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喜看“花紅”在變樣!長順縣鄉村振興戰略讓水“活”起來,讓鄉村“富”起來!

“對於目前工期安排比較緊,我們將採取增加人力、機械設備,來完成後期工作,保證工期的順利完成。”長順縣廣順鎮花紅村大湖壩施工方負責人冉勇介紹說。

振興鄉村靠產業,

產業發展離不開農田水利的支撐。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長順縣堅持念好基礎設施水、地、路“三字”經,圍繞農田水利設施做文章,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讓水“活”起來,讓鄉村“富”起來。

眼下,隨著農作物收割完畢,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也迎來了緊張的施工時期,

在長順縣廣順鎮花紅村農田水利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忙著為大湖壩山塘修築堤壩,為來年的春耕保水蓄水。

花紅村大湖壩山塘屬於長順縣2017年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一部份,配套建設田間渠500米。除此之外,花紅村今年還實施類似山塘2座,管道1000米,項目建成後,將解決該村3000餘畝的農田灌溉難題。

“像我家下面這一大壩田,我就栽了六七畝,以前這個壩沒修的時候,

栽秧太老火啦,放水打田又沒得水,都是靠老天下雨,現在灌溉溝渠修到田邊,每年一到插秧時候,一放水就到田裡啦。”花紅村村民胡成合開心的說。

據瞭解,廣順鎮花紅村有小二型水庫3個,山塘水庫6個,豐富的水資源、平坦的地勢,讓花紅村成了長順縣最重要的主要糧食產區之一,通過興修管道、水庫、山塘等農田水利設施,除了能改善個體農戶農田灌溉難的現狀,也為全村農業產業化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對於以後發展,花紅村主任胡文發說:“我們村有6000多畝的農田,地勢比較平坦,結合水資源和當地自身條件,把花紅村的優質大米推廣出去,帶動老百姓增收。”

而在同批實施的農田水利建設中,鼓揚鎮紅岩千畝蔬菜基地高效節水灌溉專案的興建,

是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通過安裝高效節水灌溉設施,發展蔬菜種植,改變了當地單一的產業結構,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產業發展。

同時,帶動了周邊村寨百姓務工就業。岩上村作為鼓揚鎮今年的脫貧出列村,與紅岩村相鄰,村民可以到蔬菜基地務工,擴寬增收致富管道,加快岩上村減貧摘帽的步伐。

“目前我們噴灌這一塊已經安裝有1180畝,

這比傳統的澆灌好得多,效益增加了,而且也很均勻。”紅岩千畝蔬菜基地負責人牟勇說,“每天務工有200多人左右,其中貧困戶有140余人,工資最高的有4900多塊。”

近年來,長順縣通過實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共整治山塘21座,新建及改造攔水堰15座,新建及改造提水泵站11座、機井配套14處,新建水池、水櫃及水窖34口,500立方米水池一座,鋪設各種輸配水管道87.916km,新建和改造幹、田間渠等共計188.654km,高效節水灌區解決灌面3900畝。專案全部建成後,預計年新增供水能力58.868萬m³,年新增水稻、蔬菜等糧食生產能力268.3萬kg,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高。

據長順縣水務局副局長楊尚勇介紹,“下一步我們主要從水源保障、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建設推進農田水利建設,加強在建骨幹水源工程建設,加大現有水庫、山塘維修,確保水源工程儘早產生效益。”

作者:龍再剛 田華華

新建及改造攔水堰15座,新建及改造提水泵站11座、機井配套14處,新建水池、水櫃及水窖34口,500立方米水池一座,鋪設各種輸配水管道87.916km,新建和改造幹、田間渠等共計188.654km,高效節水灌區解決灌面3900畝。專案全部建成後,預計年新增供水能力58.868萬m³,年新增水稻、蔬菜等糧食生產能力268.3萬kg,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高。

據長順縣水務局副局長楊尚勇介紹,“下一步我們主要從水源保障、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建設推進農田水利建設,加強在建骨幹水源工程建設,加大現有水庫、山塘維修,確保水源工程儘早產生效益。”

作者:龍再剛 田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