是逼格滿滿。

圖:車主還特意將美版豐田86(SCION FR-S)的原廠先鋒(Pioneer)機頭進行了移植。

看到眼前的這部第三代RX-7(FD3S)時仿佛讓我穿越了十幾年,雖然我並不是“血液裡流淌著汽油”的機械狂徒,也不是“土炮學會上網後變成的所謂情懷黨”,以至於見到這部FD3S時大呼小叫,但不可否認車主對於這部車的保養已達到極致,而偶然在車內發現的“兩地”(大陸與澳門或香港)牌照也證明了這台右駕車可在大陸合法上路的事實,著實令人羡慕了一會兒。

在外觀的改動上,車主選擇的同樣來是Rocket Bunny為RX-7量身開發的寬體套件。相比起早期Rocket Bunny針對86推出的寬體套件,RX-7的這套要顯得文靜得多,沒有了帶有固定裝置的大尾翼,基本向原車喜用圓角的弧度靠攏,前保險杠處的還特別加入了日間行車燈元素,強調前臉的辨識效果。

圖:Rocket Bunny RX-7寬體套件海外裝車照。(圖片源自網路)

圖:在如今,為一台停產數十年的車設計寬體套件勢必是一種特殊的挑戰,既不能打破原有風格,更要使其符合現代人審美。

圖:車尾部套件基本保持了Rocket Bunny的一些元素,例如巨大的鴨尾式尾翼,競技感十足的空力套件等。

圖:前空力套件中的日間行車燈絕對是整套寬體前部設計中的點睛之筆。

圖:在文章前面,我們介紹了KM4SH的安裝過程,這部Rocket Bunny RX-7所使用的套件同樣裝配精細。

圖:相比起“KM4SH”套件的內斂,RX-7的這套寬體就顯得更為暴力一些,但仍舊無法超越為86/BRZ打造的一代與二代套件。

圖:尾翼不只進行粘貼,還利用多個錨點進行固定。

圖:如果非要用一個詞去概括這個視覺感:我想,我會用“重金屬”。

圖:這部RX-7也使用了Enkei出品的6666款輪轂。

圖:車主選用耐特通(Nitto)NT05出品的高性能街道型輪胎,前輪規格為235/40 R17 後輪為255/40 R17。

圖:為了方便拆卸這種大負值資料輪轂,車主選用了Kyo-ei加長輪轂螺帽,好看的同時更方便安裝也減輕了重量。

在國內打開RX-7/RX-8的發動機蓋的感覺就像是玩扭蛋,古有換裝大眾黃金動力組合之案例(EA888+DSG),今有2JZ、K20A的即時借鑒,誰都不知道下一秒你打開本應是轉子發動機的馬自達車裡面放著的是一台什麼玩意。也許你也明白,轉子發動機無論是對於國內還是國外都是金貴物件,如保養不好,使用環境惡劣就極易發生故障,外加上國內有對轉子發動機維修與保養經驗的店又少之又少,據說當年引進RX-8的一汽馬自達的正式售後服務商都不能保證百分百搞定轉子發動機的所有問題。

我們今天拍攝的這台RX-7所搭載的依舊是原廠13B發動機,並且保養得十分出色。該發動機採用雙轉子式設計,並配有兩顆渦輪進行串聯,在低速時使用較小號渦輪驅動,而在動力猛烈輸出時兩顆渦輪則協同工作,最大馬力輸出可達約300Ps,資料上最起碼看上去還能接受,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雙轉子的設計帶來的勢必是巨大的燃油消耗,而由於特殊的設計理念,13B原廠小渦輪在工作時,大渦輪始終是在偷懶兒狀態,並不會介入工作,所以這也使得RX-7在日常使用低扭走街的情況下就顯得格外疲軟。

圖:轉子發動機的體積並不大,但由於需要各自周邊零件進行協調,所以發動機艙還是被擠得水泄不通。雖然這部車的發動機工況不錯,但周邊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後期翻新的痕跡,例如鑲嵌在車頭框架上的支架。

圖:13B採用了雙渦輪本體設計,所以進氣系統也進行了分管。

圖:進氣歧管採用等長式設計,並應用了拉線式節氣門,進氣過程順暢,油門也更為輕盈靈敏。

圖:原廠就配備了一條貫穿左右塔頂的頂吧,並在頂吧表面進行了打孔偷輕。與此同時,為了實現良好的車身高度,車主也僅選用了XYZ出品的絞牙避震器進行過度。

在國內如果你想對13B進行改裝也不是什麼易事兒。方法一,換大渦輪最直接,但如果散熱與強化做的不好,爆掉一台轉子發動機的幾率要遠遠比傳統往復式發動機的幾率要大得多。另外,更換更大的渦輪勢必要將原廠串聯的大小渦輪一鍋兒端,那麼這樣依舊對起步加速與解決渦輪延時問題沒有太大幫助。方法二,增加轉子本體數量,這方法看似胡來,但卻生效顯著。歷史上,馬自達著名的787B賽車就是使用了四顆轉子進行串聯打造出魔性十足的900Ps猛獸。當然,增加轉子數量也只能存在於賽車理論層面,如果你想開著好幾顆轉子本體的馬自達走街,那麼你距離入股中石化也就不遠了。方法三,摒棄轉子情懷,換一副豐田發動機,具體的在此不加以細說,請自行體會。

如果你對轉子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有興趣, 不妨移步這些文章。

圖:詳情請點擊《無敵網汽車大課堂之13B轉子引擎拆解》。

圖:詳情請點擊《店家教學之帶你認識 RX-7/RX-8引擎不同》。

圖:無數車迷心中的轉子大神787B當年就是使用的四轉子發動機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橫掃一切的,後來在新規則的影響下,這款發動機不能再象以往那樣毫無顧忌的投入使用,最終被迫退出了勒芒賽事。

對於這部RX-7而言,收藏的意義遠遠要比開著它在街道上幹掉幾個德國鋼炮兒更有意義,或許這也就是車主只選擇了Rocket Bunny寬體套件,並沒有對操控及動力性能進行過多改變的原因。換做是我,我想我也會這麼做。

圖:相比今日,那個時期的日系高性能跑車的內飾設計就顯得有些過時。

圖:9000/rpm的轉速表低透露出它不凡的氣息。

圖:真皮的手動檔頭磨損嚴重,但手感依舊十分出色。

圖:原廠方向盤為MOMO提供,質地較軟,但直徑不小,也不是三輻式設計。

編輯點評:兩台不同年代的車,在Rocket Bunny套件加持下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看得出來,“KM4SH”正在極力幫助豐田86走出審美疲勞的黑洞空間,而專為RX-7打造的套件又使這部擁有上個世紀經典設計的跑車找回了一絲現代元素。此處,我不想評價兩款套件是否真正有效地優化了空力性能,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在潮流為大的今天,像Rocket Bunny這類品牌的空力套件確實正在接受春天般的洗禮。

(轉載)

這也間接提高了安裝難度,並不是所有改裝店都能搞得完美。當然,這裡還需要貧一嘴的就是假貨,因為在利潤面前只不過就是開個模子複製粘貼,更不要談什麼安裝是否和縫,左右是否對稱了,而目前在國內山寨的Rocket Bunny套件早已滿天飛,裝車效果更是參差不齊,近乎審美疲勞。這台豐田86選擇的是“KM4SH”寬體套件,而且還是中國的No.1。那麼什麼是KM4SH?上面我們說了,傳統Rocket Bunny套件設計過於競技,許多車友接受起來有些吃力,而KM4SH套件就是由海外知名改裝車分享網站Speedhunters聯合三浦慶合力打造的寬體套件。

相比起早期的一代和二代的Rocket Bunny,KM4SH設計要更為內斂,收窄的翼子板與原配的鴨尾也使其看起來更加精細,盡可能削弱大尾翼,大翼子板所熱衷於呈現的競技感。值得一提的是,KM4SH並未配備側裙,使輪眉與原廠側裙呈現的感覺更自然。

這部豐田86的寬體外觀完成度極高,在F.I.S.T Auto的精細研磨下,“KM4SH”幾乎完美貼合原廠車身,即便是寬體與車身的接縫處打膠都十分均勻恰到好處,與此同時,經過後期重新噴塗的紅色也顯得更為鮮豔,近乎達到海外展示車官圖的水準。目前,Rocket Bunny對KM4SH的版權十分重視,如果你想預定這款寬體必須要通過有強大資質的店家預定。

圖:KM4SH寬體設計更為內斂,毫不張揚,競技感也有不少削弱。

圖:小包圍盡可能貼近前杠,使前臉收緊,並沒有一種張牙舞爪的感覺。

圖:F.I.S.T Auto對於這套寬體套件的安裝也格外細緻,完全做到了沒有一絲縫隙與毛邊,在下面我們將提供幾張安裝“KM4SH”寬體套件時的照片。

圖:無論是縫隙還是鉚釘安裝的都堪稱完美。

圖:KM4SH海外的官方裝車照使用的就是這款Enkei出品的6666輪轂,與其說這款輪轂是Enkei出品,倒不如說是與Rocket Bunny聯名發售呢。但關於這款輪轂搭配寬體時的資料車主始終保密。

圖:這套寬體最優雅的部分應該就是車尾部線條的呈現,即便是加持了更寬的翼子板,也不會破壞原車線條烘托出的優雅氣質。

圖:沒有了需要支架固定的大尾翼,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固定在後備箱蓋上的加大鴨尾。

圖:為了進一步烘托走街氣氛,車主還更換了TOMEI Type80 鈦合金(80mm管徑)單邊單出排氣系統,這只排氣的聲線暫且不談,僅7.5kg不到的重量就為其加分不少。

圖:Rocket Bunny KM4SH官方裝車照。(圖片源自SPEEDHUNTERS)

圖:(圖片源自SPEEDHUNTERS)。

安裝寬體套件最重要兩步就是測量和切割。在切割時,每一次下刀都要對比觀察翼子板內部的結構,以免出現切斷內部線路,弧度不齊的情況,要知道這都是憑經驗,容錯率不高,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整塊兒翼子板報廢。當切割完成後,需要再次檢查切割弧度,對比是否圓潤,並對毛邊進行最終打磨,結束整體切割工作。當然,畢竟是後期動刀,需要對原廠防銹技術和設計進行破壞,所以經常觸及帶有腐蝕性泥水的部位,安裝寬體前還要對防銹進行再次處理。

(以下照片由F.I.S.T Auto拍攝)

圖:在進行切割前需要對其進行測量,而測量前更要將原廠翼子板包裹,以防對車漆產生損傷。

圖:切割時極其小心,甚至每切割一寸都要考慮下一寸的力道,以免出現偏差。

圖:切割完畢後的效果。

圖:按照之前測量位置對鉚接位置進行打孔。

圖:安裝結束未噴漆的效果。

這部86對於改裝的需求很明確,就是姿態。所以底盤上並沒有換裝各種強化部件,而避震系統則選擇了Ohlins的DVF系列產品。眾所周知,DFV是Ohlins的一項技術(Dual Flow Valve/雙流閥),當有外力對避震進行衝擊時,DFV系統則會將內部的兩個閥門同時開啟,改變內部阻尼設定,從而有利於緩衝外力,同時過濾因差路產生的細碎震動,而避震器本身的鍛造筒身也更利於優化簧下品質。

圖:這部車的車主似乎對動力並沒有太強的渴求,所以發動機艙十分乾淨,改裝的部位不多。

圖:Greddy機油濾與一個耐高壓的機油與水箱蓋基本已成為每一台86/BRZ車主的基礎品。

圖:帶有魚眼塔頂的Ohlins避震也可隨時設定車子的主銷傾角,與此同時車主還更換了後懸掛可調式下擺臂以改進原廠86無法設定後傾角的BUG。

圖:車主對於這部豐田86的內飾改裝也下了一番功夫,令人愛不釋手的精品零件隨處可見。

圖:Nardi的競技方向盤我想就不用多介紹了。

圖:Worksbell快拆方向盤底座更是逼格滿滿。

圖:車主還特意將美版豐田86(SCION FR-S)的原廠先鋒(Pioneer)機頭進行了移植。

看到眼前的這部第三代RX-7(FD3S)時仿佛讓我穿越了十幾年,雖然我並不是“血液裡流淌著汽油”的機械狂徒,也不是“土炮學會上網後變成的所謂情懷黨”,以至於見到這部FD3S時大呼小叫,但不可否認車主對於這部車的保養已達到極致,而偶然在車內發現的“兩地”(大陸與澳門或香港)牌照也證明了這台右駕車可在大陸合法上路的事實,著實令人羡慕了一會兒。

在外觀的改動上,車主選擇的同樣來是Rocket Bunny為RX-7量身開發的寬體套件。相比起早期Rocket Bunny針對86推出的寬體套件,RX-7的這套要顯得文靜得多,沒有了帶有固定裝置的大尾翼,基本向原車喜用圓角的弧度靠攏,前保險杠處的還特別加入了日間行車燈元素,強調前臉的辨識效果。

圖:Rocket Bunny RX-7寬體套件海外裝車照。(圖片源自網路)

圖:在如今,為一台停產數十年的車設計寬體套件勢必是一種特殊的挑戰,既不能打破原有風格,更要使其符合現代人審美。

圖:車尾部套件基本保持了Rocket Bunny的一些元素,例如巨大的鴨尾式尾翼,競技感十足的空力套件等。

圖:前空力套件中的日間行車燈絕對是整套寬體前部設計中的點睛之筆。

圖:在文章前面,我們介紹了KM4SH的安裝過程,這部Rocket Bunny RX-7所使用的套件同樣裝配精細。

圖:相比起“KM4SH”套件的內斂,RX-7的這套寬體就顯得更為暴力一些,但仍舊無法超越為86/BRZ打造的一代與二代套件。

圖:尾翼不只進行粘貼,還利用多個錨點進行固定。

圖:如果非要用一個詞去概括這個視覺感:我想,我會用“重金屬”。

圖:這部RX-7也使用了Enkei出品的6666款輪轂。

圖:車主選用耐特通(Nitto)NT05出品的高性能街道型輪胎,前輪規格為235/40 R17 後輪為255/40 R17。

圖:為了方便拆卸這種大負值資料輪轂,車主選用了Kyo-ei加長輪轂螺帽,好看的同時更方便安裝也減輕了重量。

在國內打開RX-7/RX-8的發動機蓋的感覺就像是玩扭蛋,古有換裝大眾黃金動力組合之案例(EA888+DSG),今有2JZ、K20A的即時借鑒,誰都不知道下一秒你打開本應是轉子發動機的馬自達車裡面放著的是一台什麼玩意。也許你也明白,轉子發動機無論是對於國內還是國外都是金貴物件,如保養不好,使用環境惡劣就極易發生故障,外加上國內有對轉子發動機維修與保養經驗的店又少之又少,據說當年引進RX-8的一汽馬自達的正式售後服務商都不能保證百分百搞定轉子發動機的所有問題。

我們今天拍攝的這台RX-7所搭載的依舊是原廠13B發動機,並且保養得十分出色。該發動機採用雙轉子式設計,並配有兩顆渦輪進行串聯,在低速時使用較小號渦輪驅動,而在動力猛烈輸出時兩顆渦輪則協同工作,最大馬力輸出可達約300Ps,資料上最起碼看上去還能接受,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雙轉子的設計帶來的勢必是巨大的燃油消耗,而由於特殊的設計理念,13B原廠小渦輪在工作時,大渦輪始終是在偷懶兒狀態,並不會介入工作,所以這也使得RX-7在日常使用低扭走街的情況下就顯得格外疲軟。

圖:轉子發動機的體積並不大,但由於需要各自周邊零件進行協調,所以發動機艙還是被擠得水泄不通。雖然這部車的發動機工況不錯,但周邊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後期翻新的痕跡,例如鑲嵌在車頭框架上的支架。

圖:13B採用了雙渦輪本體設計,所以進氣系統也進行了分管。

圖:進氣歧管採用等長式設計,並應用了拉線式節氣門,進氣過程順暢,油門也更為輕盈靈敏。

圖:原廠就配備了一條貫穿左右塔頂的頂吧,並在頂吧表面進行了打孔偷輕。與此同時,為了實現良好的車身高度,車主也僅選用了XYZ出品的絞牙避震器進行過度。

在國內如果你想對13B進行改裝也不是什麼易事兒。方法一,換大渦輪最直接,但如果散熱與強化做的不好,爆掉一台轉子發動機的幾率要遠遠比傳統往復式發動機的幾率要大得多。另外,更換更大的渦輪勢必要將原廠串聯的大小渦輪一鍋兒端,那麼這樣依舊對起步加速與解決渦輪延時問題沒有太大幫助。方法二,增加轉子本體數量,這方法看似胡來,但卻生效顯著。歷史上,馬自達著名的787B賽車就是使用了四顆轉子進行串聯打造出魔性十足的900Ps猛獸。當然,增加轉子數量也只能存在於賽車理論層面,如果你想開著好幾顆轉子本體的馬自達走街,那麼你距離入股中石化也就不遠了。方法三,摒棄轉子情懷,換一副豐田發動機,具體的在此不加以細說,請自行體會。

如果你對轉子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有興趣, 不妨移步這些文章。

圖:詳情請點擊《無敵網汽車大課堂之13B轉子引擎拆解》。

圖:詳情請點擊《店家教學之帶你認識 RX-7/RX-8引擎不同》。

圖:無數車迷心中的轉子大神787B當年就是使用的四轉子發動機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橫掃一切的,後來在新規則的影響下,這款發動機不能再象以往那樣毫無顧忌的投入使用,最終被迫退出了勒芒賽事。

對於這部RX-7而言,收藏的意義遠遠要比開著它在街道上幹掉幾個德國鋼炮兒更有意義,或許這也就是車主只選擇了Rocket Bunny寬體套件,並沒有對操控及動力性能進行過多改變的原因。換做是我,我想我也會這麼做。

圖:相比今日,那個時期的日系高性能跑車的內飾設計就顯得有些過時。

圖:9000/rpm的轉速表低透露出它不凡的氣息。

圖:真皮的手動檔頭磨損嚴重,但手感依舊十分出色。

圖:原廠方向盤為MOMO提供,質地較軟,但直徑不小,也不是三輻式設計。

編輯點評:兩台不同年代的車,在Rocket Bunny套件加持下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看得出來,“KM4SH”正在極力幫助豐田86走出審美疲勞的黑洞空間,而專為RX-7打造的套件又使這部擁有上個世紀經典設計的跑車找回了一絲現代元素。此處,我不想評價兩款套件是否真正有效地優化了空力性能,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在潮流為大的今天,像Rocket Bunny這類品牌的空力套件確實正在接受春天般的洗禮。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