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農村人人討厭的一種野草,被稱為“百草之王”,能防止各種疾病

在農村的路邊,荒地、田野、溝壑、房前屋後等地方隨處可見的一種生命力特別強大的野草,

其莖葉上都有能“蜇人”的毛刺,人及豬、羊、牛等動物一旦碰上就如蜂蟄般疼痛難忍,它的毒性使皮膚接觸後立刻引起刺激性皮炎,如瘙癢、嚴重燒傷、紅腫等。觸碰輕者,難受數分鐘後可自行消失;重者,將患處對著明火烤熱,並作伸縮動作,也可用溫開水洗患部,約經半小時可解除痛苦。所以農村也有人叫它“咬人草”、“蜇人草”等。

其實這種植物的名字就叫蕁麻,蕁麻為喜陰植物,生命旺盛,生長迅速,對土壤要求不嚴,喜溫喜濕。生長在山坡、路旁或住宅旁半蔭濕處。因為蕁麻“會蜇人”的毛刺,所以農村許多人對它望而生畏,遠而避之,沒有什麼特別的好感,因而對它的價值也就瞭解甚少了。其實蕁麻全身可入藥,

它不僅有很高的醫藥價值,還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全草:甘、淡,涼。有小毒。祛風除濕。用於風濕骨痛,小兒吐乳,皮膚濕疹。在歐洲,蕁麻作為一種大眾藥物用作利尿劑、收斂劑、止血劑、祛痰劑和催乳劑,用於治療關節炎、慢性皮膚病等。蕁麻製劑外用治療脂溢性皮炎、頭皮屑及防止脫髮。

在中國,宋代《圖經本草》早有記述:蕁麻全草可以入藥,其味苦、辛,性溫,有小毒。具有祛風定驚、消食通便之功效。主治風濕性關節炎、產後抽風、小兒驚風、小兒麻痹後遺症、高血壓、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外用治蕁麻疹初起、蛇咬傷等。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蕁麻,……其莖有刺,高二三尺,葉似花桑,或青或紫,背紫者入藥。上有毛芒可畏,觸人如蜂蠆蜇蠢,

以人溺濯之即解,搔投水中,能毒魚。氣味辛、苦、寒,有大毒。主治嘔吐不止。蛇毒,搗塗之。風疹初起,以此點之,一夜皆失”。因此,農牧民把它視為珍寶。

蕁麻花還有意義很深的話語:野蕁麻花的花是粉紅色的管狀花,最特殊的是它的葉子。雖然外表是可愛的心形卻有刺,一不小心碰觸到,會被刺得哇哇叫。因此野麻花的花語是-殘酷。受到這種花祝福而誕生的人,多少帶點殘酷的性格。

會給對你有意思,想親近你的人狠狠的一擊。如果這樣維續下去,會無法獲得真愛哦!