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時期,美軍讓全世界都羡慕的單兵口糧,真是應有盡有啊!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行軍打仗後勤補給那是相當的重要,戰士們吃不飽穿不暖那還怎麼打得贏戰爭。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通常會派發五種不同的口糧:A-口糧,

B-口糧,C-口糧,K-口糧,和D-口糧。這幾種口糧是應對不同的兵種和作戰任務來設計派發的。

品種齊全的單兵口糧

A-口糧是新鮮的、冷藏的、冷凍的食物,用於供應給那些正在準備野戰廚房或從固定設施轉移出的部隊。 B-口糧的食物主要以罐頭,醃制或預包裝的為主,

並且不需要使用製冷設備。 C-口糧是單獨發放的、預先烹調好並罐裝的,提供給那些在戶外並且使用A-口糧和B-口糧都是不切實際的士兵,後來它們在1958年被膳食戰鬥個人(MCI)取代,在這之後又於1981年被Ready-to-Eat (MRE,即食)食品取代。K-口糧主要派發給機動部隊,如傘兵和坦克兵,只持續了很短一段時間,其中包括了三個盒飯。由於卡路里含量不足,軍方於1948年宣佈它已經過時。最後介紹的是,
D-口糧主要用於緊急情況和主要由濃巧克力製成,能夠提供最大的熱量滿足士兵的需要。

烤雞,土豆泥,玉米和咖啡

即使在二戰開始之前,美國也一直在尋找一種方式作為士兵口糧補給,它既要有營養又要輕巧。 1937年,美國陸軍軍需長辦公室的上尉保羅·洛根去拜訪了好時巧克力公司總裁威廉·莫里,

(談論)關於將一種巧克力棒列入軍事口糧。他對好時的要求很簡單,重量輕、能量高,並(為了確保在緊急情況下食用時)口感要比煮土豆略勝一籌。

其結果是一種粘稠的糊狀物,(生產過程中)必須以手裝入模子。所謂的D-口糧,巧克力棒不得不削成薄皮(食用),同時擁有極其苦澀的味道。士兵們把它稱為“希特勒的秘密武器”,

並很多時候他們一旦收到就會扔掉。後來在1943年,政府將要求好時設計一個新的巧克力棒,可以在120度的高溫下保持其形狀一小時,同時口感稍加改善,最終生產出了熱情巧克力棒。

奶油花生醬和幹水果,罐頭水果

大約與此同時,福里斯特·馬斯,作為競爭對手——銀河(巧克力)棒創造者的兒子,

在看過西班牙內戰期間士兵們吃了糖衣巧克力之後,開始研發一種耐熱的糖衣巧克力設計。不像好時,馬斯試圖創造一種不僅能作為軍用食品而且能作為市售產品的東西。考慮到這一點,馬斯開始接近威廉·莫里的兒子-布魯斯,以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為了獲得產品20%的股份,莫里確保在負責供應美軍糖和巧克力的同時,好時還能夠提供穩定的巧克力供應(給馬斯)。該產品在馬斯和莫里合作之後被命名為M&M。雖然在戰爭結束後不久馬斯就購回了莫里家族的份額,但是產品名稱依舊保持不變。

巧克力棒,單兵必備口糧之一。

在產品發佈後不久,美軍就成為馬斯新產品的專屬客戶,並在戰爭期間繼續這樣做。不像修改後的好時巧克力棒,M&M公司被加入到士兵的C-口糧,並用紙板管包裝,並作為一般消費品,這使得部隊在就餐後沒有必要立即扔掉它。這場真實的戰爭和巧克力戰爭結束後,新回來的戰士們繼續購買M&M的產品,同時使得到1954年M&M成為了美國的頭號糖果品牌。時至今日,各種巧克力包含在士兵的配額口糧中。

罐頭食品,通常是牛肉溝通等肉食罐頭。

該產品在馬斯和莫里合作之後被命名為M&M。雖然在戰爭結束後不久馬斯就購回了莫里家族的份額,但是產品名稱依舊保持不變。

巧克力棒,單兵必備口糧之一。

在產品發佈後不久,美軍就成為馬斯新產品的專屬客戶,並在戰爭期間繼續這樣做。不像修改後的好時巧克力棒,M&M公司被加入到士兵的C-口糧,並用紙板管包裝,並作為一般消費品,這使得部隊在就餐後沒有必要立即扔掉它。這場真實的戰爭和巧克力戰爭結束後,新回來的戰士們繼續購買M&M的產品,同時使得到1954年M&M成為了美國的頭號糖果品牌。時至今日,各種巧克力包含在士兵的配額口糧中。

罐頭食品,通常是牛肉溝通等肉食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