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時期,美軍、蘇軍到底誰更能打?1944年盟軍的一次烏龍事件告訴你真相,事後雙方均稱作“誤會”

由於意識形態的變化,美國、蘇聯從戰時的盟友關係,很快變成了戰後的敵人。從根本上說,兩個國家都是霸權主義國家,而且在戰後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相互對抗,

也是在所難免的。

僅從書本上的介紹,你可能會認為,雙方都只是在暗中較勁,然而,二戰時期,雙方的確放生了衝突。不過,事後,雙方均稱作“誤會”。

1944年11月初,按照行動計畫,蘇軍準備襲擊在貝爾格勒(南斯拉夫)駐守的德軍,連年的戰爭使得德軍在南斯拉夫遭受重創,

所以德軍大多退守主要城市。蘇聯得到消息,行軍途中德國軍隊較少,蘇軍一路也較為順利。

在11月7日這天,情況發生了逆轉,蘇軍步兵遭遇了猛烈的空襲,僅僅一輪空襲,2輛坦克、數量輜重卡車被擊毀。此次派往貝爾格勒的蘇軍是近衛第6步兵軍,是蘇軍中精銳中的精銳。

雖然不明白,對方什麼來頭,地面步兵很快開始組織反擊,並請求空中支援。尼什機場駐紮的,蘇軍第17航空集團軍命令第288航空兵師下屬的第886殲航團迎擊敵人,敵人似乎發現了端倪,開始對尼什機場發起偷襲。

蘇軍殲擊機很快在敵人的不斷騷擾下,起飛前往救援正在與敵機周旋的近衛第6步兵軍。此時,蘇軍密集的地面火力,打得空中敵機有點吃不消了,

敵機準備開始撤離戰場。

正在此時,蘇軍的空中力量趕來,雙方很快陷入交火。相當尷尬的一件事是,蘇軍飛行員克裡沃諾基赫的戰機,在與敵人交火時,被己方炮彈射中,飛機墜毀。

戰鬥很快進行到白熱化的狀態,蘇軍不斷有飛機該來支援,

與此同時,敵軍兩個中隊的戰機前往戰場支援,頓時硝煙彌漫。

正當戰爭局勢要進一步擴大,就在此時,蘇軍飛行員邦達裡、蘇爾涅夫等人很快發現敵軍戰機上有美國航空兵的標誌,於是便立刻上報指揮部,指揮部經過核實,“敵軍”確實是美軍航空兵,

於是下令立刻停火,並使用一切方式,向“敵軍”證明自己的友軍身份。

這件事的由來,是因為美軍原本想打擊駐紮在尼什要塞的德軍。此次行動的指揮官艾德文森上校,命令美國陸軍航空兵共派出三個中隊60架戰機,而戰機飛行途中,卻意外發現了,急行軍的蘇軍步兵,被誤認為是需要襲擊的德軍目標。

美軍一看,“德軍”怎麼停火了,於是看向“德軍”的飛機,蘇軍故意從兩側穿過美軍,打紅眼的美軍航空兵這才發現“敵人”原來是蘇軍。很快,雙方停火,並有計劃地撤離戰場。

這次戰爭是美蘇在二戰時期鮮有的交手,這次交手剛開始,美軍占盡上風,蘇軍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損失慘重,一共損失了28輛卡車、3輛油罐車、5輛指揮車,蘇軍在尼什要塞的倉庫被毀,幾十輛軍用卡車損壞;

美軍的損失則相對更大一些,共5架P-38飛機被擊落,2名飛行員陣亡;而後來者居上的的蘇軍則共3架殲擊機被擊落,其中1架還是自己人失誤打掉的。

美軍對這次“誤會”的解釋是:根據從被被擊落的P-38上得到的證據表明,此次美軍的真實目標是尼什要塞的德軍,而早在1944年10月底尼什要塞就完全被盟軍佔領了了,德軍又怎麼會在此處出現?

二戰時期,儘管雙方都不想將事態擴大,均採取將“大事化小”,但這次衝突,也讓雙方對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美軍對蘇軍的戰鬥力感到震撼,蘇軍也感覺到了美軍的強大。後來許多學者認為,這次“誤會”,其實是美軍的一次試探,雙方戰後關係迅速惡化,這次衝突起到了關鍵作用。

美軍一看,“德軍”怎麼停火了,於是看向“德軍”的飛機,蘇軍故意從兩側穿過美軍,打紅眼的美軍航空兵這才發現“敵人”原來是蘇軍。很快,雙方停火,並有計劃地撤離戰場。

這次戰爭是美蘇在二戰時期鮮有的交手,這次交手剛開始,美軍占盡上風,蘇軍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損失慘重,一共損失了28輛卡車、3輛油罐車、5輛指揮車,蘇軍在尼什要塞的倉庫被毀,幾十輛軍用卡車損壞;

美軍的損失則相對更大一些,共5架P-38飛機被擊落,2名飛行員陣亡;而後來者居上的的蘇軍則共3架殲擊機被擊落,其中1架還是自己人失誤打掉的。

美軍對這次“誤會”的解釋是:根據從被被擊落的P-38上得到的證據表明,此次美軍的真實目標是尼什要塞的德軍,而早在1944年10月底尼什要塞就完全被盟軍佔領了了,德軍又怎麼會在此處出現?

二戰時期,儘管雙方都不想將事態擴大,均採取將“大事化小”,但這次衝突,也讓雙方對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美軍對蘇軍的戰鬥力感到震撼,蘇軍也感覺到了美軍的強大。後來許多學者認為,這次“誤會”,其實是美軍的一次試探,雙方戰後關係迅速惡化,這次衝突起到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