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拿破崙“加冕之冠”首次離鄉,將於4月10日亮相故宮

據北京青年報4月7日報導,4月10日,故宮博物院將攜手尚美巴CHAUMET,舉辦“尚之以瓊華——始於十八世紀的珍寶藝術展”。

此次展覽最受矚目的還是一把“執政官之劍”,它也被稱作“拿破崙一世的加冕之劍”,為楓丹白露博物館藏品。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正是佩戴著這把劍在巴黎聖母院舉辦了加冕大典。

據專家介紹,這把劍由金、雞血石、寶石、玳瑁、鋼和皮革製成,

“拿破崙要求使用璀璨炫目的法國皇冠珠寶,尤其是美輪美奐的攝政王鑽石,這顆重140克拉的傳奇美鑽目前保存在盧浮宮。”據瞭解,此次是它首次離開法國參加展覽。

拿破崙一世 “加冕之劍”

尚美巴黎的創始人尼鐸憑藉他的珠寶創作技藝,

很早就出入凡爾賽宮,曾效力於當時的法國皇后瑪麗·安托瓦內特。

而拿破崙可以說是尚美巴黎世家的貴人。在1802年,拿破崙任命尼鐸為御用珠寶大師,他受命創作了一系列拿破崙在1804年加冕儀式上用到的皇權象徵物,包括鑲有“法國皇冠”鑽石的加冕劍、“查理曼大帝”皇冠等。此外,尼鐸父子還負責為拿破崙皇帝製作所有珍貴寶石飾品及禮品。

在首次來到中國的“拿破崙之劍”前,尚美巴黎的藝術顧問告訴記者,當年拿破崙定制此劍時的要求頗為苛刻,要求使用璀璨奪目的法國皇冠珠寶、尤其是美輪美奐的“攝政王”鑽石。這顆重達140克拉的傳奇美鑽1689年開採於印度著名的礦山上,曾點綴在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的加冕皇冠之上。

尼鐸將其鑲嵌在拿破崙的佩劍劍柄之上,此劍還另外鑲嵌了42顆同樣來自於法國國庫的寶石,拿破崙希望借此賦予這柄寶劍更深層的政治意義。

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最終佩戴著這把象徵皇權的寶劍出現在巴黎聖母院皇帝加冕大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