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只知道中國航空發動機落後太多:卻不知道中國付出多少努力!

航空發動機,在當今世界上被稱為“工業之花”。一個國家中,這朵“工業之花”的綻放程度,不僅是這個國家工業發展的一種標誌,同時也是空軍發展的一個標誌。而,中國的這朵“工業之花”一直都是讓廣大網友和軍迷揪心的地方。

雖然,近年來中國的航空發動機發展非常不錯,但是不少軍迷都知道其中發展歷程艱辛異常。

50年代,中國開始是航空發動機的仿製和生產之旅

在空軍裝備上,新中國建立之初,就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米格15和17這兩個型號的噴氣式戰鬥機。

並且,在裝備後不久,就開始了國產化。但是,從發動機上面來說,當時的中國也僅僅只能仿製,和美俄等國比較起來有著很大差距。

60到70年代,中國航太發動機技術顯得更加落後

一直以來,中華民族都是一個不甘落後的民族。

在航太發動機的開發上,自然也不甘落後。不過,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仿製和生產航空發動機,到60、70年代的時候,和美俄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變大了。

80年代統計資料表明,中國航空事故出現的根源在發動機上

上世紀80年代,航空部門進行了一次統計,發現從建國初期到80年代,中國航空事故出現的根源就在發動機上,因為發動機故障造成的事故比例高達3到4倍。

近年來發展喜人,但是在這個領域道行依舊尚淺

因為過去的艱辛和中國人不甘落後的性格,近幾年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顯得好了不少。先是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渦輪風扇發動機相關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然後在2015年,

中國將航空發動機這朵“工業之花”列為了重大發展項目等等新聞的出現,無一不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但是在這個領域中國依舊只能算個初學者。

未來值得期待

雖說,在航空發動機的歷史上,中國的發展顯得艱辛異常。不過,從最近軍方媒體透露的消息來看,一切都值得。消息稱:在未來的2到3年中,中國將會有5個以上航空發動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