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產劇的春天,棄韓丟美,收視新風潮

說起來,真奇怪。

最近的朋友圈刷屏的電視劇是《人民的名義》

《雞毛飛上天》

而,之前一度影響全球的《越獄》都沒有撼動這種現象。

似乎,國產劇的春天到來了。

而無疑,近期兩部大熱的國產劇,

的確是良心巨制。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浙江義烏。

鵝毛大雪中,陳金水穿街過巷,

高聲喊著:雞毛鴨毛,破銅爛鐵,拿來換糖咯!

雞毛鴨毛

雪地中的一個破草垛裡,傳來了嬰兒的啼哭聲。

天寒地凍,野地裡的一個棄嬰,讓陳金水生出惻隱之心…

村裡人都說:金水哥,你雞毛沒換回來,

怎麼抱了個孩子回來?

還是個帶把兒的,你不是想找個女婿吧?

陳金水說:我不能看他活活凍死。

這孩子和咱們“敲糖幫”有緣,

以後讓他吃百家飯穿百家衣,

但凡村裡有一家能開夥,就不能把他給餓著。

陳金水 ] 由 [ 陶澤如 ]

村裡人說:這孩子叫啥名字好?

陳金水說:這娃是我挑著糖換雞毛撿回來的,就叫雞毛吧。

十幾年後,雞毛拜了祖師爺

成了“敲糖幫”的一員。

陳金水說:將來你就是我們陳家倒插門的女婿,

生死都是我們陳家的人。

在1983年前,

有一個今天已經消失的經濟犯罪名詞:投機倒把。

在江浙一帶,你如果騎著自行車從這個村到另一個村,

後座的筐裡裝了三隻以上的雞鴨

就算是投機倒把,要被抓去批鬥

甚至坐牢。

在溫州地區,一個婦女就因為投機倒把被判處死刑。

(引用自吳曉波《激蕩三十年》)

陳金水和他的敲糖幫因“投機倒把”被捕,

捆在人民公社裡,等待判決。

膽大包天的雞毛,在人民公社放了一把火,

救出了陳金水和鄉親們。

在那個年代,火燒人民公社,

那可是反革命罪。

闖下大禍的雞毛,不得不逃出村莊,

四海為家,浪跡天涯。

雞毛的腦子靈,反應快,再加上陳金水多年教誨,

使他具備了一整套的生意經。

比如,進四出六,就是掙一百的時候,

要想著把六十給到別人,給朋友,

給幫助過自己的人,

這就能幫你一直能掙到那四十塊。

長大後的 [ 雞毛 ] 由 [ 張譯 ] 飾演

再比如,開四門,就是到一個新地方,

要把四面八方的關係都捋順了。

這樣你才知道,誰家有什麼,誰家沒什麼,

誰家最想要什麼,誰家的東西貴,

誰家的東西便宜,

這樣才能用便宜的東西換到貴的東西,才能賺到錢。

雞毛雖輕,可有點風,它就能飛到天上去。

雞毛一路走來,幾經浮沉,

從一個雪地裡的棄嬰,

成為一個生意做到全世界的商人。

雞毛,終於飛上了天。

最近有兩部國產電視劇火了

一部是達康書記領銜的《人民的名義》,

另一部就是這部《雞毛飛上天》,

我也很喜歡此劇,

男女主角張譯和殷桃表現出色,

時間跨度很大,頗有些波瀾壯闊的氣勢。

兩部優秀的主旋律劇集,居然讓我重拾對國產劇的信心。

但是,在第二集中,

有一個讓我特別不舒服的情節。

陳金水,敲糖幫的領頭人,一個敢想敢幹的漢子。

因為投機倒把,被政府抓進了監獄。

出獄後,一把火燒了全村人的擔子,

搖身一變成了保守勢力的代表,

阻止村民們做生意,成了改革開放的絆腳石。

這時候,縣長義正嚴辭的說:

咱們義烏人,祖祖輩輩都窮,人多地少,

田又薄。但義烏人會經商,

雞毛換糖教會了咱們義烏人敢闖能吃苦的精神。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啊,怎麼可以說是搞資本主義呢?

為了幫領導洗白,編劇真是煞費苦心啊。

筆鋒輕輕一轉,阻礙時代進步的頑固份子的帽子,

就扣在一個曾經的賣貨郎頭上了…

陳金水這個角色的兩次價值觀轉變,

設定得很不合理,簡直就是為了讓他背鍋而背鍋。

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現在,中國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巨變。

變遷幅度之大,恍如隔世。

上世紀70年代,有個叫牟其中的青年。

寫了一篇萬言書《中國往何處去》,

被打成反革命入獄。

出獄後,借了300塊錢創業,

用“罐頭換飛機”等方法迅速暴富,成為第一個“中國首富”。

然後又在年過50之際再度入獄,直到76歲高齡才走出監獄...

那是一個千變萬化的時代。對的,變成錯的,

然後又成了對的。錯的,變成對的,最後還是成了錯的。

那個時代崛起的商人,

也不像電視劇描述的那樣白璧無瑕,

跟道德模範似的。而是善惡兼具、好壞皆有...

吳曉波老師在《激蕩三十年》中這樣描述這代中國商人:

他們出身草莽,不無野蠻,

性情漂移,堅韌而勇於博取。

他們的淺薄使他們處理問題

能夠用最簡潔的辦法直指核心,

他們的冷酷使得他們能夠

剝去含情脈脈回到利益本身,

他們的不畏天命使得他們能夠

百無禁忌的衝破規則和準繩,

他們的貪婪使得他們敢於編造最美麗的謊言。

受審的牟其中

那個巨變的時代,

是他們能夠飛黃騰達的重要原因。

那個巨變的時代,也是他們的原罪,他

們的救贖,他們如履薄冰,他們身陷囫圇的原因。

余華在《兄弟》後記中這樣描述那個時代:

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經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

一個中國人只需四十年就經歷了

四百年的動盪萬變濃縮在四十年之中,

這是彌足珍貴的經歷...

他們的生活在裂變中裂變,

他們的悲喜在爆發中爆發,

他們的命運和這兩個時代一樣的天翻地覆,

最終他們必須恩怨交集的自食其果。

中國人對商人的態度,是很擰巴的。

從古代的“重農抑商”

到幾十年前的“割資本主義尾巴”“嚴厲打擊投機倒把”...

在受盡屈辱之後

今天,馬雲爸爸、馬化騰舅舅們又被萬人膜拜,

成為整個社會的偶像。

這部《雞毛飛上天》,

也是千千萬萬頌揚這個商業化時代的讚歌之一。

當然,他們擔得起這份讚譽。

在那個神鬼莫測的年代,為了過上好日子,他

們扛起扁擔,頂著違法犯罪的罪名,

冒著殺頭入獄的風險,搖著撥浪鼓:

雞毛鴨毛,廢銅爛鐵,拿來換錢。

他們腳步匆忙的走在坑坑窪窪、

危機四伏的窄路上。

從寬廣大路出發的人常常走投無路

從一條羊腸小徑出發的人卻能夠走到遙遠的天邊。


PS:我的父母算是經歷改革浪潮這一波的群眾

父母之前在供銷社體系的員工,那時候購物管道只有人民公社

糧食局等公共單位,憑票購買,整個社會封閉而又閉塞

鄧小平改革之後責任承包制

社會開始復蘇,誠然,我父母那些年是先富起來的“萬元戶”

後來也經歷了下崗等諸多元素,

一個時代的變換,是沒有經歷過無法瞭解

而一部好的電視劇,能帶你走進歷史。

商業化社會的今天,創造財富是人類的共同渴求。

可,真善美的品質似乎丟失了很多

在當年,商人誠信是重中之重。

在那個年代,火燒人民公社,

那可是反革命罪。

闖下大禍的雞毛,不得不逃出村莊,

四海為家,浪跡天涯。

雞毛的腦子靈,反應快,再加上陳金水多年教誨,

使他具備了一整套的生意經。

比如,進四出六,就是掙一百的時候,

要想著把六十給到別人,給朋友,

給幫助過自己的人,

這就能幫你一直能掙到那四十塊。

長大後的 [ 雞毛 ] 由 [ 張譯 ] 飾演

再比如,開四門,就是到一個新地方,

要把四面八方的關係都捋順了。

這樣你才知道,誰家有什麼,誰家沒什麼,

誰家最想要什麼,誰家的東西貴,

誰家的東西便宜,

這樣才能用便宜的東西換到貴的東西,才能賺到錢。

雞毛雖輕,可有點風,它就能飛到天上去。

雞毛一路走來,幾經浮沉,

從一個雪地裡的棄嬰,

成為一個生意做到全世界的商人。

雞毛,終於飛上了天。

最近有兩部國產電視劇火了

一部是達康書記領銜的《人民的名義》,

另一部就是這部《雞毛飛上天》,

我也很喜歡此劇,

男女主角張譯和殷桃表現出色,

時間跨度很大,頗有些波瀾壯闊的氣勢。

兩部優秀的主旋律劇集,居然讓我重拾對國產劇的信心。

但是,在第二集中,

有一個讓我特別不舒服的情節。

陳金水,敲糖幫的領頭人,一個敢想敢幹的漢子。

因為投機倒把,被政府抓進了監獄。

出獄後,一把火燒了全村人的擔子,

搖身一變成了保守勢力的代表,

阻止村民們做生意,成了改革開放的絆腳石。

這時候,縣長義正嚴辭的說:

咱們義烏人,祖祖輩輩都窮,人多地少,

田又薄。但義烏人會經商,

雞毛換糖教會了咱們義烏人敢闖能吃苦的精神。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啊,怎麼可以說是搞資本主義呢?

為了幫領導洗白,編劇真是煞費苦心啊。

筆鋒輕輕一轉,阻礙時代進步的頑固份子的帽子,

就扣在一個曾經的賣貨郎頭上了…

陳金水這個角色的兩次價值觀轉變,

設定得很不合理,簡直就是為了讓他背鍋而背鍋。

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現在,中國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巨變。

變遷幅度之大,恍如隔世。

上世紀70年代,有個叫牟其中的青年。

寫了一篇萬言書《中國往何處去》,

被打成反革命入獄。

出獄後,借了300塊錢創業,

用“罐頭換飛機”等方法迅速暴富,成為第一個“中國首富”。

然後又在年過50之際再度入獄,直到76歲高齡才走出監獄...

那是一個千變萬化的時代。對的,變成錯的,

然後又成了對的。錯的,變成對的,最後還是成了錯的。

那個時代崛起的商人,

也不像電視劇描述的那樣白璧無瑕,

跟道德模範似的。而是善惡兼具、好壞皆有...

吳曉波老師在《激蕩三十年》中這樣描述這代中國商人:

他們出身草莽,不無野蠻,

性情漂移,堅韌而勇於博取。

他們的淺薄使他們處理問題

能夠用最簡潔的辦法直指核心,

他們的冷酷使得他們能夠

剝去含情脈脈回到利益本身,

他們的不畏天命使得他們能夠

百無禁忌的衝破規則和準繩,

他們的貪婪使得他們敢於編造最美麗的謊言。

受審的牟其中

那個巨變的時代,

是他們能夠飛黃騰達的重要原因。

那個巨變的時代,也是他們的原罪,他

們的救贖,他們如履薄冰,他們身陷囫圇的原因。

余華在《兄弟》後記中這樣描述那個時代:

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經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

一個中國人只需四十年就經歷了

四百年的動盪萬變濃縮在四十年之中,

這是彌足珍貴的經歷...

他們的生活在裂變中裂變,

他們的悲喜在爆發中爆發,

他們的命運和這兩個時代一樣的天翻地覆,

最終他們必須恩怨交集的自食其果。

中國人對商人的態度,是很擰巴的。

從古代的“重農抑商”

到幾十年前的“割資本主義尾巴”“嚴厲打擊投機倒把”...

在受盡屈辱之後

今天,馬雲爸爸、馬化騰舅舅們又被萬人膜拜,

成為整個社會的偶像。

這部《雞毛飛上天》,

也是千千萬萬頌揚這個商業化時代的讚歌之一。

當然,他們擔得起這份讚譽。

在那個神鬼莫測的年代,為了過上好日子,他

們扛起扁擔,頂著違法犯罪的罪名,

冒著殺頭入獄的風險,搖著撥浪鼓:

雞毛鴨毛,廢銅爛鐵,拿來換錢。

他們腳步匆忙的走在坑坑窪窪、

危機四伏的窄路上。

從寬廣大路出發的人常常走投無路

從一條羊腸小徑出發的人卻能夠走到遙遠的天邊。


PS:我的父母算是經歷改革浪潮這一波的群眾

父母之前在供銷社體系的員工,那時候購物管道只有人民公社

糧食局等公共單位,憑票購買,整個社會封閉而又閉塞

鄧小平改革之後責任承包制

社會開始復蘇,誠然,我父母那些年是先富起來的“萬元戶”

後來也經歷了下崗等諸多元素,

一個時代的變換,是沒有經歷過無法瞭解

而一部好的電視劇,能帶你走進歷史。

商業化社會的今天,創造財富是人類的共同渴求。

可,真善美的品質似乎丟失了很多

在當年,商人誠信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