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相曝光!近期玉米瘋漲的真實原因!

↑ 點擊上方“中國糧油”關注我們

1、農戶餘糧不多,供應減少價格自然漲。

國家糧食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

截至2月25日,東北三省一區累計收購玉米7204萬噸。其中:內蒙古收購1064萬噸,遼寧1482萬噸,

吉林1937萬噸,黑龍江2721萬噸。

大部分黑龍江玉米產區的貿易商反映2017年的玉米收購進度要快於往年,近期市場基本無大宗糧源供應,預計黑龍江地區再有半月餘糧基本購銷結束。

2、一次性儲備庫,開啟提價收購新篇章。

東北地區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一次性儲備了,主要是以往國儲收購力度較強,中儲糧無需自籌資金進行收購,而今年中儲糧為回應國家政策“穩定糧價”便開啟了一次性收儲。

3、加工企業補助,擴大到飼料生產企業。

春節過後,我國政府在東北玉米產區相繼出臺了飼料企業收購玉米補貼政策。東北產區政策逐步落實,與深加工補貼一同支撐玉米市場價格底部。

在政策支持下,東北玉米收購價格小幅上漲,目前東北地區多數飼料企業庫存在20~40天用量不等,但一些有遠見的飼料企業開始訂購5~6月份的玉米,價格較目前水準高出100元/噸。

這是筆者認為近期玉米瘋漲的又一主要因素。

兩會“暖風吹” 、補貼“亮底牌”,,玉米價格漲起來!

全國兩會在京召開,華北地區環保工作力度加大,河北等地玉米烘乾塔開工受限,而東北受深加工及飼料企業採購補貼政策激勵,部分地區“搶收”氣氛濃厚,各地玉米價格“漲”聲不斷。

陽春三月,借著兩會的熱情,國內玉米市場呈現購銷兩旺的局面,其價格“漲聲”也不斷湧現。在當前國內飼料消費表現清淡、春耕前東北農戶最後一波賣糧高峰呼之欲出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國家補貼東北深加工企業和飼料企業,亮出玉米市場“底牌”,其價格也未必能夠上行。

補貼亮底牌助力東北市場

東北玉米價格之所以上漲,一是受深加工及飼料企業採購玉米補貼政策影響,

區域市場“搶收”氣氛濃厚,同時,中儲收購庫點、貿易客戶、加工企業、受到補貼的飼料企業和存有備貨心態的南方飼料企業,以及計畫交割的產業客戶等主體,相繼出現在產區收購市場,描繪出一幅“多元化”市場收購畫面;

二是目前東北地區多數飼料企業庫存在20~40天用量不等,但一些有遠見的飼料企業開始訂購5~6月份的玉米,價格較目前水準高出100元/噸;三是中儲糧一次性儲備輪入繼續展開,

南方用糧企業產地採購增加,加之北方港口裝船需求旺盛,刺激產區貿易商囤貨。在此情況下,為吸引基層上量,貿易商普遍提高收購價格,推動市場玉米價格上漲。

環保及惜售助力華北市場

究其主要原因:

一是兩會召開,華北地區環保力度不斷加強,尤其是河北地區,有貿易商反映基層糧點由於揚塵問題,嚴格限制收糧設備的使用,導致基層玉米上量收緊,深加工企業到貨不足;

二是春節後華北地區玉米價格持續下行,累計降幅達50~80元/噸,較大程度上影響農戶售糧情緒,尤其是山東等地農戶惜售情緒重新抬頭,影響市場購銷,也導致深加工企業到貨量減少。目前華北地區深加工企業主要以消耗庫存為主,玉米庫存量普遍下降,大型企業僅在10天左右,中型企業則不足一周。為吸引到貨,玉米深加工企業普遍提價收購。

餘糧及船期助力港口市場

進入3月份,北方港口玉米收購 報價穩中趨強。截至目前,遼寧錦州港口玉米乾糧主流收購報價1490~1510元/噸,較2月末上漲10~30元/噸,主要原因是東北玉米餘糧不多,企業提價收購,短期內港口收購報價以堅挺為主。

同時,南方港口玉米行情窄幅趨強。截至目前,廣東港口15%水分以內的遼吉玉米價格為1630~1650元/噸,較2月末上調40元/噸,主要原因是港口到貨船期部分推遲,北方港口價格上行帶動到貨成本增加,用糧企業需求一定程度上提升。

高額補貼刺激企業增庫存

3月份以來,我國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繼續呈現底部抬升趨勢,下游澱粉價格上下浮動20~50元/噸,酒精價格穩中偏弱,不同深加工企業盈利窄幅震盪,但普遍保持盈利,尤其是在有國家強力支撐的東北地區,一些深加工企業更是成為提價收購、儲備庫存的先鋒。

截至目前,東北地區僅內蒙古尚未出臺規模飼料企業在4月30日以前收購玉米補貼的相關政策,但東北規模企業整體採購熱情明顯回升,尤其是在玉米市場價格上漲的情緒推動下。更為重要的是,越來越多市場人士意識到優質玉米未來的稀缺性。上周初,東北部分地區優質玉米預售價格較現貨價格高出100元/噸。

對於南方飼料企業而言,除了目前尷尬的飼料銷售處境以及北方產區底部趨於抬升的糧價,未來政府補貼能否從東北惠及關內乃至南方銷區,成為市場討論的一個話題。

當然,有實力在東北建立庫存依舊是上選;在南北港口沿海運費(散船)提價20元/噸的情況下,不確定因素讓更多人開始考慮春夏之交的市場。

導致基層玉米上量收緊,深加工企業到貨不足;

二是春節後華北地區玉米價格持續下行,累計降幅達50~80元/噸,較大程度上影響農戶售糧情緒,尤其是山東等地農戶惜售情緒重新抬頭,影響市場購銷,也導致深加工企業到貨量減少。目前華北地區深加工企業主要以消耗庫存為主,玉米庫存量普遍下降,大型企業僅在10天左右,中型企業則不足一周。為吸引到貨,玉米深加工企業普遍提價收購。

餘糧及船期助力港口市場

進入3月份,北方港口玉米收購 報價穩中趨強。截至目前,遼寧錦州港口玉米乾糧主流收購報價1490~1510元/噸,較2月末上漲10~30元/噸,主要原因是東北玉米餘糧不多,企業提價收購,短期內港口收購報價以堅挺為主。

同時,南方港口玉米行情窄幅趨強。截至目前,廣東港口15%水分以內的遼吉玉米價格為1630~1650元/噸,較2月末上調40元/噸,主要原因是港口到貨船期部分推遲,北方港口價格上行帶動到貨成本增加,用糧企業需求一定程度上提升。

高額補貼刺激企業增庫存

3月份以來,我國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繼續呈現底部抬升趨勢,下游澱粉價格上下浮動20~50元/噸,酒精價格穩中偏弱,不同深加工企業盈利窄幅震盪,但普遍保持盈利,尤其是在有國家強力支撐的東北地區,一些深加工企業更是成為提價收購、儲備庫存的先鋒。

截至目前,東北地區僅內蒙古尚未出臺規模飼料企業在4月30日以前收購玉米補貼的相關政策,但東北規模企業整體採購熱情明顯回升,尤其是在玉米市場價格上漲的情緒推動下。更為重要的是,越來越多市場人士意識到優質玉米未來的稀缺性。上周初,東北部分地區優質玉米預售價格較現貨價格高出100元/噸。

對於南方飼料企業而言,除了目前尷尬的飼料銷售處境以及北方產區底部趨於抬升的糧價,未來政府補貼能否從東北惠及關內乃至南方銷區,成為市場討論的一個話題。

當然,有實力在東北建立庫存依舊是上選;在南北港口沿海運費(散船)提價20元/噸的情況下,不確定因素讓更多人開始考慮春夏之交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