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產品滯銷口袋沒錢,豈敢淘寶 “馬雲爸爸”該出手時就出手吧!

​​2017年對於農民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悲痛的一年,“豐產不豐收”、“菜賤傷農”,僅僅一次滯銷就能讓農民一年的辛苦全都白費。

據資料統計,僅今年上半年,蔬菜滯銷就發生了175起,幾乎超過了以往年份全年的滯銷菜數量。


一、洋蔥

今年6月份山東、河南、江蘇的洋蔥大量滯銷一毛一斤。因為今年天氣原因,導致全國洋蔥集中上市,在短時間造成供大於求,在以前一些洋蔥商販要提前到外地販運,但是今年洋蔥基本同一時間上市,再加上短時間供大於求,價格也低。


二、西瓜

西瓜絕對是夏季最搶手的水果之一,甘甜多汁,然而南方的“瓜中之王”如今也遭到了同樣的磨難,由於今年前期降雨少,光照充足,我國各地西瓜長勢良好,可進入6月下旬以來,南方多地出現連續強降雨,導致西瓜需求動力不足,價格大幅“跳水”,多地出現滯銷,價格曾一度暴跌至0.45元/斤。

​三、蒜薹

2017年5月,山東河南等地蒜薹大量滯銷,價格跌至1毛2毛一斤,不少種植戶甚至在朋友圈發資訊請人下地拔蒜薹,求免費帶走。山東、河南等地有部分地方的農民,非常痛心地把剛拔掉的蒜薹扔到了河溝裡和馬路旁。

四、大蒜

​2017年6月,山東、河南等地大蒜大蒜價格暴跌,許多蒜農把鮮蒜曬成幹蒜銷售,按照目前鮮蒜銷售價格0.9元每斤計算,大概每賣出一畝大蒜,蒜農就要虧損約1200元。


五、大棗

山西、陝西等地紅棗滯銷無人收購,有的棗農沒辦法,

只能含淚將紅棗喂牛羊。對於辛勤勞作的農民來說,糧食和果蔬的豐收是他們所期盼的,然而苦苦期盼來的,卻是一兩毛錢一斤都賣不出去的紅棗災難。


六、蘋果

陝西禮泉的蘋果獲得了豐收,但是卻面臨低價賤賣的尷尬境地;禮泉是有名的“蘋果之鄉”,往年賣得好的時候,批發價都能達到每斤兩塊六七,而現在,每公斤的單價都只有幾毛錢,果農紛紛虧本愁銷售!

七、大白菜

​2017年12月,山東臨沂郯城縣馬頭鎮種植的2000餘畝大白菜獲得大豐收,平均畝產6000公斤。然而,菜農們面對豐產的大白菜卻愁眉不展。據高大寺村負責人丁明化介紹,去年白菜每公斤1塊多,村民擴大了種植面積,今年每斤跌到兩角還無人問津。

八、柿子

據瞭解,桂林的月柿種植主要分佈在恭城、平樂兩縣,總面積達到40萬畝。粗略估計,今年兩縣滯銷的月柿面積將近15萬畝。目前月柿品相好的,每斤收購價六七毛錢,價錢雖然這麼低,卻仍然沒有多少客商前來收購。

還有很多很多的農副產品,在2017年出現滯銷。​農民種植都盼望有個好價錢,安安心心過個小日子。然後2017年現實很殘酷,很多農民因為種植產品滯銷,白白辛苦一年身心疲憊。

農產品滯銷口袋沒錢,豈敢淘寶。“馬雲爸爸”該出手時就出手吧!幫幫2017年“豐產不豐收”的農民。

​2017年12月,山東臨沂郯城縣馬頭鎮種植的2000餘畝大白菜獲得大豐收,平均畝產6000公斤。然而,菜農們面對豐產的大白菜卻愁眉不展。據高大寺村負責人丁明化介紹,去年白菜每公斤1塊多,村民擴大了種植面積,今年每斤跌到兩角還無人問津。

八、柿子

據瞭解,桂林的月柿種植主要分佈在恭城、平樂兩縣,總面積達到40萬畝。粗略估計,今年兩縣滯銷的月柿面積將近15萬畝。目前月柿品相好的,每斤收購價六七毛錢,價錢雖然這麼低,卻仍然沒有多少客商前來收購。

還有很多很多的農副產品,在2017年出現滯銷。​農民種植都盼望有個好價錢,安安心心過個小日子。然後2017年現實很殘酷,很多農民因為種植產品滯銷,白白辛苦一年身心疲憊。

農產品滯銷口袋沒錢,豈敢淘寶。“馬雲爸爸”該出手時就出手吧!幫幫2017年“豐產不豐收”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