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厲害了我的國!削平了1250座山頭在山腰上建運河,還是個5A級景區

【中國最長的人工天河——林州紅旗渠】

紅旗渠是1960年,林州農民工朋友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

歷時近10年,在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譽為“中國第八大奇跡”。

紅旗渠總幹渠長70.6公里,渠牆高4.3米。現在的紅旗渠景區由“分水苑”、“青年洞“、“絡絲潭”三個景區組成。景區整體還行,適合自駕遊。

這麼一個不起眼的景區居然是5A級景區,

你沒聽錯!5A!

現在的紅旗渠景區由“分水苑”、“青年洞“、“絡絲潭”三個景區組成。

“分水苑”是一園林式景區,也是紅旗渠總幹渠分為三條幹渠的地方。

距市區18公里,位於林慮山北部向東分支的大駝嶺、貓兒嶺之間凹腰處。

“青年洞”靠斷壁而鑿,山高路險,從大山之中穿通而過。“絡絲潭”因其潭深一絡蠶絲而得名,又因濁漳河有“九峽十八斷”,此處乃一較大斷嶄跌水,上有連接豫、冀兩省的峽谷索橋,故稱“天橋斷”。

紅旗渠工程於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

該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

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據計算,如把這些土石壘築成高2米,寬3米的牆,可縱貫祖國南北,繞行北京,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

《紅旗渠》紀實電影片,一部拍攝於30年多前的老影片,讓我們重溫了那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當時的人們靠著怎樣的一種精神動力完成了這項艱巨的工程。今天,紅旗渠的故事似乎日漸模糊,然而,紅旗渠精神在變革中的現代中國,仍然是一筆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