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種野果在農村長滿山坡,被成為聖果,老人吃了變少年

小時候在農村山坡上看到這些像青橄欖一樣的野果,小時候總是不喜歡它的味道甘甘瑟瑟的,現在長大了才發現這種甘中帶甜的滋味讓人回味無窮,這種野果就是“余甘果”。

一大片余甘果

余甘果又名牛甘果, 油甘果,也有“油金子”之稱。吃起來又苦又酸,過後甘涼,十分正氣。目前市場上也有野生牛甘果賣和水果型牛甘果兩種。與野生牛甘果相比,水果型牛甘果具有果大、肉厚、纖維少、營養豐富、產量高、效益好等特點,而且吃起來更加甘甜爽口。

余甘果

余甘果具有豐富的維生素C、E、B等多種微量元素及礦物質,同時還含有人體所需的14種氨基酸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豐富的有機硒,尤其是維生素C,每100克鮮余甘果中含維生素C500-1841毫克,比素有維生素之王的獼猴桃高4倍,比柑桔高25倍,

具有多種保健醫療作用。

余甘果

余甘果生吃的營養價值是最好的,但是比較苦澀,所以很多人都是醃制後再吃,比較容易入口,還可製作成蜜餞、糖果等。現已開發為保健藥品余甘子膠囊。供輔助治療。潤肺化痰,生津止渴,降低血壓,增進食欲,可治喉炎和乙肝炎,

常吃牛甘,有醫療和保健功效,在民間應用廣泛。

余甘果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余甘子“九胺輕身,延年長生”。輕身即為減肥,延年長生則為抗衰老,而且余甘子可以久服,無 任何副作用中醫學認為,余甘果味甘苦、性涼。具有清肺刺咽、補益肝腎、化瘟止噘、生津解毒的功教。

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喉痹、肺熱或感冒風熱、咳嗽咽幹、煩熱,並且它的莖葉熬湯泡腳可以治療腳蘚。 閩南民間有句諺語:“甘回味甜,越吃越少年”,還有“余甘吃了回味甜,老人吃了變少年”的民謠。余甘果生吃會比較苦澀,可以醃制後再食用。但我還是建議生吃比較好,醃制會影響余甘果的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